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大食物觀”裏的產業升級 提質提效助力水產品有效供給

發布時間:2023-03-24 11:03: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為(wei) 了滿足消費者對動物蛋白,特別是優(you) 質魚類蛋白的需求,各地正在不斷改善漁業(ye) 養(yang) 殖方式,提升養(yang) 殖品質,確保水產(chan) 品的有效供給。

  春季漁業(ye) 生產(chan) 展開

  確保水產(chan) 品有效供給

  在位於(yu) 山東(dong) 即墨田橫島巉山灣畔的國信海洋牧場,養(yang) 殖了6000多畝(mu) 的單體(ti) 三倍體(ti) 牡蠣,每年春秋兩(liang) 季,工作人員都要為(wei) 它們(men) 清理吊籠附著物、更換寬敞的“新房”,保證牡蠣的口感和品相。

  青島國信海洋牧場發展有限公司生產(chan) 總監 沈智裝新籠以後要控製的密度就像現在一樣,每層裏麵現在隻有七到八個(ge) 牡蠣,一個(ge) 是空間比較寬裕,第二它可以濾食的海水的量也會(hui) 大幅度增加。

  據了解,整個(ge) 養(yang) 殖區域一共有1700台筏架,最大承載量可以達到800萬(wan) 斤。除了分籠疏養(yang) 的牡蠣外,隨著天氣逐漸回暖,成熟牡蠣也已經開始陸續出貨,每天出貨量3萬(wan) 斤到5萬(wan) 斤不等,年出貨量可達500萬(wan) 斤。

  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今年新投放的生蠔卵苗正在繁育當中。在育苗廠內(nei) ,記者看到,已經附著了生蠔卵的扇貝殼被串成一串,每個(ge) 扇貝殼上至少附著有7到8枚生蠔卵,養(yang) 殖戶們(men) 要趕在5月份生蠔生長期到來之前,將新的生蠔苗全部“播種”入海。

  遼寧黑島生蠔小鎮海上養(yang) 殖作業(ye) 負責人 李永明:投苗不僅(jin) 僅(jin) 依靠技術,還要依賴天氣與(yu) 潮汐。生蠔苗在海裏生長大概需要九個(ge) 月的時間,就能進行分揀裝籠了。

  現代漁業(ye) 的“芯片”

  水產(chan) 品良種助增收

  水產(chan) 種業(ye) 是現代漁業(ye) 的“芯片”,也是漁業(ye) 的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chan) 業(ye) 。在福建、江西等我國重要的水產(chan) 養(yang) 殖大省,相關(guan) 部門正在加強水產(chan) 品良種種源建設。

  江西瑞昌是我國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四大家魚品種最大、最重要的種源地。眼下,正進入四大家魚原種選育期。為(wei) 讓魚苗更好成長,工人們(men) 正在對魚種進行分池養(yang) 殖。

  江西省瑞昌長江四大家魚原種場黨(dang) 支部書(shu) 記 宋相春:把一齡魚中的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分開,按照標準化養(yang) 殖的密度,放到我們(men) 的標準池塘裏麵去,也是一個(ge) 選育的手段。

  據了解,目前,江西瑞昌長江四大家魚種源地選育的長江四大家魚原種,每年供應出去,年產(chan) 優(you) 質魚苗多達150億(yi) 尾,滿足了我國20多個(ge) 省份,以及東(dong) 南亞(ya) 多個(ge) 國家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需求。充足的種源,鞏固了全國水產(chan) 品生產(chan) 量足價(jia) 穩的良好形勢。

  連江鮑魚是福建的漁業(ye) 特色品牌,今年,連江縣加大了我國自主研製的鮑魚新品種綠盤鮑幼苗的投放力度。

  不僅(jin) 僅(jin) 是鮑魚,福建大黃魚養(yang) 殖戶盧統輝,近年改養(yang) 了大黃魚新品種岱衢族,無論口感、價(jia) 格均優(you) 於(yu) 當地品種閩東(dong) 族。

  大黃魚深海養(yang) 殖平台負責人 盧統輝:像黃金色一樣,這條魚有一斤多,大概是100多塊錢。應該要差10倍左右價(jia) 錢,因為(wei) 閩東(dong) 族應該隻值十幾二十塊錢。

  目前,福建省水產(chan) 品育苗已由傳(chuan) 統的“兩(liang) 藻四貝”發展到魚、蝦、貝等120多個(ge) 品種。據統計,2022年福建全省水產(chan) 品總產(chan) 量862.4萬(wan) 噸,其中海水養(yang) 殖產(chan) 量548.9萬(wan) 噸,居全國第一。水產(chan) 品出口額85億(yi) 美元,連續十年居全國首位。

  加強水產(chan) 品深海養(yang) 殖建設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推進路基和深遠海養(yang) 殖漁場建設,拓寬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空間領域。隨著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品類和數量越來越多,目前,福建已開始加強水產(chan) 品深海養(yang) 殖建設。

  總台央視記者 邵海成:在福建省一座大黃魚深海養(yang) 殖的平台,這個(ge) 平台的麵積相當於(yu) 四個(ge) 籃球場的麵積,每年可以養(yang) 殖出200多噸的大黃魚。

  這兩(liang) 座大黃魚深海養(yang) 殖平台均放置於(yu) 閩江入海口處,水深已超過30米,而且水質好,營養(yang) 豐(feng) 富,有利於(yu) 大黃魚的生長。

