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總工會推選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十大優秀案例
全國總工會(hui) 近日組織開展了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十大優(you) 秀案例推選活動,從(cong) 各地推薦的89個(ge) 案例中,綜合考慮案例的典型性、示範性、影響力以及當地工作開展的規範性、創新性等多方麵因素,選出了十大優(you) 秀案例。
天津市某公司安檢員工超時工作案
2022年2月,天津市總工會(hui) 接到一封職工匿名信。來信反映天津某公司存在旅檢通道安檢人員長期超時工作、勞動強度過大等問題,並詳細描述了安檢人員主班補班工作時長、工作強度以及休息倒班等有關(guan) 情況。接到來信後,市總工會(hui) 及時啟動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程序,發送《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同時,深入研判、細致分析找準工時製度及執行問題,發送《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shu) 》,提出安檢崗位綜合計算工時折算政策適用不妥、工作時長計算缺乏準確性和科學性、履行職代會(hui) 程序不規範等三方麵問題,要求公司整改。收到《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shu) 》後,公司高度重視,明確提出並認真落實三項整改措施。一是根據旅檢通道崗位工作實際情況,調整綜合計算工時折算適用政策。二是加強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科學準確做好工時核算工作,確保公開、公正,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三是進一步規範履行職代會(hui) 程序,切實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yu) 權、表達權、監督權。
2021年1月1日起,《天津市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條例》正式施行,天津市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工作邁入了法治化軌道。此案中,市總工會(hui) 嚴(yan) 格依照條例規定,及時啟動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程序,向用人單位發出《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深入調查後向用人單位出具《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shu) 》,切實將監督融入到維權服務工作的全鏈條,提升工會(hui) 工作法治化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苗頭性、傾(qing) 向性、潛在性勞動用工風險隱患,維護勞動關(guan) 係和諧穩定。
河北省衡水市開展工資支付專(zhuan) 項監督為(wei) 職工追回工資、保險待遇案
衡水市冀州區總工會(hui) 在對某公司開展工資支付專(zhuan) 項監督時發現,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公司為(wei) 職工楊某等9人發放的工資低於(yu) 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且未如期繳納9人的養(yang) 老、醫療、生育等社會(hui) 保險費。冀州區總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hui) 隨即組織對該公司在工資支付和社會(hui) 保險費繳納等方麵存在的問題進行梳理分析,並向該公司發出《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shu) 》,要求15日內(nei) 就相關(guan) 情況進行答複。因到期未獲答複,2019年6月25日,冀州區總工會(hui) 向區勞動監察大隊發出《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建議書(shu) 》,提請其對該公司工資發放、社會(hui) 保險費繳納情況進行勞動保障監察,並依法作出處理。在冀州區總工會(hui) 和區勞動監察大隊的共同推動下,該公司為(wei) 楊某等人補齊了工資差額,補繳了社會(hui) 保險費。
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是工會(hui) 組織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有效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載體(ti) 和手段。多年來,衡水市冀州區總工會(hui) 加強組織建設、健全聯動機製,通過創新開展聯合監督、定期監督、專(zhuan) 項監督、綜合監督等,將監督“關(guan) 口”前移,及時發現勞動關(guan) 係風險隱患。對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違法行為(wei) 的,運用“一函兩(liang) 書(shu) ”監督機製,加強與(yu) 人社部門協調聯動,推動勞動法律法規貫徹實施,依法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提升了職工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上海市推動企業(ye) 平穩實施改革調整案
