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脈動上海,“秒懂”中國

發布時間:2023-03-20 15:03:00來源: 新華社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永前、楊金誌、賈遠琨

  高質量發展的中國,就像一個(ge) 健康的有機體(ti) ,有著強勁的心髒、通暢的動脈和豐(feng) 富的毛細血管。上海,是觀察中國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一個(ge) 窗口。新時代新征程,上海提出要勇當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要素流動如同脈動,而上海的脈動折射著中國的脈搏。每一秒鍾,上海會(hui) 發生怎樣的脈動?而這樣的脈動,能否讓你“秒懂”中國?

  一秒鍾的“含金量”

  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銀行間市場平均1秒交易量超1億(yi) 元。

  受權發布人民幣匯率中間價(jia) 、上海銀行間同業(ye) 拆放利率等的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服務來自全球的4300多家金融機構,39000多項資產(chan) 管理產(chan) 品,涵蓋1000多家境外機構,已經成為(wei) 服務遍及六大洲、超過60個(ge) 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平台。2022年銀行間市場成交額突破2100萬(wan) 億(yi) 元,在上海金融要素市場的份額穩定在70%左右。

  數字背後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不斷成長。上海已成為(wei) 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全、金融基礎設施最完善、金融產(chan) 品最豐(feng) 富的城市之一。數據顯示,目前,上海持牌金融機構總數超過1700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占比達30%左右,包括“上海金”“上海油”“上海膠”等一係列“上海價(jia) 格”出現在國際貿易合同中,成為(wei) 經濟活動的重要參考。

  開放一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底色,近年來隨著試點的加速推進,上海金融開放蹄疾步穩,國際交流合作持續深化,“首批”“首家”不斷集聚。僅(jin) 在資管領域,已有超50家國際知名資產(chan) 管理機構匯聚陸家嘴金融城,成為(wei) 這些機構參與(yu) 中國市場的“橋頭堡”。

  在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看來,經過近30年的發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已經走過兩(liang) 個(ge) 階段,圓滿完成1992年作為(wei) 國家戰略提出的1.0版本和2009年國務院19號文件2.0版本的戰略部署,如今已進入3.0階段,高水平開放將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3.0版本的核心動力。

  一秒鍾的“活力值”

  穿城而過的地鐵是城市“活力值”的標誌。在上海,工作日早晚高峰平均每秒有約340人搭乘地鐵,非高峰時段平均每秒也有約100人搭乘地鐵。

  被視為(wei) 城市“第二空間”的上海地鐵,已經不是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增強經濟活力、展現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ti) 。目前,上海地鐵運營線路達20條,全網絡運營裏程831公裏,網絡規模領跑全球。上海地鐵正在用上海速度和上海質量為(wei) 城市發展注入生機與(yu) 活力。

  生機與(yu) 活力同樣來自於(yu) 綠色和低碳。2023年,上海計劃新建各類綠地1000公頃以上,相當於(yu) 平均每秒鍾新增0.317平方米。

  用好“邊角料”建“口袋公園”,見縫插綠;外環線上,環城綠帶內(nei) 外分別連接楔形綠地和生態間隔帶,向環城公園帶躍升;進一步擴展公共生態空間,用綠道網絡通江達海……經過幾十年發展,上海人均公園綠地麵積從(cong) “一雙鞋”跨越式增加到“一間房”,超過了東(dong) 京、大阪等都市。

  “十四五”末,上海將實現出門5到10分鍾有綠,騎車15分鍾有景,車行30分鍾有大型公園,給市民遊客帶來“生態綠洲處處有,公園城市任你遊”的體(ti) 驗。

  生機與(yu) 活力不僅(jin) 來自於(yu) 線下流動,還來自於(yu) 線上“奔跑”。“奔跑”的是數據,便利的是民生。

  在上海,“讓企業(ye) 和群眾(zhong) 辦事像網購一樣簡單”不是一句口號。線上材料係統預填、AI預審、自動調取證照,聯通長三角多城底層數據……隨著改革持續推進,“隨申辦”App不僅(jin) 越來越智能,而且越來越有溫度。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上海“一網通辦”平台接入政府服務事項3600個(ge) ,已歸集電子證照合計1.87億(yi) 張,總服務人次超過567.9億(yi) ,累計辦件超3.07億(yi) 件。

  據統計,平均每秒鍾,上海“隨申辦”App服務200人次,“隨申辦”App月活躍用戶數突破2000萬(wan) 。

  一秒鍾的“熱度表”

  開門迎客,暢遊“魔都”,今年新春上海旅遊迎來“開門紅”。據統計,春節假期7天裏,上海接待遊客突破千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166.40億(yi) 元,平均每秒鍾約17人次遊客在上海體(ti) 驗“魔都”精彩,展覽和演出等文化活動撐起假日旅遊“半邊天”。

  上海一直是全國最活躍的旅遊客源地和最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今年以來,世紀公園周末接待遊客量創十年新高;多家商旅酒店出租率超過90%;赴泰國、阿聯酋等地的出境遊團隊陸續出發,國際口岸人來人往,出入境旅遊呈現“暖春”氣象。

  在旅遊、消費領域,一站式多層次的服務、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供給和創新的平台提升了市場熱度。

  2022年上海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64萬(wan) 億(yi) 元,繼續保持全國城市首位,新增首店1073家,數量和質量繼續保持國內(nei) 城市領先地位。

  今年,上海將持續發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精心組織“五五購物節”,持續擴大全球新品首發季,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挖掘壯大首發經濟、品牌經濟、夜間經濟、直播經濟,集聚全球消費資源,創新消費場景,實現“全球購、零時差”。

  市場“熱度”提升經濟“密度”。上海恒隆廣場連續兩(liang) 年稅收超百億(yi) 元,據2023年最新統計數據,這裏每秒鍾產(chan) 生稅收近400元。

  這幢位於(yu) 靜安區總建築麵積超27萬(wan) 平方米的大樓,是各路人才和資金資源的集聚地。“上下樓”變“上下遊”,樓宇經濟形成“內(nei) 生良性循環”。從(cong) 商貿龍頭企業(ye) 開始,越來越多的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入駐恒隆廣場,讓樓宇成為(wei) 垂直的“產(chan) 業(ye) 聯盟”。

  一張張“魔都”圖景,一幀幀發展畫麵。流動的數據,可以讓你“秒懂”上海高質量發展路徑,“秒懂”中國式現代化的偉(wei) 大進程。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