  盧統輝介紹說,這種深海養(yang) 殖設備讓他和家人再也不懼怕台風了。

  大黃魚深海養(yang) 殖平台負責人 盧統輝:這個(ge) 平台可以防15級台風,然後可以360度旋轉,如果下麵有生長藻類或者網破了,就可以旋轉上來,到上麵來處理。

  深海養(yang) 殖平台,不僅(jin) 預防台風造成的損失,由於(yu) 機械化程度高,還節省了大量人力成本。像這樣一個(ge) 大型機械化深海鮑魚養(yang) 殖平台,每年可以養(yang) 殖鮑魚40多噸。

  記者在福建省馬尾造船廠了解到,近年來由於(yu) 深海養(yang) 殖發展迅速,深海養(yang) 殖平台的訂單增加不少。從(cong) 鮑魚深海養(yang) 殖平台“福鮑一號”到兼具參觀、消費文旅功能的“閩投1號”,產(chan) 品種類、功能逐漸豐(feng) 富起來。

  福建船政重工研發設計院設計一部負責人 吳恭鼎:“閩投1號”是國內(nei) 首個(ge) 兼具文旅功能的深海養(yang) 殖平台,年產(chan) 大黃魚可以達到六百噸。

  截至目前,福建省先後建設了10多個(ge) 深遠海養(yang) 殖平台。今年,福建將全麵完成44萬(wan) 口養(yang) 殖漁排升級改造,新增深水抗風浪網箱100口,進一步拓展了水產(chan) 品發展空間。

  國產(chan) 水產(chan) 品市場擴大

  家庭消費比重增加

  隨著我國水產(chan) 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國產(chan) 水產(chan) 品的市場消費量不斷增加,我們(men) 一起跟隨記者的鏡頭去看一看↓

  位於(yu) 馬尾的海峽水產(chan) 品交易中心是全國最大的水產(chan) 品交易集散地,這裏總麵積超過30萬(wan) 平方米,匯集了周邊漁港以及全球的水產(chan) 品,銷售網覆蓋全國。在這裏采訪時,記者了解到,魚、蝦、貝類、藻類四種水產(chan) 品占到水產(chan) 品消費的前四位。

  水產(chan) 品經銷商:90%水產(chan) 品都是本地產(chan) 的,一般隻有三文魚是進口的,基本上別的都是本地貨。

  不僅(jin) 僅(jin) 是在水產(chan) 品交易中心,在福州的多家大型超市裏,記者也發現,國產(chan) 水產(chan) 品的銷量也在不斷增加。

  某超市水產(chan) 銷售負責人 劉亨榕:我們(men) 超市銷售的水產(chan) 品,基本上都是國產(chan) 的,除一些進口三文魚外,其他也沒什麽(me) 了。現在國產(chan) 水產(chan) 品質量還不錯,老百姓也非常認可。

  劉亨榕告訴記者,超市的水產(chan) 品除供給一部分單位食堂外,百分之七八十都是被家庭消費者買(mai) 走。其中,一些中高端海鮮產(chan) 品的銷量增速很快。

  某超市水產(chan) 銷售負責人 劉亨榕: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我們(men) 這個(ge) 中高端水產(chan) 品消費呈現一個(ge) 上升的趨勢。就以我們(men) 鮑魚為(wei) 例,以前一天就賣十幾二十隻,現在一天可以賣一兩(liang) 百隻。

  推出水產(chan) 預製菜

  延長水產(chan) 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鏈

  隨著我國水產(chan) 品市場供應不斷充足,不少水產(chan) 品加工企業(ye) ,開始推出水產(chan) 預製菜,延長水產(chan) 養(yang) 殖的產(chan) 業(ye) 鏈。

  在山東(dong) 榮成,漁業(ye) 資源豐(feng) 富,海帶、魷魚等海產(chan) 品的總產(chan) 量占全國的40%以上。為(wei) 進一步提高海產(chan) 品附加值,榮成不少企業(ye) ,瞄準了海洋預製菜這一新的經濟賽道,搶先布局了海洋預製菜產(chan) 業(ye) 。

  山東(dong) 榮成某食品有限公司副經理 王玉亮:這款預製菜產(chan) 品是我們(men) 新研發的,共有十六個(ge) 口味,微波爐加熱兩(liang) 三分鍾就可以食用,解凍也可以直接食用。

  眼下,正是我國南方海帶采收的季節,海帶被做成了各種即食“預製菜”產(chan) 品。

  總台央視記者 邵海成:我手裏拿著的是經過壓縮、烘幹的海帶餅,打開包裝後,在水裏浸泡5分鍾就可以食用。

  在這家預製菜企業(ye) 裏記者看到,不僅(jin) 僅(jin) 是海帶,像鮑魚這些中高檔的海鮮預製菜的品種也多達幾十種。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要培育發展預製菜產(chan) 業(ye) ”。專(zhuan) 家表示,未來我國預製菜產(chan) 業(ye) 發展,還需加快建設全產(chan) 業(ye) 鏈配套完善的標準體(ti) 係。

  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 付文閣:現在我們(men) 更多關(guan) 注了菜品的研發,其實還要關(guan) 注包裝問題,怎麽(me) 讓它保質、保鮮。因為(wei) 水產(chan) 品的預製菜的配送,大部分情況需要冷鏈,而且需要特殊的冷鏈來進行供給,所以這個(ge) 冷鏈物流的配套建設也需要跟上。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