2021年8月,上海市某企業(ye) 因經營需要進行架構調整,擬裁減部分職工。靜安區曹家渡街道總工會(hui) 了解這一情況後立刻組織力量上門開展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由於(yu) 該企業(ye) 裁員人數達企業(ye) 職工總數的25%,街道總工會(hui) 會(hui) 同區總工會(hui) 勞動關(guan) 係工作指導員以及專(zhuan) 業(ye) 的律師團隊,上門就企業(ye) 職工安置方案提出建議、給予指導。該企業(ye) 根據建議及時調整方案,並加強與(yu) 職工的民主協商,最終確保企業(ye) 改革調整平穩實施。
地方總工會(hui) 充分發揮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作用,築牢勞動關(guan) 係“防火牆”,把勞動關(guan) 係矛盾風險隱患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生動展現了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在化解勞動關(guan) 係矛盾、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guan) 係、維護地區穩定中的重要作用。一是織密工作網絡,形成排查全麵、預警及時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加強預警排查,通過摸排區域企業(ye) 關(guan) 停並轉等苗頭性問題,及時發現矛盾隱患,加強預警預防,采取有效措施。二是加強隊伍建設,打造敢於(yu) 擔當、專(zhuan) 業(ye) 過硬的勞動法律監督員隊伍。充分發揮勞動關(guan) 係工作指導員的作用,吸納具有豐(feng) 富經驗的工會(hui) 幹部、人事幹部等加入指導員隊伍,充實監督員的專(zhuan) 業(ye) 力量。三是整合各方資源,實現規範用工、維護穩定的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成效。勞動關(guan) 係工作指導員、樓宇工會(hui) 社會(hui) 工作者、律師等協同配合,在監督過程中從(cong) 不同層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實現了“穩定勞動關(guan) 係、維護職工權益、助力企業(ye) 發展”的有機統一。
江蘇省江陰市某互聯網公司及入駐公司平台企業(ye) 用工“法治體(ti) 檢”案
江蘇省江陰市某互聯網公司是一家一站式數字化集成公共服務平台,目前入駐平台企業(ye) 1433家,注冊(ce) 貨車司機1900多名。2021年3月,該公司向江陰市總工會(hui) “雲(yun) 監督”平台提出“法治體(ti) 檢”申請。接到申請後,江陰市總工會(hui) 組建了市鎮兩(liang) 級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員、法律專(zhuan) 家、誌願者組成的監督小組,為(wei) 該公司提供“法治體(ti) 檢”等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服務。通過檢查發現,入駐平台企業(ye) 與(yu) 貨車司機之間,絕大多數建立的是合作關(guan) 係而非勞動關(guan) 係,且合作協議僅(jin) 涉及合作有關(guan) 內(nei) 容,沒有貨車司機權益保障的相關(guan) 內(nei) 容。監督小組從(cong) 工會(hui) 組建、職代會(hui) 規範化召開、企業(ye) 規章製度內(nei) 容審議、工時製度等方麵進行“一對一”監督指導,依法提出了整改建議。
江陰市總工會(hui) 以幫助平台企業(ye) 規範勞動用工管理為(wei) 出發點,抓住用工關(guan) 係這一主線,通過查驗審核平台企業(ye) 與(yu) 勞動者之間的合作協議、企業(ye) 規章製度等,尋找問題隱患,製作“體(ti) 檢報告”,開出“法律處方”,幫助企業(ye) 建立完善“法律健康檔案”,從(cong) 源頭上、製度上規範企業(ye) 勞動用工行為(wei) ,既維護了勞動者合法權益,也促進了企業(ye) 健康發展,實現了勞資雙贏,促進了勞動關(guan) 係和諧穩定。
浙江省東(dong) 陽市總工會(hui) 維護殘疾職工合法勞動權益專(zhuan) 項監督案
2022年4月,東(dong) 陽市總工會(hui) 在勞動法律監督過程中,發現作為(wei) 殘疾人集中安置企業(ye) 的某公司違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規定,未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向殘疾職工發放工資等問題線索。通過與(yu) 檢察機關(guan) 協作,運用檢察大數據法律監督手段查明全市33家用工企業(ye) 普遍存在殘疾職工最低工資標準不達標、休息休假權被剝奪等違法問題,涉及殘疾職工300餘(yu) 人。隨後,市檢察院向市人社局發送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督促其履行行政監管職責,在全市殘疾人集中安置企業(ye) 開展殘疾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專(zhuan) 項整治。在專(zhuan) 項整治過程中,市人社局邀請市總工會(hui) 和市檢察院全程同步監督,督促殘疾人集中安置企業(ye) 自查、核查和認真整改,確保全市33家殘疾人集中安置企業(ye) 全部整改到位。
