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幸福安康為最終目的——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把事關(guan) 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實抓好
河北明確繼續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計劃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816個(ge) ,惠及居民25.7萬(wan) 戶;內(nei) 蒙古將新建鄉(xiang) 鎮養(yang) 老服務中心和村級養(yang) 老服務站2350個(ge) ,並拓展提升200所農(nong) 村互助養(yang) 老幸福院服務功能;湖北提出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er) 托位4萬(wan) 個(ge) ,新增公辦幼兒(er) 園學位1.5萬(wan) 個(ge) ……開年以來,多地公布2023年“惠民生清單”,滿足群眾(zhong) 需求,回應民生關(guan) 切。
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hui) 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基層治理和民生保障事關(guan) 人民群眾(zhong) 切身利益,是促進共同富裕、打造高品質生活的基礎性工程,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必須牢牢記在心上、時時抓在手上,確保取得紮紮實實的成效。”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新征程上,隻有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wei) 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
治政之要在於(yu) 安民。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後一公裏”,也是人民群眾(zhong) 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基層黨(dang) 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zhong) 自治機製,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完善基層直接民主製度體(ti) 係和工作體(ti) 係”。這就需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充分調動群眾(zhong) 參與(yu) 基層治理的積極性。上世紀60年代,浙江諸暨楓橋創造了“發動和依靠群眾(zhong) ,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jue) ,實現捕人少、治安好”的“楓橋經驗”,其深刻影響延續至今。進入新時代,“楓橋經驗”內(nei) 涵更加豐(feng) 富,需要我們(men) 繼續堅持好、發展好。通過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台,提升社會(hui) 治理效能,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提供家門口的優(you) 質服務和精細管理,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才能以“基礎實”護“百姓安”。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為(wei) 民造福是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本質要求。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累計實現1206萬(wan) 人,全國基本養(yang) 老保險參保人數達10.5億(yi) ,全國保障性租賃住房開工建設和籌集265萬(wan) 套(間)……一個(ge) 個(ge) 具體(ti) 數字,標注民生暖色,折射發展成色。當前,必須緊緊抓住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堅持盡力而為(wei) 、量力而行,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ju) 措。要健全就業(ye) 公共服務體(ti) 係,完善重點群體(ti) 就業(ye) 支持體(ti) 係,加強困難群體(ti) 就業(ye) 兜底幫扶,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時,做好收入分配調節,健全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強化“一老一幼”服務,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現代化最重要的指標是人民健康,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礎。三年來,我國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時因勢優(you) 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有效應對全球多輪疫情流行的衝(chong) 擊,取得了疫情防控重大決(jue) 定性勝利。也要看到,人類與(yu) 病毒的鬥爭(zheng) 是一個(ge) 長期曆史過程,當前新冠疫情傳(chuan) 播的風險仍然存在。要抓實抓細新階段疫情防控工作,認真落實“乙類乙管”各項措施,持續加強公共衛生、疾病防控、醫療服務體(ti) 係建設,守護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
民生連著民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就業(ye) 創業(ye) ”“健康中國”“社保醫保”等民生話題備受關(guan) 注。前進道路上,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囑,把事關(guan) 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抓實抓好,我們(men) 一定能凝聚起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強大合力,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wei) 現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