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走進區域看發展】選擇重慶 紮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企業、年輕人講述西部“吸引力”

發布時間:2023-02-22 15:51: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重慶2月20日訊(記者宋雅靜 王岩)數據顯示,重慶位列2022年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第20位,成渝和長江中遊人才流入占比和人才流出占比較為(wei) 穩定。其中,重慶為(wei) 成都人才流入的第一來源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規劃落地,助力經濟圈內(nei) 城市人才流動、互通有無。

  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數字科技企業(ye) 選擇落戶重慶,一係列產(chan) 業(ye) 政策疊加優(you) 勢突出,各大產(chan) 業(ye) 園招引培育的一大批重點企業(ye) 崢嶸初顯,潮湧的數字經濟正在激發出重慶新活力。

  近幾日,中國經濟網走訪重慶多個(ge) 產(chan) 業(ye) 園,深入了解他們(men) 眼中的重慶,與(yu) 企業(ye) 、年輕人同話選擇重慶,紮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被西部深深吸引的原因和背後故事。

  唐瑞琮:我們(men) 總部設在杭州,之選擇落戶西部,紮根在重慶,第一是重慶對區塊鏈的認知比較高,我們(men) 來重慶之前發現這裏已經有比較多的區塊鏈企業(ye) ,同時也有數字經濟區塊鏈產(chan) 業(ye) 園;第二,整個(ge)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對於(yu) 信息技術的發展,空間相對較大,我們(men) 在沿海地區發展多年,那邊較飽和較先進,但西部地區空間還很大;第三,重慶跟整個(ge) 西南其他城市相比,吸引力比較大,包括在人才研究機構、企業(ye) 未來發展的扶持上都會(hui) 有比較吸引人的政策。例如重慶現在在建一些產(chan) 業(ye) 的引導基金,對於(yu) 獨角獸(shou) 企業(ye) 未來上市有很大幫助。

  紮根重慶後,我們(men) 發展方向以重慶為(wei) 中心向周邊輻射。例如,我們(men) 最早做的是重慶本地的公積金數據共享,打通了重慶11家商業(ye) 銀行,包括4大行,使得數據在這幾家銀行以及個(ge) 人和公積金中心之間能夠互聯互通。現在做的是成渝兩(liang) 地的數據共享,打通後重慶和四川的居民公積金就能聯動使用了。同時也把周邊城市的應用場景帶動起來,產(chan) 生更高的價(jia) 值。

  張新力:我們(men) 研究院在幾十年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在沿海很多先進成果,希望在重慶能夠快速的推廣應用。川渝地區製造業(ye) 比較發達,但在轉型升級、智能化數字化方麵與(yu) 沿海客觀來說還有一定差距。所以我們(men) 希望通過我們(men) 學校在工業(ye) 軟件、先進製造,高端智能裝備等,賦能重慶川渝地區製造業(ye) 的高質量發展。

  我們(men) 目前服務全國大概300多家企業(ye) ,其中200多家軍(jun) 工單位,100多家非軍(jun) 工單位金融,包括華為(wei) 、上海電氣等。之所以選擇來到重慶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發展,第一是人才引進,因為(wei) 他現在這邊給人很多優(you) 惠條件,包括稅收、子女就學等,這是我最關(guan) 注的點,可以引進一些高端人才;第二,對企業(ye) 也有很好的稅收優(you) 惠政策;第三,園區幫助企業(ye) 在市場上做很多工作,包括籌集資金,推薦國家級、市級獲獎評比等,正是我們(men) “專(zhuan) 精特新”企業(ye) 所需要的。  

  李立: 我們(men) 公司最早是在渝北區成立,隨著渝中區的招商引資,然後一些技術上的認可,所以就將總部“安家”在重慶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園產(chan) 業(ye) 園。非常感謝政府、產(chan) 業(ye) 園領導對我們(men) 公司的大力扶持,包括從(cong) 租金等方麵都給了很好的優(you) 惠政策。目前,我們(men) 給重慶、四川省氣象局做數據處理這方麵的智能服務,也為(wei)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做出自己公司的小小貢獻。

  馬衛:我們(men) 現在服務上下遊的企業(ye) 有26220多萬(wan) 家企業(ye) ,不斷輻射周邊帶動項目應用場景的落地。我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有很高期望,重慶、成都這兩(liang) 個(ge) 城市非常近,特別是中線鐵路開通以後,未來大概隻需要50分鍾,提速以後隻需要40分鍾就可以到達。這兩(liang) 個(ge) 城市都是超大型城市,作為(wei) 西部地區重要的戰略布局,我們(men) 在大足橋頭堡去設立基地,也是來連接成渝經濟的橋頭堡,促進我們(men) 川渝的合作。所以說就更加加速了我們(men) 未來的經濟數字產(chan) 業(ye) 這塊的一個(ge) 發展。

  羅俊勇:我是廣西人,選擇來重慶來成渝地區發展,一部分是家庭原因,我媽媽是重慶人;第二個(ge) 原因其實像我一直都非常喜歡。西南地區發展很快,機會(hui) 也越來越多。我是學軟件工程,重慶從(cong) 創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後,對我們(men) 的外地的這些人員的吸引力非常大。基於(yu) 這兩(liang) 點我選擇紮根重慶,我是2014年來到重慶的,經過這些年我覺沒有選錯,我學到的東(dong) 西能在這些領域充分發揮,比如智慧產(chan) 業(ye) ,比如說經曆了幾個(ge) 產(chan) 業(ye) ,在政務、教育、醫療、交通等方麵,都能看到重慶迅速發展的未來前景。

  談波: 我是2018年從(cong) 武漢回到重慶的,當時在武漢工作了11年,回到重慶主要是因為(wei) 它直轄市,同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給了重慶很多機會(hui) 。我從(cong) 事的是信息化技術,重慶市政府關(guan) 於(yu) 新型智慧城市的規劃指導意見出來後,可以看到很大的商機和市場,對於(yu) 從(cong) 業(ye) 者是很好的機會(hui) 。此外,重慶在工業(ye) 互聯網這個(ge) 領域未來非常有前景,正在從(cong)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數字化轉型。,無緣互聯網這個(ge) 角度來說的話,應該有非常多的機會(hui) ,未來我們(men) 公司包括我都會(hui) 參與(yu) 到這樣一個(ge) 大的浪潮中。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