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短視頻亂象榜上有名?版權問題、炫富攀比、內容低俗位列前三
超七成受訪者刷到過庸俗劣質短視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這兩(liang) 天,某網紅大V發布視頻詐稱自己確診癌症的事件持續引發大量關(guan) 注。視頻尾端字幕“本期視頻內(nei) 容純屬虛構”引起網友激憤,被指消費大眾(zhong) 感情。賣慘博同情、擺拍、打“擦邊球”……近些年,短視頻亂(luan) 象屢遭詬病卻屢禁不止,“野蠻生長”給短視頻發展帶來了一係列問題。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55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7%的受訪者刷到過庸俗劣質的短視頻。版權問題、炫富攀比、內(nei) 容低俗打“擦邊球”被認為(wei) 是短視頻領域最嚴(yan) 重的三個(ge) 問題。
73.7%受訪者刷到過庸俗劣質的短視頻
從(cong) 事媒體(ti) 行業(ye) 的劉曉君,深感短視頻行業(ye) 質量參差不齊。這兩(liang) 天,她非常關(guan) 注某視頻博主詐稱自己確診癌症賺取流量的熱點事件。“‘賣慘’甚至已經是短視頻中的一大‘風格’。還有很多常見手法,比如包裝拍攝‘留守兒(er) 童’‘孤寡老人’,靠煽動大眾(zhong) 情緒賺取流量。這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以後再看到這類內(nei) 容,觀眾(zhong) 不會(hui) 輕易相信,寧願選擇‘讓子彈再飛一會(hui) 兒(er) ’,從(cong) 而導致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不能被及時救助。”
70後周南是浙江衢州的一位軟件工程師,平時挺喜歡刷短視頻,一天看五六個(ge) 小時是常事。他經常會(hui) 刷到一些製作粗糙、內(nei) 容低俗的短視頻,“為(wei) 了達到搞笑的效果,主播故意扮醜(chou) 。或是脫離生活實際、嘩眾(zhong) 取寵。”周南回憶,他之前刷到一對年輕小兩(liang) 口“住”在大橋底下,鋪一塊木板就是床,下麵都是泥濘,邊上擺著鍋碗瓢盆,還做飯。“一看就是演的,非常荒唐。這對大眾(zhong) 沒有任何意義(yi) ,反而會(hui) 誤導小孩子。我隻想在短視頻平台看看別人真實的生活狀態。”
調查顯示,73.7%的受訪者刷到過庸俗劣質的短視頻。其中,70後(76.9%)感受最為(wei) 明顯,其次是90後(76.5%),00後(74.4%)。
中國人民大學商法研究所所長、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短視頻亂(luan) 象不止,野蠻生長,會(hui) 導致劣幣驅逐良幣,讓“好人受氣,壞人神氣,一定要加強重視並給予解決(jue) ”。他認為(wei) ,短視頻行業(ye) 的長治久安和可持續發展,還是要從(cong) 短視頻的產(chan) 品質量抓起,趁早抓,從(cong) 小處抓。當然,監管部門也不能僅(jin) 靠處罰,應該讓關(guan) 口前移,發揮好行政指導作用,鼓勵優(you) 質視頻發展,起到榜樣激勵的作用。”
各類短視頻亂(luan) 象中,版權問題、炫富攀比、內(nei) 容低俗最嚴(yan) 重
華莉是上海一家民企的職員,平時喜歡刷短視頻。她感到短視頻在內(nei) 容整治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涉黃的、打“擦邊球”的、歪曲事實胡編亂(luan) 造的、拜金主義(yi) 的、故意引戰挑起對立的……“看到這些內(nei) 容讓我心情變差,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她認為(wei) ,這類短視頻輸出了不正確的價(jia) 值觀,很容易誤導未成年人,影響他們(men) 三觀的形成。
南昌某高校研究生張然然感到,短視頻內(nei) 容嚴(yan) 重同質化,廣告營銷也十分嚴(yan) 重,還存在很多抄襲的現象。“不管是平台內(nei) 容生產(chan) 者之間的侵權,還是對一些影視資源的侵權,抄襲都讓人反感。”她提到,還有一些單純為(wei) 了蹭熱點賺取流量的短視頻也讓人不適,“比如放牧男孩丁真、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一戰成名的全紅蟬,當時一大批短視頻博主去其老家蹲點守拍,嚴(yan) 重幹擾了人家的正常生活,影響十分不好。”
中國政法大學傳(chuan) 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副教授朱巍指出了短視頻的幾個(ge) 問題。第一個(ge) 是虛假廣告問題,“我認為(wei) 這是一個(ge) 關(guan) 鍵的問題。現在都想通過短視頻引流,因為(wei) 效果好。但是可能真實性還值得探究。可能大家看視頻時確實挺好,可探店結果卻是虛假種草。”第二個(ge) 是內(nei) 容安全問題。特別是針對營銷號的短視頻治理應著重加強。“比如在一些熱點事件中,為(wei) 了流量,他們(men) 會(hui) 放大負麵情緒、極端情緒,去搞對立,給互聯網生態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第三個(ge) 是版權問題。尤其是長短視頻版權之爭(zheng) ,二創合理使用範圍的界定目前爭(zheng) 議很大。
朱巍特別強調,短視頻對於(yu) 兒(er) 童的保護要加強。“一方麵是兒(er) 童觀看的時間長短、內(nei) 容安全問題。另一方麵,是他們(men) 能否作為(wei) 表演者,以及信息發布者的問題。”
短視頻都存在哪些問題?調查顯示,抄襲、搬運等版權問題最受詬病,65.1%的受訪者指出存在此類問題。其次是炫富攀比(56.9%),內(nei) 容低俗打“擦邊球”(54.4%)。其他主要還有:虛假廣告營銷(48.8%),激情打賞、未成年人打賞現象普遍(39.0%),製造傳(chuan) 播虛假信息(30.2%)。
對於(yu) 短視頻中嚴(yan) 重存在的版權問題,朱巍指出,主要是二創問題。“我覺得二創其實對於(yu) 利益相關(guan) 方是可以實現共贏的。比如一個(ge) 有關(guan) 電影的長視頻發出來後,很快其他平台會(hui) 有它的好多片段,那麽(me) 這些短視頻就應標明出處。”他指出,二創之下的長短視頻,不是“你死我活”的問題,而應是一個(ge) 互補的共存。“比如看了短視頻的剪輯後,能夠快速了解一部片子的內(nei) 容和要點,像看了一個(ge) 書(shu) 評,比看評分更加可靠。所以短視頻做得好,能夠跟長視頻形成相輔相成的作用,甚至實現老片新播。”
朱巍說,關(guan) 於(yu) 二創的界定,從(cong) 法律角度來說,分好多種。“第一種就是複製粘貼,這種毫無疑問,是典型的侵害版權。還有一種,製作出了一個(ge) 獨立的新作品,這叫轉換性使用。比如不僅(jin) 解說電影內(nei) 容,還講解電影的背景和演技等,故事結構也可能發生變化,有製作者自己講述的方式。這種情況就不能用‘版權’一棍子打死,要區分情況類型。”
參與(yu) 本次調查的受訪者中,00後占27.6%,90後占42.8%,80後占23.1%,70後占5.0%。
(肖平華對此文亦有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