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因時而變 “減編”之後怎麽辦

發布時間:2023-03-17 15:29: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馬亮(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yu) 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此次精減中央國家機關(guan) 人員編製,背後主要有哪些方麵的考量?

  主要考慮是加強中央國家機關(guan) 人員編製的結構優(you) 化,使人員編製向重點領域和重要工作適度傾(qing) 斜,進一步增強人員編製結構與(yu) 政府關(guan) 鍵任務的適配性。我國強調人員編製的剛性約束,一直以來都在不遺餘(yu) 力地強化編製管理,使政府機關(guan) 始終保持一支精幹隊伍。

  進一步適度精減人員編製,將調整的人力資源集中到關(guan) 鍵任務上,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員編製支持國家發展和治理的作用。與(yu) 此同時,配合機構改革調整人員編製,可以實現人隨事走、事隨編走,使機構設置、職能安排和人員編製更好地匹配。

  如何在精減編製的同時,提升政府機構的運行效率?有人就擔心:精減編製會(hui) 不會(hui) 加劇人手不足的現象?

  人員編製精減勢必會(hui) 使政府機關(guan) 人數減少,但是不意味著就必然導致人手不足的問題。在人員減少的同時,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提高運行效率。過去政府部門強調“人海戰術”,注重加班加點,但是工作效率並沒有得到充分重視,導致人浮於(yu) 事和忙閑不均等現象。

  采取人員編製以外的手段和工具,可以在人員精減的同時保障工作效率。比如,通過技術手段將各種重複性工作自動化和智能化,加強信息技術對工作人員的輔助和支撐,使人們(men) 從(cong) 繁瑣重複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可以極大地提升政府人員的工作效率。

  與(yu) 此同時,政府部門也應重新厘定職責範圍和工作任務,聚焦最應該重視的主責主業(ye) ,而不是不斷擴大職責範圍,致使人手不足。

  近些年,借調作為(wei) 一種補充用人機製,逐漸成為(wei) 常態化的用人方式。中央編製精減後,會(hui) 不會(hui) 導致借調的情況更多、更常態化了?如何應對這一可能?

  當人手不足時,中央部門往往會(hui) 向地方政府和企事業(ye) 單位借調人員,填補人員空缺帶來的問題。這既違背了精減編製的初衷,也使人手不足問題逐級傳(chuan) 導,並使基層人員編製進一步緊張。因此,要進一步規範上級向下級借調“要人”的程序,避免“中央用人,地方埋單”的現象泛濫。當然要看到,借調也是加強中央部門協調地方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能完全否定或停止,而應加強引導、規範和約束。

  不同機構的用人需求存在動態變化,編製調整應該怎樣因時而變?

  人員編製需要在相對穩定的基礎上進行適度微調,使其既能夠保證組織運行在常規時期相對穩定,又能夠不斷適應經濟社會(hui) 發展和政府履職的需要。這意味著要加強人員編製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和跨崗位的動態調控和統籌,使人員編製能夠更好地適應部門履職要求。

  對此,特別需要打破人員編製部門化甚至利益化的問題,導致人員編製難以根據現實需要加以調整。與(yu) 此同時,也要規範和強化人員編製調整程序,避免一些領導幹部通過“批條子”等方式過度幹預編製調整。

  現實中,一些部門存在人員冗餘(yu) 現象,一些又會(hui) 人手不足,如何更加科學地核定人員編製結構,讓分配更合理?

  人員編製的核定要考慮多種因素,也需要定期加以更新。通常來說,人員編製要綜合考慮地理區位、部門屬性、任務特征、服務對象的規模和範圍等因素,並根據這些因素的變化進行動態優(you) 化。

  目前,我國各部門人員編製的核定還沒有完全科學化,人員編製的核定基數還較為(wei) 陳舊,沒有隨著經濟社會(hui) 發展進行必要而及時地調整。這使一些發達地區出現“小馬拉大車”的現象,不少政府部門的人員編製嚴(yan) 重不足,很難跟上經濟社會(hui) 發展需要。比如,一些人口大量流入的地區,仍然按照戶籍人口規模核定人員編製,這顯然同常住人口規模巨大的現實情況嚴(yan) 重不符,並導致相關(guan) 部門不得不通過調入編外人員解決(jue) 人手不足問題。

  因此,要加強對人員編製的科學研究和論證,使之能夠同政府工作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相適應。特別是要注重日常考察,基於(yu) 人員工作量等因素來核定和調整人員編製,避免忙閑不均、人力資源浪費等問題。

  如何在精減編製的同時,進行結構性優(you) 化?

  精減編製不是“淨減編製”,一定是有增有減,增減掛鉤。我國中央政府部門一直保持較為(wei) 精幹的隊伍。精減編製意味著要進一步加強挖潛和優(you) 化結構,使人員編製同政府任務分工相匹配。

  人員數量固然重要,但是更為(wei) 重要的是人職匹配、人崗匹配等人員結構優(you) 化。同樣數量的人員,結構安排不同,工作效率也會(hui) 大相徑庭。如何在結構上做文章,是人員編製優(you) 化的關(guan) 鍵所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任冠青采訪整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