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要深入農(nong) 村、社區、企業(ye) 、醫院、學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hui) 組織等基層單位,掌握實情、把脈問診,問計於(yu) 群眾(zhong) 、問計於(yu) 實踐。
基層是社會(hui) 治理的基礎單元,是離人民群眾(zhong) 最近的地方,也是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地方。一個(ge) 國家的治理能力是否強大,發展後勁是否充足,人民群眾(zhong) 生活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基層工作開展的情況。
“黨(dang) 的根基在基層”“走遍基層才能心裏有數”。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始終倡導並帶頭深入基層一線,傾(qing) 聽群眾(zhong) 心聲。他在福建寧德工作期間,就提出“四下基層”的工作方法。總書(shu) 記的身體(ti) 力行、率先垂範,詮釋了一個(ge) 深刻的道理——隻有深入基層、深入一線,才能真實了解人民群眾(zhong) 的實際狀況,才能真實了解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切實解決(jue) 實際問題,凝聚起共克時艱、共創偉(wei) 業(ye) 的磅礴力量。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當前,世界正經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實現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短板弱項。改革發展遇到各種困難,各項工作都需要新思路和新辦法。辦法從(cong) 哪裏來?來自實踐,更來自群眾(zhong) 的創造。局麵越是複雜,全麵深化改革的任務越是艱巨,就越需要深入基層,到實踐中去尋找改革和發展的良方。比如,在脫貧攻堅戰中,我國累計選派25.5萬(wan) 個(ge) 駐村工作隊、300多萬(wan) 名第一書(shu) 記和駐村幹部,他們(men) 從(cong) 調查研究入手,一步一個(ge) 腳印去過最偏遠的村莊,走過最艱險的道路,根據每個(ge) 貧困村的實際情況,因地製宜,製定切實可行的脫貧方案,為(wei) 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作出了重要貢獻。
做好調查研究,要帶著問題下基層。如何為(wei) 企業(ye)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如何加快推動消費回暖?如何統籌好發展與(yu) 安全?如何持續推動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心中不裝著問題,到基層也隻能是兩(liang) 手空空,不會(hui) 找到解決(jue) 問題的辦法。所以,既要有“身入”基層的行動,更要有“心到”基層的自覺。帶著我們(men) 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平心靜氣地坐下來,聽聽基層幹部怎麽(me) 說,看看一線群眾(zhong) 怎麽(me) 幹,我們(men) 就能收獲更多接地氣的辦法。
今年是全麵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dang) 中央決(jue) 定在全黨(dang) 大興(xing) 調查研究,這是破解改革發展難題的需要,也是新時代新形勢的呼喚。黨(dang) 員幹部要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並以此獲得真知灼見,解決(jue) 實際問題,推動高質量發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金觀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