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徐州雲龍區教育數字化轉型構建教育新樣態 “雲碼雲學”:教師精準教 學生個性學

發布時間:2023-02-21 11:1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學生掃描二維碼即可找到對應章節教學視頻自主學習(xi) ,教師登錄教學終端平台即可查詢班級作業(ye) 每道題的正確率,與(yu) 此同時,學生家長可以在手機上收到孩子課堂作業(ye) 情況……這是江蘇省徐州市雲(yun) 龍區教育數字化轉型的真實應用場景。

  進入“十四五”時期,如何推進雲(yun) 龍教育高質量發展?如何全麵落實國家“雙減”要求?作為(wei) 教育部“基於(yu) 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yu) 學模式”實驗區,雲(yun) 龍區借助信息技術,將大數據與(yu) 學生自主學習(xi) 需要深度融合,創新開展“雲(yun) 碼雲(yun) 學”行動,構建了教師精準教、學生個(ge) 性學的區域教育新樣態。

  “雲(yun) 碼”把名師請回家

  2018年,雲(yun) 龍區通過搭建精準教學雲(yun) 平台(以下簡稱“雲(yun) 平台”),借助基於(yu) AI的數據分析,動態收集學生學習(xi) 過程性數據。雖然實現了教師精準掌握學情,但受平台資源限製,學生仍然無法通過雲(yun) 平台自主學習(xi) 。互聯網學習(xi) 資源“無遠弗屆”,有時資源過於(yu) 海量,反而讓學生和家長不知道如何選擇。

  為(wei) 此,雲(yun) 龍區統籌組織骨幹教師,依托“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台”“江蘇省名師空中課堂”“徐州市彭城課堂”等平台資源,將中小學階段的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等學科按照學科、單元、課時將優(you) 質資源梳理成集,生成一套可以推送學習(xi) 資源的係列二維碼“雲(yun) 碼”。

  學生通過微信“掃一掃”,就能把名師“請回家”,開展自主學習(xi) 十分便捷。教師使用“雲(yun) 碼”,將信息技術無縫融合於(yu) 課前、課中、課後各環節,實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

  “雲(yun) 碼在2022年3月上線,碰巧遇上了徐州疫情,在學生居家學習(xi) 過程中發揮了很大作用。”雲(yun) 龍區教師發展中心信息部部長趙亞(ya) 東(dong) 介紹。

  截至目前,雲(yun) 碼總體(ti) 使用量超過600多萬(wan) 次。80%的學生認為(wei) 雲(yun) 碼為(wei) 他們(men) 在網上和搜尋資源節省了時間;72%的學生認為(wei) 使用雲(yun) 碼跟父母一起學習(xi) ,可以讓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學習(xi) 情況;80.1%的家長反映孩子居家學習(xi) 時經常使用雲(yun) 碼資源。

  “雲(yun) 碼”貫穿課堂教學

  這兩(liang) 年,陳加晶明顯感到教學更加省力了。她是徐州市瀟湘路學校初中部的一名90後數學教師,原先批改作業(ye) 隻能憑感覺判斷哪些題錯得比較多、課堂上需要重點講解,“像我們(men) 年輕教師沒有老教師經驗豐(feng) 富,對於(yu) 學情無法準確把握。雲(yun) 平台幫了我們(men) 大忙!”陳加晶在課前會(hui) 根據課堂的重要知識點,通過雲(yun) 平台題庫生成隨堂練習(xi) 單,提前打印成一張張A4紙。

  每張紙都各自對應著每位學生的“雲(yun) 碼”,掃描機1分鍾即可改完所有作業(ye) ,且同時上傳(chuan) 雲(yun) 平台,學生的平均正確率、每道題的正確率、典型錯題等在網頁上一覽無餘(yu) ,陳加晶在課堂中可隨時調取練習(xi) 數據並進行精講,優(you) 先解決(jue) 班級共性問題,靈活調整授課進度。

  不止於(yu) 此,初三學生小雅(化名)表示雲(yun) 平台的隨機點名“很刺激”。以往老師總有自己的點名習(xi) 慣,時間久了,學生能夠“預判”。如今點名更加公平,課堂上時時刻刻都不敢走神。

  打開雲(yun) 平台教師端,陳加晶可以看到自己記錄的各項日常教學數據,反思各個(ge) 教學環節的設計及效果,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借助精準教學平台,教師有效解決(jue) 了傳(chuan) 統教研方式容易忽略學情研判的突出問題,形成了‘數據解讀精準教研—學情反饋精準備課—教學分析精準授課—靶向作業(ye) 精準輔導’的精準教學新模式。”趙亞(ya) 東(dong) 介紹。

  “雲(yun) 碼”讓課本知識活起來

  10歲的堂堂(化名)是徐州市青年路小學的四年級學生,堂堂媽媽將“雲(yun) 碼”貼在了家中學習(xi) 桌上,居家學習(xi) 時堂堂總會(hui) 用平板電腦掃描“雲(yun) 碼”播放網課。

  “他現在升入高年級,有些不會(hui) 的題目我們(men) 家長也講不清楚,有了‘雲(yun) 碼’後哪裏不會(hui) 掃哪裏,我平時都不太需要管他學習(xi) 了。”堂堂媽媽說起“雲(yun) 碼雲(yun) 學”讚不絕口,直言給家長帶來不少方便。

  老師會(hui) 要求學生在預習(xi) 語文時,將生僻詞做好注釋。“原來堂堂會(hui) 要求我幫她買(mai) 一本‘隨堂練’,他會(hui) 照著書(shu) 把注釋抄上去,就算完成了預習(xi) ”。“雲(yun) 碼”進家門後,堂堂開始跟藏在雲(yun) 端的名師學習(xi) ,“老師的講解很精彩,讓課本知識活了起來,這樣的預習(xi) 才有效果”。堂堂媽媽坦言,“雙減”後她曾焦慮如何抓孩子學習(xi) ,有了“雲(yun) 碼雲(yun) 學”,她再也不用擔心找不到名師,對孩子和家長而言,都是減負。

  堂堂在學校的作業(ye) 完成情況,堂堂媽媽總能在手機家庭端中第一時間收到。“學校老師推送靶向練習(xi) 給孩子做,這是雲(yun) 平台根據作業(ye) 完成情況,分析堂堂的薄弱知識點,精準推送。作業(ye) 錯的多靶向練習(xi) 題目就多,錯的少題目就少。”堂堂媽媽認為(wei) ,這樣的方式對每位孩子學習(xi) 更有針對性,提升效果更明顯。

  堂堂是雲(yun) 龍區萬(wan) 千中小學生的縮影。在徐州市漢橋小學五年級某班級,外來務工子弟占50%,學生使用“雲(yun) 碼雲(yun) 學”鍛煉聽說讀寫(xie) 後,38.4%的學生英語成績提高。不少學校還創新探索雲(yun) 碼實踐。解放路小學鼓勵學生自己講題,將自己的思維過程錄製成“講題小先生”係列微課,製作生成雲(yun) 碼在同學之間分享;公園巷小學則引導學生們(men) “有聲改錯”,極大提高學生學習(xi) 積極性,形成“快樂(le) 分享,共同成長”的學習(xi) 文化。

  據徐州雲(yun) 龍區教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雲(yun) 龍區還將繼續豐(feng) 富空中課堂的內(nei) 容,將家庭教育、選修和社團課程也“搬上”雲(yun) 端。不斷激發學校的創新活力,不斷優(you) 化“雲(yun) 碼雲(yun) 學” 的資源體(ti) 係,持續擴展“雲(yun) 碼雲(yun) 學”的應用範圍。

  夏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