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委員: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可重“堵”輕“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實習(xi) 生顧靚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全國政協委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yu) 傳(chuan) 播學院副院長郭媛媛在兩(liang) 會(hui) 提案中表示,《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以來,在執行層麵突出存在重“堵”輕“疏”的取向。
2021年我國未成年網民達到1.91億(yi) ,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已達96.8%。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性、係統性工程。
郭媛媛認為(wei) ,在處置未成年人網絡沉迷問題時,主要強化了限製性的硬性、即時性保護,缺少如以網絡素養(yang) 教育賦能等軟性和長期可用措施、手段,導致正麵疏導的有效措施不足,利用互聯網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的正向引導不夠。
對此她建議,首先,建設“堵疏結合”的社會(hui) 綜合協同體(ti) 係,由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牽頭構建“疏”“堵”結合的政策執行體(ti) 係。
其次,建設有益於(yu) “疏堵結合”的健康教育生態環境,建立由政府部門主導,學校、家庭、企事業(ye) 單位和社會(hui) 機構共同參與(yu) 的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ang) 教育生態體(ti) 係,加大對青少年“線下”德育、體(ti) 育、美育、勞育、科普教育等資源的投入和開放力度。
再次,建設有利於(yu) “疏堵結合”的未成年人網絡素養(yang) 聯動培育體(ti) 係,樹立互聯網平台全網、全域青少年保護意識,加強青少年隱私保護。建設未成年人友好型網絡平台,建立網絡產(chan) 品分齡分級分類體(ti) 係。建立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優(you) 化麵向未成年人的產(chan) 品結構,鼓勵互聯網平台加大對有利於(yu) 青少年成長的功能性產(chan) 品研發。鼓勵社會(hui) 企業(ye) 提供優(you) 質數字內(nei) 容、數字產(chan) 品,不斷完善青少年模式內(nei) 容池。
最後,建設助力“疏堵結合”的政府監管懲治體(ti) 係。互聯網監管部門應建立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負麵清單,加大政府對監管之外的灰黑產(chan) 業(ye) 打擊力度,建立重大事件強製披露製度,同時保證保證社會(hui) 對相關(guan) 平台的監督常態化開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