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貢獻青春力量——高校師生熱議習近平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的重要講話

發布時間:2023-03-14 11:2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葉雨婷 胡春豔

  3月13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在人民大會(hui) 堂舉(ju) 行閉幕會(hui) ,中共中央總書(shu) 記、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習(xi) 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引起了高校師生的廣泛關(guan) 注和討論。不少高校師生表示,要深入學習(xi) 講話精神,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統籌發展,當代青年應不忘初心使命,接過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接力棒,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新征程上不負青春韶華,砥礪奮進、闊步前行。

  不少高校管理者表示,要為(wei) 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貢獻力量。

  “習(xi) 近平同誌全票當選為(wei) 國家主席、中央軍(jun) 委主席,這是黨(dang) 心所向、民心所盼、眾(zhong) 望所歸,更是曆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中國人民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張東(dong) 剛表示,中國人民大學全體(ti) 師生員工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堅持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守正創新、勇毅前行,頑強拚搏、團結奮鬥,在走好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上當先鋒、做表率,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這條康莊大道闊步前進。

  北京理工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jun) 表示,習(xi) 近平同誌全票當選為(wei)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jun) 事委員會(hui) 主席,反映了全黨(dang) 全軍(jun) 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北京理工大學幹部師生倍感振奮、堅決(jue) 擁護。“學校要強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ti) ’統籌謀劃、一體(ti) 推動,體(ti) 係化推進學校‘雙一流’高質量建設,奮力開創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新局麵,為(wei) 開辟高質量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貢獻新的北理工力量。”

  全國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曾勇表示,電子科大將始終牢記“國之大者”,著力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持續優(you) 化、改造、重塑培養(yang) 體(ti) 係、培養(yang) 方案和培養(yang) 過程;有組織地開展科學研究,奮力突破關(guan) 鍵核心領域的“根”技術問題;重視人才梯隊建設,強化育引力度,讓更多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jun) 人才和創新團隊等匯聚電子科大,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wei) 國家電子信息領域的戰略科技力量和人才高地。

  不少來自高校的青年師生表示,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在新征程道路上貢獻青春力量,為(wei) 民族複興(xing) 事業(ye) 添磚加瓦。

  “心懷國之大者,不負民之所盼。”北京大學城市與(yu) 環境學院2020級博士研究生楊晨表示,新征程凝聚新力量,新夢想領航新青年,習(xi) 近平重要講話中有關(guan) 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發展的表述為(wei) 我們(men) 指明了擔當奮鬥的時代方向。

  “作為(wei) 一名北大學子,我鼓舞於(yu) 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要敢於(yu) 接過曆史接力棒,紮根於(yu) 地理學基礎研究一線,用青春的智慧和奉獻,在推動地學研究創新突破上奮勇攀登,用青春的擔當與(yu) 夢想,在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上拚搏奉獻,和廣大青年一道,鍥而不舍,不負青春韶華,不負偉(wei) 大時代。”楊晨說。

  作為(wei) 一名來自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陳建宇表示,在聆聽了重要講話後,自己深感責任之重大,使命之光榮。

  陳建宇表示,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時刻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和時不我待的使命感,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的機遇,在基礎前沿領域奮勇爭(zheng) 先。此外,要著力培養(yang) 科研人才隊伍,全力建設國際一流實驗室,奮力突破技術製約瓶頸,向“卡脖子”技術發起衝(chong) 鋒號角,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功崇惟誌,業(ye) 廣惟勤”。

  習(xi) 近平同誌的重要講話讓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化學與(yu) 分子生物學係研究員、青年教師貢紅日感到振奮,作為(wei) 一名從(cong) 事結核病研究的高校科研工作者,他決(jue) 心瞄準學科前沿,力爭(zheng) 上遊,“研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抗結核新藥,為(wei) 進一步遏製結核病流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北京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碩士生佟瑤是該校理論宣講團的成員,她表示,今年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是在新的曆史關(guan) 鍵節點召開的,承繼黨(dang) 的二十大,著眼於(yu) 第二個(ge) 百年目標奮鬥新征程,意義(yi) 深遠,使命重大。

  “作為(wei) 新時代馬院學子,要切實把習(xi) 近平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wei) 內(nei) 生動力,融入日常的理論學習(xi) 研究中。作為(wei) 理論宣講團的成員,要努力走在學思踐悟的‘第一方隊’,充分發揮貼近青年、溫暖青年的積極作用,引導廣大青年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進程中擔起時代之責,答好時代之問。”佟瑤說。

  天津市第六期青馬工程學員、中國民航大學空中交通管理學院2020級本科生費凡說,站在新時代的起點,自己真切地感受到國家的發展日新月異。“作為(wei) 青年我感到無比榮幸,我們(men) 正生逢其時。”他認識到,國家的發展正需要青年施展才幹,“我們(men) 應當紮實學習(xi) 基礎知識,努力提升專(zhuan) 業(ye) 技能,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讓青春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征程中綻放絢麗(li) 之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