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太原香坊戲:一個人的傳承與堅守

發布時間:2023-03-30 16: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同期】香坊戲第八代傳(chuan) 承人 白愛明

  我老虎,最仗義(yi) ,壓強扶弱是我的宗旨。誰要讓我來生氣,一招就讓他找閻王報道去。

  【解說】一個(ge) 旅行箱內(nei) 放置著鑼、鼓、南梆等樂(le) 器,香坊戲第八代傳(chuan) 承人白愛明手腳並用,一人組成一支“樂(le) 隊”。配合皮影表演,經典劇目《虎娘》便呈現在觀眾(zhong) 麵前。

  近日,記者探訪白愛明位於(yu) 山西太原的家,作為(wei) 一個(ge) 不為(wei) 人知的劇種,在“消失”80餘(yu) 年後,香坊戲又出現在民眾(zhong) 視野中。

  【同期】香坊戲第八代傳(chuan) 承人 白愛明

  古時候大約在清朝的中期,乾隆年間,農(nong) 民種地,冬天比較閑,拿點樂(le) 器娛樂(le) 娛樂(le) 。這個(ge) 時候,在農(nong) 村一般盛行的是四大坊,四大坊就是豆腐坊、粉坊、香坊、油坊。香坊比較大一點,所以就搬進這裏麵,久而久之,人們(men) 就稱它是香坊戲。

  【解說】1937年11月8日,日軍(jun) 占領太原城,香坊戲從(cong) 此“消失”,隻保留下小調在民間口口相傳(chuan) 。1966年,10歲的白愛明到祖上遺留下來的香坊幫父親(qin) 做香,父親(qin) 的師兄劉鐵孩願收白愛明為(wei) 徒,傳(chuan) 授了做香工藝和香坊戲技藝。

  【同期】香坊戲第八代傳(chuan) 承人 白愛明

  2015年時候,我建了太原市文化局第一個(ge) 二人台劇團,在一次活動之中,無意之中發現了一個(ge) 老頭哼我的香坊調,我很奇怪,後來就找到他以後,他原來是太原的傳(chuan) 承人,家譜也就有記載。找到了根,這幾年太原也發展了五六個(ge) 團隊。

  【解說】除整理香坊戲劇本、曲調外,白愛明還擔任編劇、導演、演員及樂(le) 隊指揮,現已收集《跑太原》等十幾首曲調,整理出《虎娘》等劇本。

  【同期】香坊戲第八代傳(chuan) 承人 白愛明

  這個(ge) 劇種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接地氣,除了本地民歌以外,它吸收了別的劇種裏麵的東(dong) 西,但是它又不是原句搬過來。傳(chuan) 統劇本咱也要加工,加工一些新穎的東(dong) 西,然後結合現代的,這樣的話這個(ge) 劇本就比較完善了。

  【解說】2020年,60歲的袁金鳳從(cong) 江西來到山西太原。作為(wei) 一名戲曲愛好者,她被香坊戲的唱腔與(yu) 劇本深深吸引,便跟隨白愛明學習(xi) ,成為(wei) 一名香坊戲演員。

  【同期】香坊戲演員 袁金鳳

  在去年的一個(ge) 偶然的機會(hui) ,我有個(ge) 朋友介紹,七月份來到香坊藝術團的。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唱腔方麵,還有它的劇本非常感人,都是一些民間的故事。當然現在還是學得不夠多,不夠紮實,希望我能堅持多久就多久。

  【解說】近年來,白愛明還在傳(chuan) 統表演中加入皮影、木偶等表現形式,希望能將“重獲新生”的香坊戲發揚光大,將此寶貴遺產(chan) 傳(chuan) 承下去。

  【同期】香坊戲第八代傳(chuan) 承人 白愛明

  你比如太原就沒有咱這個(ge) 皮影和木偶,特別是木偶。以後傳(chuan) 承的話,就從(cong) 這幾方麵做,咱們(men) 把這個(ge) 好好研究發揚光大一下,這就是咱們(men) 香坊戲的前途。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