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朱鹮保護創造拯救瀕危物種成功範例 成功繁育10餘代,數量從7隻增至9000餘隻

發布時間:2023-02-10 13:51:00來源: 光明日報

  本報西安2月9日電(記者張蕾、張哲浩 通訊員趙俠(xia) )一個(ge) 世上僅(jin) 存7個(ge) 成員的物種,竟然能“起死回生”!記者從(cong) 陝西省林業(ye) 局了解到,最新數字顯示,曆經40年精心保護,曾極度瀕危的朱鹮,數量已經從(cong) 1981年的7隻增至9000餘(yu) 隻,棲息地麵積由不足5平方公裏擴展到1.6萬(wan) 平方公裏。中國的朱鹮保護,成為(wei) 世界拯救瀕危物種的成功範例。

  朱鹮,古稱朱鷺,在地球上已經生存超過6000萬(wan) 年。它姿態優(you) 雅,體(ti) 形端莊,翩然若仙,自古以來被視為(wei) 幸福吉祥之鳥。有學者認為(wei) ,先秦典籍《鶡冠子·度萬(wan) 》“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中“火鳳凰”的形象,就來自麵頰雙腿朱紅、翅帶粉紅的朱鹮。

  朱鹮曾廣泛生存於(yu) 東(dong) 亞(ya) 地區,但由於(yu) 人類過度使用農(nong) 藥,加之濫捕濫殺,多個(ge) 國家和地區相繼宣布滅種。從(cong) 1978年起,我國在全國範圍內(nei) 展開野生朱鹮調查,曆時近3年、行程5萬(wan) 多公裏,足跡遍布14個(ge) 省份,才在秦嶺深處的陝西洋縣姚家溝發現了當時世界上僅(jin) 存的7隻野生朱鹮。隨即,對洋縣朱鹮出沒地區實施封山育林,開啟對朱鹮的全方位保護。

  “朱鹮種群恢複經曆了非常艱難的過程。”陝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於(yu) 曉平介紹,1981年至1990年,由於(yu) 種群基數小,加之缺乏科學手段,朱鹮種群恢複極為(wei) 緩慢,始終未能突破20隻;1991年至2000年,隨著保護體(ti) 係不斷完善,人工飼養(yang) 繁殖和疾病防治技術日趨成熟,朱鹮數量突破100隻。“進入21世紀,特別是最近10年來,隨著一係列生態工程實施,秦嶺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和持續性顯著增強,朱鹮棲息地狀況得到極大改善,而朱鹮保護、繁育和野化放歸技術又接連取得重大突破,朱鹮營巢地逐漸超過700處,數量接近萬(wan) 隻關(guan) 口。”

  隨著朱鹮數量增長,為(wei) 了緩解洋縣承載壓力、解決(jue) 近親(qin) 繁殖等問題,朱鹮“易地保護”“野化放歸”相繼啟動。朱鹮棲息地由大山深處向丘陵平川擴展,由洋縣一隅向秦巴全域擴展,由長江流域向黃河流域擴展,由陝西向全國擴展,並通過捐贈等方式向東(dong) 亞(ya) 國家擴展……

  “目前,陝西已成功繁育朱鹮10餘(yu) 代,建立人工繁育種群5個(ge) 、野化種群6個(ge) 。在陝西之外的9個(ge) 人工繁育基地也相繼建成,通過野化放歸,將朱鹮重新引入曆史分布區,建立可自我維持的野生種群。目前,已形成以在陝野生種群為(wei) ‘源種群’、各地放飛種群為(wei) ‘衛星群’的中國朱鹮種群新樣態。”陝西省林業(ye) 局局長黨(dang) 雙忍說。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