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特色作物陸續成熟 特色種植讓群眾增收致富 助力鄉村振興
央視網消息:眼下,在山東(dong) 、廣西、雲(yun) 南等地,銀瓜、黑木耳、馬鈴薯等一些特色作物陸續成熟開始采收,特色種植讓群眾(zhong) 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在山東(dong) 青州,銀瓜陸續成熟。走進瓜棚裏,種植戶們(men) 正忙著打葉、摘瓜。
近年來,當地建設了4200畝(mu) 標準化種植基地,通過合作社的模式解決(jue) 了種植戶“怎麽(me) 種、怎麽(me) 存、怎麽(me) 賣”等問題,實現產(chan) 業(ye) 發展與(yu) 富民興(xing) 村互融共促,推動了鄉(xiang) 村振興(xing) 。
在廣西田林縣潞城瑤族鄉(xiang) 雲(yun) 耳種植示範基地,工人們(men) 正在采收、晾曬木耳。由於(yu) 田林縣氣候適宜,這裏種植的黑木耳質量好,受到采購商青睞。今年,示範基地還帶動周邊四個(ge) 村共同發展,村集體(ti) 通過組織農(nong) 戶參與(yu) 務工可帶動附近群眾(zhong) 用工7000餘(yu) 人次,帶來78萬(wan) 元的務工收入,幫助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實現就業(ye) 增收。
在雲(yun) 南省瀾滄縣竹塘鄉(xiang) 蒿枝壩村,村民們(men) 正在忙著采挖冬季馬鈴薯,通過分揀、裝箱、打包、裝車後,發往全國各地。
這是開春之後搶先上市的新鮮馬鈴薯。在中國工程院定點幫扶下,這裏的冬閑田變成效益田,種植冬季馬鈴薯已經有6個(ge) 年頭。目前,雲(yun) 南省30多個(ge) 縣200多個(ge) 村子種植冬季馬鈴薯,推廣種植麵積達200多萬(wan) 畝(mu) ,助農(nong) 增收8億(yi) 多元。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