殘疾職工是職工隊伍的組成部分,依法維護殘疾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hui) 的職責所在。東(dong) 陽市總工會(hui) 依托與(yu) 檢察機關(guan) 建立的公益訴訟協作配合機製,通過數字化手段開展類案摸排,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督促相關(guan) 部門開展專(zhuan) 項整治,健全完善長效監管機製,以勞動法律監督機製手段創新深化殘疾職工權益保障,實現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hui) 效果有機統一。
福建省泉州市黃某等25人追索勞動報酬案
2021年10月下旬,黃某等25人到泉州台商投資區職工法律服務一體(ti) 化基地,反映被拖欠勞動報酬共約96萬(wan) 元。接到投訴後,泉州台商投資區總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員和法援律師立即深入企業(ye) 開展調查。查證屬實後,區總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hui) 向企業(ye) 發出《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提示函》,並指派工會(hui) 法援律師組織調解。在多次調解無果後,區總工會(hui) 協助職工向當地勞動人事爭(zheng) 議仲裁委員會(hui) 申請勞動仲裁。同時,區總工會(hui) 充分發揮“園區楓橋”機製優(you) 勢,就地組織仲裁員、人民調解員等多部門人員,在基地再次對當事人進行裁前調解,經不懈努力和持續跟進,25名職工最終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資。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是推進基層社會(hui) 治理現代化,促進社會(hui) 和諧穩定的重要途徑。工會(hui) 會(hui) 同法院、人社、司法等單位建立職工法律服務陣地,形成“園區楓橋”機製,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勞動關(guan) 係領域的生動實踐,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zhong) ,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guan) 係的積極探索和有益經驗。泉州台商投資區總工會(hui) 探索多元化解勞資矛盾一體(ti) 化維權模式,聯合區綜治辦、民生保障局和法院,集中設置“兩(liang) 室兩(liang) 庭一站”,即職工法律援助室、職工勞資糾紛調解室、勞動仲裁庭、勞動法庭和台籍職工法律服務工作站,建設職工法律服務一體(ti) 化基地,為(wei) 職工維權提供法律谘詢、調解、仲裁、訴訟“一站式”服務,促進了園區勞動關(guan) 係和諧,得到企業(ye) 、職工的廣泛歡迎和好評。
江西省九江市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維護職工工傷(shang) 權益案
2019年7月,江西省九江市某金屬機械加工廠職工李某在作業(ye) 中右手被機器砸傷(shang) 致手指骨折。李某請求企業(ye) 為(wei) 其申報工傷(shang) ,但企業(ye) 以各種理由推脫。因企業(ye) 未提供相關(guan) 資料,人社部門無法為(wei) 李某辦理工傷(shang) 認定。九江市總工會(hui) 接到李某求助後,迅即啟動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程序,向企業(ye) 發送《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shu) 》,為(wei) 企業(ye) 負責人釋明法律,同時向同級人社部門提出個(ge) 案監督建議。在九江市總工會(hui) 和人社部門的協作配合下,企業(ye) 為(wei) 職工出具了工傷(shang) 認定手續,職工被認定工傷(shang) 並獲得賠償(chang) 。
實踐中,一旦企業(ye) 怠於(yu) 履行申報工傷(shang) 及相關(guan) 義(yi) 務,職工往往隻能通過仲裁或訴訟方式維權。為(wei) 推動從(cong) 立法層麵解決(jue) 這一問題,九江市總工會(hui) 在《江西省企業(ye) 工會(hui) 工作條例》製定過程中,明確建議增加“職工發生事故傷(shang) 害或者按照《職業(ye) 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wei) 職業(ye) 病,請求工會(hui) 為(wei) 其申請工傷(shang) 認定的,工會(hui) 應當收集、審查有關(guan) 證明材料,並向社會(hui) 保險行政部門申報。對不予受理或不予工傷(shang) 認定的,社會(hui) 保險行政部門應當向工會(hui) 作出書(shu) 麵答複”等有關(guan) 內(nei) 容,並最終被采納。通過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發現問題,係統分析問題,進而提出對策,再推動將具有針對性、可行性的對策轉化為(wei) 具有普適性的法律規範,從(cong) 個(ge) 案法律監督上升至立法層麵的製度設計,從(cong) 源頭上解決(jue) 一類問題,體(ti) 現了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的重要使命和意義(yi) ,也是工會(hui) 組織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的具體(ti) 體(ti) 現。
山東(dong) 省青島市某企業(ye) 返聘人員權益保障案
