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大主持發掘項目入選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中新網西安3月28日電 (記者 阿琳娜)28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其中陝西旬邑西頭遺址成功入選,這是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an) 學院主持和合作發掘項目中,第五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8年至2022年,西北大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單位對西頭遺址進行持續考古發掘工作,發掘麵積4750平方米,先後發掘南頭、魚嘴坡、尖子、上廟、斜圳五個(ge) 地點。發現仰韶、龍山、先周、西周、漢唐等各時期遺存,共發掘灰坑650餘(yu) 座,墓葬140座,陶窯、房址、灰溝等各類遺跡40餘(yu) 個(ge) ,出土陶器、銅器、骨器、石器千餘(yu) 件。
通過區域性係統調查,結合考古勘探工作等種種證據表明西頭遺址是目前涇河流域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商周時期遺址。同時遺址發現的西周大型城址、圍溝墓地及多座甲字形大墓,顯示了該遺址的高等級特征。
據了解,西頭遺址麵積約300萬(wan) 平方米,其中以商周時期遺存為(wei) 主體(ti) 的分布麵積約200萬(wan) 平方米。
在西頭遺址內(nei) ,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麵積超過15萬(wan) 平方米的大型圍溝墓地,圍溝內(nei) 有墓葬近千座,目前已發掘西周墓葬120座,馬坑3座。
值得關(guan) 注的是,墓地內(nei) 發掘出的3座甲字形大墓。其中,M90為(wei) 東(dong) 西向大墓,墓道內(nei) 發現排列有序殉人38具,按照“成排分布”的位置排放,分3層殉埋,布滿整個(ge) 墓道。墓室西側(ce) 二層台發現5具殉人,墓室為(wei) 一棺一槨,墓室底部有腰坑。同時,M90出土了大量海貝、蚌器、銅器殘件、原始瓷器殘片、玉器及刻字卜骨等。
“周王朝吸取殷商王朝的教訓後,確立了‘以人為(wei) 本’的統治思想,‘周公崇尚人文’,一般在墓葬中不實行人殉製度。在西頭遺址M90墓葬中發現如此多的殉人,表明這是一座西周時期延續商文化風格的墓葬。我們(men) 推測這是由於(yu) 周王朝在建立初期,把一部分原本分布在河南安陽等地的商人,遷到如今旬邑這個(ge) 地方,作為(wei) 守衛該區域的軍(jun) 事力量。根據墓葬及隨葬品中出土部分兵器的情況,初步判定該墓葬主人應是在涇河領域負責統籌管理的人群。”西頭遺址項目負責人、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an) 學院教授豆海鋒說。
此外,墓室內(nei) 還發現了帶字卜骨殘片,見有兩(liang) 字。該甲骨文的發現進一步顯示了西頭遺址的聚落等級和人群身份的特殊性。
在西頭遺址中除了M90,還發掘了M98、M99兩(liang) 座大墓,以及十餘(yu) 座中小墓。M98墓道弧曲,墓室方向與(yu) M90相一致,墓室為(wei) 一棺一槨,墓室二層台殘留有大量車馬器。M99墓室棺槨擾動嚴(yan) 重,墓室西側(ce) 出土遺物豐(feng) 富,包括象牙梳、龍紋漆盤、玉器、綠鬆石及金箔片等。通過出土遺物判斷,該圍溝墓地墓葬的年代主要集中在商末周初和西周早期。
另一個(ge) 發現是,M98、M99甲字形大墓墓道相接,M98墓道與(yu) M90相聯,說明兩(liang) 座墓葬的墓主有密切關(guan) 係。同時,墓葬外圍有圍溝,代表著這是一個(ge) 單獨的墓地,表明圍溝裏和圍溝外的人群存在差異。“古代的墓葬常常以血緣為(wei) 核心進行埋葬。我們(men) 覺得它已經突破了血緣關(guan) 係,是一個(ge) 社會(hui) 組織的墓地。”西北大學文化遺產(chan) 學院博士後李曉健說。
此外,西頭遺址考古為(wei) 尋找文獻所載西周“豳師”提供了重要線索。2022年,考古人員通過勘探,在西頭遺址西側(ce) 區發現了一處麵積約80萬(wan) 平方米的城址,現存夯土城牆、壕溝及道路遺跡,通過對城址南城牆進行局部解剖,並結合城址內(nei) 遺存判斷該城的年代為(wei) 西周早中期,同時基本確認城址北、東(dong) 、南三麵城牆分布範圍。
“‘城’的發掘在考古中十分少見。在西周時期涇河流域來看,除了寧夏彭陽姚河塬遺址,這裏算是第二個(ge) 城。”豆海鋒說道。彭陽姚河塬處於(yu) 涇河流域最上遊,偏西北處,而西頭遺址更接近王畿處。最重要的是,“城”作為(wei) 標杆性遺址,能夠給研究周文化提供更清晰的方向。
遺址內(nei) 東(dong) 北部,發現了冶煉殘爐、銅礦石、煉渣和爐壁殘塊等冶銅遺存;南頭地點發現了深穴式儲(chu) 糧遺跡,坑內(nei) 出土的三足甕中發現有炭化粟,其結構與(yu) 漢唐時期官“倉(cang) ”較為(wei) 相近;建築基址附近所見地層及灰坑內(nei) ,已出土2000餘(yu) 件陶瓦,並有數量較多的原始瓷和印紋硬陶。
這些實證與(yu) 考古人員的一步步猜想相互佐證,為(wei) 西周城址的聚落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涇河中遊發現的唯一一處西周城址,更為(wei) 探索文獻所載“公劉居豳”“古公亶父遷岐”等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考古學線索。城址建造規範,功能劃分明確,是研究西周城邑的典型案例,為(wei) 探尋周文化起源與(yu) 發展,商周時期聚落布局、人群構成及社會(hui) 變遷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學基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