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海絲宴”亮相國博 讓煙火氣從典籍中“升”起來
中新網北京2月20日電 (記者 應妮)蟹釀橙、山海兜、沆瀣漿、通神餅……這些滿含古意的菜肴正穿越千年來到食客的麵前。20日,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完成首期提升改造,“宋元海絲(si) 宴”驚豔亮相。
宋元時期,是我國海上絲(si) 綢之路發展的巔峰,也是福建泉州港海外交通的鼎盛時期。“宋元海絲(si) 宴”以南宋福建泉州石獅籍美食家林洪著作《山家清供》為(wei) 還原藍本,挖掘、複原、創新具有“海絲(si) ”內(nei) 涵、宋元美學特征的代表性菜肴,是兼具世遺文化傳(chuan) 承和閩南菜特色的文化主題名宴,其蘊含的曆史和文化價(jia) 值不言而喻。
以“山家三脆”為(wei) 例,南宋皇家貴族喜好清淡少油的飲食,這也符合現在人們(men) 對健康的要求。“山家三脆”這道菜,取材於(yu) 鮮筍、菌菇和枸杞葉,並且使用胡椒調味,而胡椒是從(cong) 海上絲(si) 綢之路傳(chuan) 入,在當時是珍稀的調味品。
蟹釀橙,曾是南宋禦宴佳肴。“宋元海絲(si) 宴”上的“山家蟹釀橙”不同之處在於(yu) ,選材自閩南本港海蟹,“菊花新酒,蟹黃橙香”,另有一番風雅意境。
沆瀣漿,由甘蔗、白蘿卜加水燉煮而成,傳(chuan) 說是宋高宗用來夏天消暑的湯品,而《山家清供》作者林洪則在雪夜裏與(yu) 朋友酒過三巡後用來醒酒。
通神餅,取名自朱熹所說的“薑通神明”,餅餡裏有少量薑,因此鹹甜之中略有辛辣,口感獨特。
山海兜,嫩筍與(yu) 海鮮,二者鮮味交融,胡椒加以調味,然後“兜”起來,而“兜”在閩南語裏有發財、行好運的意思,一口下去,滿嘴鮮香的同時,也感受到美好的寓意。
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國古代飲食文化展”策展人王月前表示,這是國家博物館首次全部引進仿真菜來進行布展,在整體(ti) 展線中重點體(ti) 現局部點麵,直觀好看。“宋元海絲(si) 宴”本身是對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高的一個(ge) 嚐試。
石獅市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鄭天助介紹,經過專(zhuan) 家組十幾輪的篩選和精心複原,山家蟹釀橙、山海兜、通神餅等10餘(yu) 道各具特色的菜肴從(cong) 104道《山家清供》菜肴中“脫穎而出”,與(yu) 石獅網絡調查遴選的本地代表性菜肴,最終形成入選“宋元海絲(si) 宴”極具IP化、美學感、時代性的菜肴。石獅市以站位活化海絲(si) 世遺和創新閩菜文化的高度,通過文化賦能而策劃推出的主題名宴“宋元海絲(si) 宴”於(yu) 2022年6月獲評地標名宴並入選“全國地標美食名錄”。(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