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揭曉 多個項目刷新領域新高度

發布時間:2023-03-20 15:30: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今天(19日),代表著我國工業(ye) 領域最高獎項的第七屆中國工業(ye) 大獎在北京揭曉,今年有哪些項目獲此殊榮呢?

  19個(ge) 項目獲中國工業(ye) 大獎稱號

  本次工業(ye) 大獎共授予19家企業(ye) 以及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工程、橡膠輪胎全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技術等19個(ge) 項目“中國工業(ye) 大獎”稱號,並有26家企業(ye) 和22個(ge) 項目獲得中國工業(ye) 大獎表彰獎。與(yu) 往屆相比,此次獲獎企業(ye) 和項目在自主創新、轉型升級、綠色低碳和提升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等各方麵都起到突出引導作用。

  中國工業(ye) 大獎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我國工業(ye) 領域的最高獎項,每兩(liang) 年評選、表彰一次。

  新技術使我國輪胎製造邁向高端行列

  作為(wei) 我國工業(ye) 領域的最高獎項,每一屆工業(ye) 大獎的揭曉都展現出近兩(liang) 年我國工業(ye) 經濟發展的最新特點。例如今年獲獎的橡膠輪胎全產(chan) 業(ye) 鏈關(guan) 鍵技術,使得我國國產(chan) 輪胎製造從(cong) 中低端邁向了高端行列,實現了我國橡膠輪胎全產(chan) 業(ye) 鏈的現代化發展。

  走進這個(ge) 實驗室,一台巨大的透射電子顯微鏡正在對兩(liang) 塊看起來一模一樣的橡膠材料進行分析,這時候電腦屏上顯示出兩(liang) 張截然不同的原料結構圖。

  國家橡膠與(yu) 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師 張皓:左邊是物理煉膠,右邊是化學煉膠,可以看出化學煉膠更加均勻,表麵孔洞要更少,而物理煉膠的表麵它的孔洞要更加明顯,撕裂痕跡也更加多。這種煉膠新技術顛覆了目前傳(chuan) 統橡膠領域的許多基礎理論,所研發出來的高性能橡膠新材料被稱為(wei) “液體(ti) 黃金”。

  張皓所說的這種技術和新材料目前被廣泛用在輪胎等橡膠製品的生產(chan) 上,使得我國國產(chan) 輪胎製造從(cong) 中低端一下邁向了高端行列,同時還實現了30多台套輪胎裝備全產(chan) 品鏈的智能化,研製出一係列國際領先產(chan) 品,實現了我國橡膠輪胎全產(chan) 業(ye) 鏈的現代化發展。

  國家橡膠與(yu) 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袁仲雪:生產(chan) 過程的工藝節約了40%以上的能耗,我們(men) 的滾動阻力非常低,低到10%以上,這個(ge) 對人的安全太重要了。在整個(ge) 裝備上,在土地的用量上,在投資上我們(men) 減少了二分之一,所以這是一次綠色的革命。

  此外,這次獲得工業(ye) 大獎的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工程涉及200多套油氣處理關(guan) 鍵設備,24萬(wan) 個(ge) 零部件,實現3項世界級創新,運用了13項國內(nei) 首創技術,帶動了我國造船、鋼鐵、機電等多個(ge) 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初步構建起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的全產(chan) 業(ye) 鏈體(ti) 係。

  高強度發電玻璃 實現“有光就有電”

  這次獲得工業(ye) 大獎的很多企業(ye) 和項目在綠色製造、節能減排等各方麵都有許多新突破。自主創新的全套技術,使一塊原本絕緣的普通玻璃,轉變成既能導電又能發電的半導體(ti) 材料,讓“有光就有電”變成現實。

  一塊約2平方米的發電玻璃,在室內(nei) 弱光環境下,年發電量可以達到270度,僅(jin) 兩(liang) 三塊就能滿足一家人全年的用電。什麽(me) 玻璃能這麽(me) 神奇?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潘錦功:這是我們(men) 公司生產(chan) 的大麵積碲化鎘發電玻璃,這是我們(men) 碲化鎘發電玻璃的核心原材料碲礦石。傳(chuan) 統的光伏技術它像個(ge) 肉夾饃,把電池片夾在了玻璃裏麵。而我們(men) 自主創新的全套技術,把我們(men) 的碲化鎘長到了玻璃上,讓它變成了蔥油餅,把鹽和麵和在了一起。

  一塊原本絕緣的普通玻璃,在轉變成既能導電又能發電的半導體(ti) 材料的同時,還擁有著比普通玻璃更高的強度,在這裏正在進行一個(ge) 撞擊實驗。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特邀市場顧問 王伊人:45公斤這個(ge) 鉛球實驗以後,首先我們(men) 的碲化鎘玻璃外觀是完好無損的,而且在這個(ge) 過程中,我們(men) 的發電性能也是非常穩定的。

  目前,這項研發成果共獲得34項專(zhuan) 利,其中19項發明專(zhuan) 利完全是我國自主核心技術專(zhuan) 利,實現了碲化鎘發電玻璃的“中國智造”,把我國平板玻璃從(cong) 建築材料變成了可發電可濾光的功能材料,被譽為(wei) “掛在牆上的油田”。現在在成都,碲化鎘發電玻璃的年產(chan) 能達到100兆瓦,年均發電量超過1.1億(yi) 度,節約標準煤近4萬(wan) 噸,減排二氧化碳近12萬(wan) 噸。

  成都中建材光電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潘錦功:我們(men) 今年不僅(jin) 在國內(nei) 存量建築改造和新型建築項目上提高綠色建材比例,還要走出國門,進入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國家,把中國的綠色能源技術帶到世界各個(ge) 角落。

  除了這種會(hui) 發電的玻璃,這次獲獎的還有煤、油、氣資源綜合利用低碳綠色循環集成創新,鋼鐵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全鏈賦能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等多個(ge) 工業(ye) 領域的綠色智能技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