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廈高鐵全線軌道精調完成
中新網莆田4月11日電 (記者 龍敏)4月11日,在寧波至廣州高鐵福州至廈門、漳州段(簡稱“福廈高鐵”)莆田站新建站場,隨著作業(ye) 人員與(yu) 大型養(yang) 路機械共同配合,對最後900米有砟軌道精細調整結束,標誌著福廈高鐵全線軌道精調順利完成,為(wei) 下一步全線聯調聯試打下堅實基礎。
當天下午,在福廈高鐵莆田站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景象,工具交織碰撞的“哐哐”聲、機器快速工作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永安工務段10餘(yu) 名軌道“精調師”,身穿黃色作業(ye) 服,手持不同長度的作業(ye) 工具,正配合大型養(yang) 路機械緊鑼密鼓地對軌道進行精細調整。
鐵路軌道精調,是新建鐵路開通運營前的一道關(guan) 鍵工序,主要對鋼軌軌距、水平和空間扭曲等多項指標進行精細調整,消除鋼軌動靜態偏差,確保線路開通後列車平穩運行。
據永安工務段精調作業(ye) 組技術員李鉑介紹,“新線鋪軌後會(hui) 存在一些肉眼觀測不到的高低起伏或不平順的情況。高鐵運行過程中,哪怕隻有1毫米的誤差,都會(hui) 影響旅客乘車舒適度。”為(wei) 此,需要在鐵路靜態驗收期間,對軌道進行一次精細調整,確保軌道各項指標達到標準要求。
為(wei) 了兼顧高鐵的快速穩定運行以及後期增建、改造、維護等需求的靈活性,一般會(hui) 在高鐵建設中同時使用無砟軌道和有砟軌道兩(liang) 種軌道。由於(yu) 無砟軌道技術更先進,穩定性高,精調工作相對便捷,僅(jin) 靠人工加測量儀(yi) 器即可完成高精度的參數調整,各項指標均可精確控製在1毫米的誤差以內(nei) 。而對於(yu) 有砟軌道而言,要做到與(yu) 無砟軌道完美對接,需要保證鋼軌軌距、水平、高低等七項指標均達到與(yu) 無砟軌道同樣的精度,但要達到這一要求對於(yu) 人工作業(ye) 而言,則是一項較難完成的任務。為(wei) 此,需要借助大型養(yang) 路機械對有砟軌道進行精調。
“道岔是鋼軌的咽喉,每一副道岔作業(ye) 後的幾何尺寸誤差都不能超過1毫米,相當於(yu) 一根頭發絲(si) 的直徑。”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鷹潭工務機械段道岔維修車間W302班組工長周華介紹,道岔精調是有砟軌道精調的關(guan) 鍵環節,猶如對人體(ti) 重要器官進行外科手術,因此,這項作業(ye) 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極高。
“現在ALC顯示數據多少,請核定測量數據,及時調整搗固角度與(yu) 深度……”在一台CDC-16型道岔搗固車(俗稱大型養(yang) 路機械)旁,鷹潭工務機械段道岔維修車間W302班組工長周華手持對講機,一邊與(yu) 車輛操作人員通話,一邊緊緊盯著工作裝置的下插位置。機器的兩(liang) 條“機械臂”猶如“變形金剛”的雙手,不斷伸縮調整角度,插入、震動、提升,發出有節奏的響聲。
為(wei) 了確保福廈高鐵如期高質量完成軌道精調,鷹潭工務機械段抽調了8台世界先進的大型養(yang) 路機械,分別在莆田站、廈門北站、漳州站對軌道進行全方位精調作業(ye) 。大型養(yang) 路機械操作工張楠楠通過控製麵板上的100多個(ge) 按鈕,靈活地操縱著機器的走行、停駐、搗固、震動、調整,不時透過駕駛窗觀察岔枕間的搗固頭停留位置,與(yu) 地麵指揮人員緊密聯控,有序把控著車輛的作業(ye) 。在5個(ge) 小時的作業(ye) 時間裏,兩(liang) 台大型機械順利完成莆田站900米有砟軌道的搗固作業(ye) ,經技術人員驗收後,全部達到驗收標準。
福廈高鐵全長277.42公裏,是我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中東(dong) 南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設計時速350公裏。線路穿越高山、過河穀、跨海洋,地質條件複雜多變,對軌道的平順性和穩定性要求嚴(yan) 格,軌道精調工作挑戰艱巨。
據了解,福廈高鐵預計在今年9月底具備開通運營條件,線路開通後,福州至廈門列車運行時間將從(cong) 現在的2小時縮短至1小時以內(nei) ,形成“一小時生活圈”。廈門、漳州、泉州等地將形成“半小時交通圈”,東(dong) 南沿海城市群將串聯起一條聯動發展的“黃金紐帶”,對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沿線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具有重要意義(y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