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重慶九龍坡:數字賦能 傳統製造業加快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23-02-24 10:57:00來源: 人民網-重慶頻道

 

  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是什麽(me) ?它能讓你實時看到生產(chan) 線上的情況,能提前預判故障,更能提高生產(chan) 效率。

  “通俗的來說,就是通過開放的通信網絡平台,把設備、生產(chan) 線、員工、工廠、倉(cang) 庫、供應商、產(chan) 品和容戶緊密地連接起來,共享工業(ye) 生產(chan) 全流程的各種要素資源,使其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從(cong) 而實現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忽米科技CEO鞏書(shu) 凱解釋。

  2月21日,“走進區域看發展·川渝奮楫譜新篇”網上主題宣傳(chuan) 采訪團走進中西部首個(ge) 國家級跨行業(ye) 跨領域工業(ye) 互聯網平台——重慶忽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忽米科技),感受數字賦能工業(ye) ,給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帶來的巨大改變。

  在忽米科技的展示廳大屏幕上,采訪團看到,多條生產(chan) 線同時作業(ye) ,生產(chan) 數據實時顯示,各條生產(chan) 線通過精益數字化係統實現自動排產(chan) 、生產(chan) 報工、績效管理。宗申智慧工廠生產(chan) 情況一目了然。

  “工業(ye) 互聯網的本質是通過‘人﹣機﹣料﹣法﹣環’全工業(ye) 生產(chan) 要素的數字化連接,實現數據沉澱,為(wei) 數據建模、數據分析、工業(ye) APP 開發等提供‘養(yang) 料’,最終幫助製造業(ye) 企業(ye) 實現生產(chan) 率提高、降低生產(chan) 成本、提升商品附加值、創新商業(ye) 服務等。”鞏書(shu) 凱表示,作為(wei) 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yu) 製造業(ye) 深度融合的產(chan) 物,工業(ye) 互聯網構建起數據驅動的工業(ye) 生產(chan) 製造體(ti) 係和服務體(ti) 係,為(wei) 工業(ye) 製造企業(ye) 帶來了重大變革。

  鞏書(shu) 凱介紹,以宗申動力摩托車發動機總裝廠為(wei) 例,此前工廠處於(yu) 車間“信息孤島”狀態,車間管理信息不透明,設備異常檢測處理不及時,生產(chan) 工藝落後。在忽米為(wei) 其建設數字孿生工廠之後,隨著傳(chuan) 感器等數據采集技術的升級,節點開始產(chan) 生數據,有了“生命”。通過這些數據的匯集,讓工廠生產(chan) 的自動糾錯能力提升約10.6倍,作業(ye) 自動化率增長約10.1倍,管理協同人員減少約42.5%,人均產(chan) 出提升約145.5%。

  “像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鞏書(shu) 凱說,2022年,忽米H-IIP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正式升級為(wei) “忽米紫微工業(ye) 數智引擎”,目前已連接工業(ye) 設備近百萬(wan) 台,匯聚9573個(ge) 工業(ye) 軟件及3551個(ge) 工業(ye) 模型,注冊(ce) 開發者數量27萬(wan) 個(ge) ,服務企業(ye) 近4萬(wan) 家。

  目前,忽米科技作為(wei) 首批國家級工業(ye) 互聯網平台試點示範項目,擁有忽米H-IIP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忽米標識解析、忽米數字孿生、視覺檢測、5G邊緣計算等多個(ge) 核心平台及應用技術,為(wei) 汽摩、交通、電子信息、醫療器械、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等10大行業(ye) 和供應鏈、生產(chan) 製造、倉(cang) 儲(chu) 物流等9大領域提供大數據智能化平台解決(jue) 方案。在全國更擁有15大運營基地、年產(chan) 值約5億(yi) 元人民幣,已連續3年入選工信部雙跨平台、國家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

  其實,忽米科技的發展,僅(jin) 是九龍坡區運用數字賦能實體(ti) 經濟的一個(ge) 縮影。

  近年來,九龍坡區不斷完善工業(ye) 互聯網產(chan) 業(ye) 生態,已經匯聚了科技孵化園、數字大廈、軟信產(chan) 業(ye) 園等各式各樣的城市經濟載體(ti) 。以忽米科技所在的萬(wan) 科023創意天地為(wei) 例,該園區正以忽米科技為(wei) 龍頭,建設工業(ye) 互聯網創新中心,開放實驗室、實訓基地、展示體(ti) 驗中心等,打造工業(ye) 互聯網創新發展基地,目前已入駐企業(ye) 9家。

  同時,聚力發展“輕氫航空、數創能動”八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推動數字變革、科技創新,做強新能源產(chan) 業(ye) ,大力發展“三動”產(chan) 業(ye) ,打造“輕量化材料之都”“西部氫穀”,建設“航空城”“航天產(chan) 業(ye) 園”。

  數據顯示,2022年,九龍坡區完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1763.94億(yi) 元,總量保持全市第二位、增速位列中心城區第三位。其中,數字經濟表現強勁,已經占到全區GDP的34%左右。

  “九龍坡區是成渝地區的經濟大區、工業(ye) 大區,在數字化變革浪潮中,依托‘工業(ye) 互聯網+5G平台+軟信技術’的強勁賦能,全區工業(ye) 產(chan) 值突破了1600億(yi) 元大關(guan) 。”重慶市九龍坡區委副書(shu) 記、區政府區長李順介紹,近年來,九龍坡著力以工業(ye) 互聯網為(wei) 突破口,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速崛起、數字經濟發展壯大,在工業(ye) 園區打造、企業(ye) 引進培育、政策保障服務等方麵搶占了先機;發揮工業(ye) 企業(ye) 集聚、產(chan) 業(ye) 基礎堅實等優(you) 勢,推動工業(ye) 互聯網發展走在全市前列。“現在,九龍坡工業(ye) 互聯網底層技術成熟、推廣應用成勢、數字賦能效果成效明顯。”

  李順表示,在未來發展中,九龍坡將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個(ge) “一號工程”為(wei) 引領,圍繞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打造“科技+金融”賦能產(chan) 業(ye) 全生態鏈、推進數字化變革四大主攻方向,再造一個(ge) 九龍坡工業(ye) ,並同步啟動數字服務業(ye) 倍增計劃,致力推進九龍坡大區變強區、老區變新區、名區變美區,奮力實現經濟總量邁上2000億(yi) 元新台階的大跨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