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多名學生感染新冠,有一個共同點!開學如何做好防護?

發布時間:2023-02-20 15:40:00來源: 中國新聞社

  20日,杭州西湖區教育局發布通報稱:截止到19日傍晚18時該班共計10位學生出現發熱症狀,在家抗原檢測顯示陽性,初步考慮為(wei) 新冠感染。通過流調,抗原檢測陽性的學生均無新冠病毒既往感染史,為(wei) 首次感染,目前症狀平穩,精神狀態良好。

  據杭州日報消息,記者從(cong) 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了解到,目前涉及到杭州三所學校,分別是西湖區某小學(共出現10例,均為(wei) 新冠首次感染);拱墅區某中學(共出現5例,均為(wei) 新冠首次感染)。另外 ,上城區某小學12名學生有發熱症狀,為(wei) 流感聚集性傳(chuan) 播。

  家長們(men) 不必恐慌

  該所西湖區公辦小學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中新網記者,目前學校已經按照相關(guan) 部門的要求做好後續安排,各項工作也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請家長們(men) 不要恐慌。新冠病毒“乙類乙管”後,這可能會(hui) 成為(wei) 新常態。

  孩子就讀於(yu) 拱墅區該所公辦初中初二的家長也向中新網記者表示,據她所知,該校已有好幾個(ge) 班出現陽性確診學生。自己孩子班裏就有數個(ge) 陽性確診學生。

  以她的孩子所在班級為(wei) 例,凡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症狀的學生需要測抗原,其他沒有症狀的學生仍按正常節奏上學。確診陽性的學生居家學習(xi) ,其他學生可以繼續上課。

  新冠並未消失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2月18日最新發布的《全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情況》,新冠感染者雖然已大幅降低,但是新冠感染人數仍然存在,每天新增感染者在5000例以上。

  杭州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guan) 負責人同時介紹,杭州個(ge) 別學校班級出現數名學生感染新冠病毒,屬於(yu) 正常現象,並不代表新一波流行的開始。另外,目前甲流、諾如病毒感染也已經進入多發期,即便孩子出現發燒等症狀,也不一定是由新冠病毒引起,建議家長第一時間幫助孩子進行抗原檢測。

  學校如何防控新冠疫情?

  2023年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印發《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對校園疫情防控提出了具體(ti) 要求,其中明確:

  沒有疫情的學校,開展正常的線下教學活動。

  疫情流行高峰期間,中小學校、幼兒(er) 園采取嚴(yan) 格的封閉管理,高校可實施分區管理。

  師生出現發熱、幹咳、乏力、咽痛等症狀時,不帶病到校工作或學習(xi) 。如檢測結果確認感染病毒,須如實報告學校,延遲返校。師生入校時測量體(ti) 溫。

  有條件的學校適當減小班額,加大桌椅間距,在校舍、電梯入口等位置擺放共用消毒用品。

  細化校內(nei) 感染者分級診療辦法,各級各類學校儲(chu) 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症治療藥物、抗原檢測試劑,以及常用防疫物資。

  中小學校和幼兒(er) 園師生出入校門不再提供核酸證明,當感染者占比較大時,可以班級或年級為(wei) 單位停止線下上課,實施線上教學。

  不組織康複期的師生參加劇烈運動。

  還沒陽過的孩子怎麽(me) 辦?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綜合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表示,這波疫情中,體(ti) 感上沒“陽過”可能存在很多情況。有的由於(yu) 防護措施到位確實沒“陽過”;有的感染後沒有出現症狀,是無症狀感染者;有的在這波疫情之前就曾感染過,體(ti) 內(nei) 有抗體(ti) ,而自己沒注意到。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zhuan) 家吳尊友對還沒有“陽”過的孩子和老人提出兩(liang) 點建議:

  第一,繼續做好個(ge) 人的防護措施,預防感染;

  第二,如果還沒有接種疫苗,盡快接種疫苗。如果符合加強針接種條件的,盡快進行加強針的接種。

  “陽康”後的體(ti) 育活動,怎麽(me) 動?

  李侗曾表示,從(cong) 醫學上來說,每個(ge) 人的康複期是不一樣的。建議大家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因人而異。

  如果活動以後感覺到勞累心慌,一定要和家長老師及時反饋,恢複的過程還是盡量要延長一點,可能有的學生一兩(liang) 周就沒問題,有的學生需要四周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夠恢複到生病以前的狀態。

  班級出現陽性的孩子怎麽(me) 辦?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提出,中小學校以班級為(wei) 單位,出現感染者後,學校在第一時間向所在縣(區)級教育行政部門作出報告,由教育行政部門會(hui) 同衛生健康、疾控等部門提出並實施防控措施。

  當感染者占比較大時,可以班級或年級為(wei) 單位,停止線下上課、實施線上教學。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