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甘肅岷縣:民間百年銅鋁鑄造融藏漢文化謀新徑

發布時間:2023-03-01 14:3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2月28日電 (文靜 達拉草)鑄刀劃過轉動的模具,砂礫恍若在刀尖舞蹈……陳楓凝神在模具上刻花,神情專(zhuan) 注。他說,過去的圖案以藏式花紋為(wei) 主,而今他們(men) 加入漢族文化元素,致力於(yu) 藏漢文化之間的交融,探索新的發展途經。

  現年37歲的陳楓是甘肅省定西市岷縣銅鋁鑄造縣級非遺傳(chuan) 承人,因自幼看著父親(qin) 鑄造銅鋁製器,耳濡目染的緣故,他從(cong) 小就對這門工藝產(chan) 生濃厚的興(xing) 趣。從(cong) 事銅鋁鑄造20餘(yu) 年的他,如今雕刻花紋總是一氣嗬成。

  岷縣銅鋁鑄造技藝是甘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製作經塑模、修模、刻花、合模、澆鑄、拋光等十幾道工序。匠人以砂為(wei) 原料,混以黏土後,製作成所需模具,而後雕花於(yu) 上,再將高溫熔化的銅水或鋁水灌入模具內(nei) 。待其冷卻後,敲碎砂製模具,取出成品,砂還可以重複使用。

  “然而,銅器鑄造模具是一次性的,每一件鑄品都具有不可複製性。”陳楓說,岷縣銅鋁鑄造是古老冶煉鑄造技藝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純手工鑄造技藝的“活化石”。純手工、唯一性賦予了銅器極大的文化價(jia) 值及收藏價(jia) 值。

  當地尤以清水鎮清水村的手工鑄造為(wei) 代表,距今已有數百年曆史,其生產(chan) 工藝,器物造型保留了中國傳(chuan) 統的鑄造工藝,具有極高的曆史文化價(jia) 值。

  岷縣毗鄰甘南藏族自治州,因此,傳(chuan) 統的銅鋁鑄造產(chan) 品以大鍋、火盆、香爐等藏族民眾(zhong) 生活用具為(wei) 主。曾經因為(wei) 市場不景氣,加之銅料回收成本高,學藝時間長,不少工匠都選擇外出打工。近年來,甘南州等民族地區生活水平提高,為(wei) 銅鋁鑄造技藝的創新和發展帶來更廣闊的市場。

  “以前我們(men) 賣的銅爐是不帶蓋子的,因為(wei) 比較貴,又費銅,現在大家更願意花貴一倍的價(jia) 格買(mai) 帶蓋子的。”陳楓說,清水銅器從(cong) 日常用品華麗(li) 轉身為(wei) 文化收藏品,加速銅器鑄造產(chan) 業(ye) 的壯大。

  多年來,陳楓不為(wei) 繁華易匠心,並且不斷傳(chuan) 承和發展這門技藝。之前做的成品種類單一,包括銅鍋、火盆、火爐,而今多樣化發展,有了銅鍾、香爐、花瓶等各種形式的銅鋁作品。他所鑄造的大型銅鍋、銅鍾等深受人們(men) 喜愛,銷往各地。從(cong) 以前的家庭工坊做成現在的合作社,自己也開了門店,他將繼續把這門技藝傳(chuan) 承發展下去。(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