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看“小細胞”背後的經濟活力
有一種煙火氣,叫小店小鋪。數以億(yi) 計、遍布城鄉(xiang) 的個(ge) 體(ti) 工商戶、小微企業(ye) 是國民經濟的“小細胞”,是激活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的“一池春水”。
小微市場主體(ti) 數量多、活力足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1月,我國市場主體(ti) 達1.7億(yi) 戶,其中個(ge) 體(ti) 工商戶1.14億(yi) 戶,約占總量三分之二,帶動近3億(yi) 人就業(ye) 。
突破1億(yi) 戶、占比三分之二、帶動近3億(yi) 人就業(ye) ,這都是了不起的數字。放在全國14億(yi) 多人口的大市場中,粗略算下來,十幾個(ge) 人中就有一個(ge) 是個(ge) 體(ti) 工商戶。街邊大叔的小飯館、農(nong) 貿市場裏大姐的水果攤、樓下阿姨的生活小超市……在城鄉(xiang) 的各個(ge) 角落裏,個(ge) 體(ti) 工商戶正如雨後春筍般迅速崛起。
再小的企業(ye) ,都是市場中的“生命”。個(ge) 體(ti) 工商戶在第三產(chan) 業(ye) 中占比近九成,集中在批發零售、住宿餐飲、居民服務等行業(ye) ,實實在在地豐(feng) 富著百姓生活的“煙火氣”。小店商鋪裏藏著事關(guan) 百姓生計、生活的大賬本,是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對穩增長、促就業(ye) 、惠民生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過去三年,我國個(ge) 體(ti) 工商戶通過增加或拓寬線上渠道等方式逐步提高自身適應能力與(yu) 經營靈活性,展示出經濟基本盤強勁韌性。
據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至2022年,我國個(ge) 體(ti) 工商戶新增注冊(ce) 量逐年穩定增加,並於(yu) 2021年首次突破2000萬(wan) 家。2020年、2021年、2022年新注冊(ce) 數量分別同比增加13.3%、6.6%、2.4%,盡管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新注冊(ce) 量依然穩中有增。
近日中國中小企業(ye) 協會(hui) 公布我國中小企業(ye) 經濟運行情況。2023年1月份,中國中小企業(ye) 發展指數為(wei) 88.9,比去年12月回升1個(ge) 點,上升幅度達到近兩(liang) 年來最高。其中,企業(ye) 發展信心回升,反映企業(ye) 信心狀況的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wei) 98.7,比上月上升2.1點。市場預期有所提振,市場指數為(wei) 80.7,環比上升0.9點。
近年來,量大麵廣的中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雖然麵臨(lin) 諸多困難,但發展信心不減。這份信心來自其固有的韌性,來自經營者的奮鬥,更來自國家發展帶來的新機遇。
麵對發展新機遇,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小微市場主體(ti) 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業(ye) 態和新模式,成為(wei) 創業(ye) 創新的重要力量。據市場監管總局介紹,2022年,新興(xing) 服務業(ye) 新設個(ge) 體(ti) 工商戶增速強勁,2022年1至8月,“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ye) ”“文化、體(ti) 育和娛樂(le) 業(ye) ”的新設個(ge) 體(ti) 工商戶增幅分別達到65.5%、45.4%。新設“四新”(新技術、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模式)經濟個(ge) 體(ti) 工商戶511.2萬(wan) 戶,占全量新設個(ge) 體(ti) 工商戶的37.6%,同比增長1.0%。
截至2022年8月底,“四新”經濟個(ge) 體(ti) 工商戶共計3222.1萬(wan) 戶,占登記在冊(ce) 個(ge) 體(ti) 工商戶總量的29.4%,較2012年提升了12.7個(ge) 百分點。網絡直播、微商電商等“新個(ge) 體(ti) 經濟”層出不窮,為(wei) 經濟轉型升級注入新的活力。
惠企政策措施“補血”又“造血”
煥發個(ge) 體(ti) 經濟生機活力,離不開稅收“輸血給氧”。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也出台了一係列幫扶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小微市場主體(ti) 發展的政策措施,精準扶困。
2020年,階段性免征個(ge) 體(ti) 工商戶社保費,允許個(ge) 體(ti) 工商戶延緩繳納當年個(ge) 人所得稅和社保費。
2021年,我國將包括個(ge) 體(ti) 工商戶在內(nei) 的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免稅月銷售額從(cong) 10萬(wan) 元提高到15萬(wan) 元,對個(ge) 體(ti) 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wan) 元的部分,在已有優(you) 惠政策的基礎上減半征收個(ge) 人所得稅。
2022年11月《促進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條例》施行,完善了促進發展及保護權益的製度措施,從(cong) 登記注冊(ce) 、經營場所供給以及資金、財稅、金融、社保、創業(ye) 就業(ye) 、社區便民、知識產(chan) 權保護等多方麵,對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提供了全方位支持。條例實施首月,全國新登記個(ge) 體(ti) 工商戶204.03萬(wan) 戶,環比增長14.9%,有效激發了個(ge) 體(ti) 工商戶創業(ye) 創新活力。
據了解,在2022年的稅費支持政策中,最為(wei) 受益的主體(ti) 是小微企業(ye) 和個(ge) 體(ti) 工商戶,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1.7萬(wan) 億(yi) 元,占總規模的比重約四成;另外,近八成個(ge) 體(ti) 工商戶在2022年無需繳納稅款。從(cong) 各行業(ye) 情況看,製造業(ye) 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5萬(wan) 億(yi) 元,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明顯的行業(ye) 。
近日政策力度不斷加碼,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ye) 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助力中小微企業(ye) 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幹措施》(下稱《措施》),為(wei) 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ye) 調結構強能力,提出15項具體(ti) 舉(ju) 措,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發展注入活力。
《措施》明確提出,將結合實際優(you) 化調整2022年底到期的階段性稅收減免政策。對此,中國人民大學中小企業(ye) 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表示,這其實是針對小微企業(ye) 及個(ge) 體(ti) 工商戶的稅費減免政策;其次也為(wei) 特定行業(ye) 提供了稅收減免政策,以及社保緩繳等政策。
春江水暖鴨先知。個(ge) 體(ti) 工商戶等小微市場主體(ti) 的健康成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韌性所在,也是中國經濟活力的生動注解。
策劃:劉娟
監製:唐心怡
製圖:王亞(ya) 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