青島市即墨區某大型服裝智能製造企業(ye) 有員工約2000人,勞動用工風險一直困擾著企業(ye) 管理人員。2021年10月,即墨區總工會(hui) 督促指導企業(ye) 建立了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hui) ,製定了企業(ye) 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製度。企業(ye) 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員在日常監督中發現,退休返聘人員張某、李某每天騎摩托車上下班,二人住址距離單位較遠,職業(ye) 傷(shang) 害風險較大。另據了解,張某曾在2020年12月因路麵濕滑,上班途中騎摩托車摔傷(shang) 。隨後,監督員將了解到的相關(guan) 情況向企業(ye) 工會(hui) 進行了匯報,並建議企業(ye) 為(wei) 退休返聘人員購買(mai) 雇主責任險。經研究,建議最終被采納,既保障了勞動者合法權益,又降低了企業(ye) 勞動用工風險,實現了企業(ye) 和勞動者的雙贏。該監督員也因此獲得了企業(ye) 的“金點子”獎勵。
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過程中,發現企業(ye) 存在退休返聘人員等無法納入現行工傷(shang) 保險製度保障範圍的勞動者,可以通過建議企業(ye) 購買(mai) 雇主責任險、意外傷(shang) 害險等商業(ye) 保險方式,確保勞動者在發生職業(ye) 傷(shang) 害後可以獲得有效的補償(chang) 救助。青島市即墨區總工會(hui) 創新監督理念,打造勞動用工“法治體(ti) 檢”品牌,指導轄區內(nei) 已經建立工會(hui) 的單位普遍建立勞動法律監督委員會(hui) ,加強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員隊伍建設,通過日常勞動法律監督及時發現企業(ye) 的“痛點”“難點”“風險點”,“對症下藥”,有力推動了職工合法權益保障和和諧勞動關(guan) 係構建。
廣東(dong) 省珠海市某公司職工聚集表達訴求案
2021年6月,珠海市金灣區總工會(hui) 收到某公司職工來電反映,稱該公司自2021年3月開始安排100餘(yu) 名職工停工,原定於(yu) 6月1日複工,但職工按時返崗要求複工時卻遭到公司拒絕,導致多名職工聚集公司門口表達訴求。區總工會(hui) 當即啟動勞動法律監督程序,派出維權專(zhuan) 員同區人社局勞動保障監察員等組成監督工作小組,及時處置糾紛。監督工作小組通過了解職工訴求、聽取企業(ye) 回應等方式了解事實後,對公司安排部分職工停工休假的合法性問題提出監督建議,認為(wei) 依據《廣東(dong) 省工資支付條例》,公司若不能提供充分證據證明訂單不足導致停工的事實,將承擔由此帶來的法律後果。同時,要求公司在實施停工措施前充分聽取工會(hui) 和職工意見,若需暫緩複工,應履行必要的通知義(yi) 務。後經多次溝通協調,截至2021年12月底,約10名員工繼續留在公司上班,10名員工申請勞動仲裁,其餘(yu) 職工與(yu) 公司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此後再未發生職工聚集表達訴求的情況。
近年來,受全球經濟下行、國際貿易摩擦及疫情影響,一些企業(ye) 麵臨(lin) 訂單銳減、開工不足等問題,部分企業(ye) 停工停產(chan) 、安排職工休息休假,導致職工收入大幅減少,容易引發勞資糾紛,勞動關(guan) 係麵臨(lin) 不少挑戰。珠海市金灣區總工會(hui) 及時啟動監督程序,提出精準監督建議,提醒企業(ye) 依法行使自主經營權,最大限度保障了職工合法權益,同時統籌處理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yu) 推動企業(ye) 發展的關(guan) 係,有效促進勞動關(guan) 係和諧穩定、健康發展。
陝西省總工會(hui) 為(wei) 新就業(ye) 形態直播企業(ye) 開展勞動用工“法治體(ti) 檢”案
陝西某文化傳(chuan) 媒公司是一家全產(chan) 業(ye) 鏈型企業(ye) ,因公司規模快速擴張,勞動用工管理方麵存在勞動合同不規範等問題,曾出現因公司與(yu) 主播之間對競業(ye) 限製的對象、期限、違約金等約定不明晰,培養(yang) 孵化的網紅主播“出走”,給企業(ye) 造成經濟損失的情況。陝西各級工會(hui) 專(zhuan) 門組建以工會(hui) 幹部、公職律師、專(zhuan) 業(ye) 律師為(wei) 主體(ti) 的“法治體(ti) 檢組”,梳理企業(ye) 勞動用工方麵可能存在的問題,宣講勞動用工法律政策,對企業(ye) 的管理運營合規性進行法律分析,提出整改措施,為(wei) 某文化傳(chuan) 媒公司及其他新業(ye) 態企業(ye) 開展深度“法治體(ti) 檢”,妥善化解了企業(ye) 勞動用工管理方麵存在的風險隱患,獲得企業(ye) 和職工好評。
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是近年來工會(hui) 工作的重點。陝西各級工會(hui) 組建專(zhuan) 業(ye) 化勞動法律監督隊伍,通過體(ti) 檢內(nei) 容“五個(ge) 一”,即為(wei) 企業(ye) 開展一次勞動用工法律風險體(ti) 檢、為(wei) 企業(ye) 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開展一次法律政策宣講、為(wei) 企業(ye) 提供一次專(zhuan) 業(ye) 法律谘詢問答、為(wei) 企業(ye) 製定防範和化解法律風險的“法治體(ti) 檢”報告一次、幫助指導企業(ye) 按“法治體(ti) 檢”報告規範整改一次,以及調研摸底、實地體(ti) 檢、谘詢問答、梳理匯總、整改提高等體(ti) 檢形式“五步走”,為(wei) 新業(ye) 態企業(ye) 提供個(ge) 性化定製服務,開展全方位體(ti) 檢,幫助企業(ye) 合規管理運營、規範勞動用工、解決(jue) 糾紛爭(zheng) 議,有效維護了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合法權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