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讓青年與城市在“雙向奔赴”中共成長

發布時間:2023-04-13 11:22: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畢業(ye) 季也是求職季,校園招聘會(hui) 上的一家家單位讓人眼花繚亂(luan) 。許多同學麵對如此多元的就業(ye) 選擇,難免陷入困惑和糾結,是從(cong) 事所學專(zhuan) 業(ye) ,還是進入到感興(xing) 趣的未知領域?是回到熟悉的家鄉(xiang) ,還是來到一片新的熱土?在這樣一個(ge) 麵臨(lin) 人生選擇的關(guan) 鍵節點,相信不少青年朋友都切實感受到了找工作的“難”。這個(ge) “難”,不僅(jin) 在於(yu) 找到一份工作,更在於(yu) 找到一份自己熱愛、能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的事業(ye) ,在於(yu) 能找到一個(ge) 和個(ge) 人發展相互促進的城市。我想就本次交流會(hui) 主題,聊一聊青年與(yu) 城市如何在“雙向奔赴”中共成長。

  首先,探討第一個(ge) 問題,城市如何促進青年發展?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幹的舞台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年輕人不再簡單地通過“大城市”與(yu) “小城市”的對比來選擇就業(ye) 地點,能提升青年在城市生活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軟實力”,逐漸成為(wei) 影響青年就業(ye) 選擇的關(guan) 鍵。在年輕人選擇城市的同時,城市如何吸引並留住他們(men) 也成了熱門話題。去年,團中央等17部門聯合出台《關(guan) 於(yu) 開展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試點的意見》。那麽(me) ,城市該如何促進青年發展?

  第一,城市要幫助青年價(jia) 值實現。要讓“青年在城市更有為(wei) ”,不僅(jin) 僅(jin) 是保障大學生群體(ti) 的基本就業(ye) ,更要給予他們(men) 最大的價(jia) 值實現平台。宜昌市提出“為(wei) 青年人築城”,打造“樂(le) 居、立業(ye) 、活力、有為(wei) ”的現代化城市。貴陽市利用雲(yun) 平台、大數據等新業(ye) 態開啟線上智能化服務,賦能青年全方位發展。這些城市用政策和平台讓青年與(yu) 城市的創新創造活力相互激蕩,這是提升城市對青年吸引力的有效舉(ju) 措。

  第二,城市要保障青年安居生活。住房是年輕人找工作時的“急難愁盼”,很多城市在這方麵做了大量努力。威海市實施青年安居工程,建設人才公寓8000多套。當前新經濟業(ye) 態下的青年群體(ti) 越來越多,外賣騎手、全媒體(ti) 運營師……保障他們(men) 的權益同樣是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的重要一環。廣州荔灣成立新業(ye) 態勞動者權益監測服務保障中心;山東(dong) 、吉林等省份開展新職業(ye) 職稱評審,打破製約新職業(ye) 人才發展的“條條框框”。讓各路青年住得安心,工作得順心,生活得放心,是提升城市對青年吸引力的必要環節。

  第三,城市要煥發青年青春活力。青年選擇一個(ge) 城市、愛上一個(ge) 城市、定居一個(ge) 城市,說到底是這個(ge) 城市有青年想要的生活。怎樣才能讓青年感受到高品質的生活?是遍布城市角落的便利店、一體(ti) 化的大型商業(ye) 中心;是吃得起的餐廳觸手可及,菜係豐(feng) 富的外賣隨叫隨到;是豐(feng) 富的文化和娛樂(le) 選擇、在玩耍中還能交到誌同道合的夥(huo) 伴……貼近生活的細枝末節,也是城市真正打動人的地方。

  我相信,如果城市能夠給予青年施展才幹的廣闊舞台、穩定踏實的安居生活、活力四射的城市環境,年輕人一定會(hui) 來!

  我們(men) 青年更應該思考:我們(men) 能給城市帶來什麽(me) ?

  我們(men) 要用科技創新,為(wei) 城市發展添動力。任何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引擎”作用,作為(wei) 社會(hui) 中最有活力的青年力量,我們(men) 要以國家戰略需求作為(wei) 就業(ye) 選擇的落腳點和著力點,致力於(yu) 用所學解決(jue) “卡脖子”難題。從(cong) 博士畢業(ye) 就來到貴州平塘的“中國天眼”總工程師薑鵬,到探索麗(li) 水無人駕駛產(chan) 業(ye) 化的苗長龍,像他們(men) 這樣的一大批青年,正用自己所學助力城市創新發展。

  我們(men) 要用基層服務,為(wei) 城市運行添活力。在清華,老師同學們(men) 常說:“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曾任清華大學學生會(hui) 主席的宋雲(yun) 天在博士畢業(ye) 後毅然決(jue) 定前往河南基層工作。他說:“為(wei) 人民服務的道路有很多條,為(wei) 什麽(me) 一定要直接去基層?因為(wei) 最廣大的人民在那裏,他們(men) 需要我們(men) 。”還有很多青年響應西部大開發的號召,用汗水參與(yu) 見證了西部的改變與(yu) 發展,將青春之花綻放在了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我們(men) 還可以投身文化事業(ye) ,為(wei) 城市生長添魅力。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文化自信是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南京市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放大古今交融特色。新時代的青年也為(wei) 城市文化的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正如青年UP主手工複原的三星堆黃金麵具閃閃發光,兔年春晚《百鳥歸巢》節目中廈門南樂(le) 團18位90後演奏的樂(le) 曲餘(yu) 音繞梁。當代青年正用自身所學,讓城市煥發巨大魅力!

  我相信,青年將通過自身奮鬥,用科技創新、基層服務、文化塑造,為(wei) 城市發展添動力、添活力、添魅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未來屬於(yu) 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我相信在未來,“青年發展”的理念將會(hui) 在中國的每一個(ge) 城市生根發芽,因為(wei) 每一個(ge) 地方,都需要代表著創新與(yu) 未來的青年力量!作為(wei) 青年,麵對廣闊的就業(ye) 選擇和城市選擇,我們(men) 不應盲目跟風、更不應簡單逐利,而應致力於(yu) 將所學與(yu) 國家和民族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立大誌、入主流、上大舞台、成大事業(ye) ”,到最契合自身特點、最能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的地方工作。

  青年和城市的關(guan) 係是什麽(me) ?我想我們(men) 可以給出一個(ge) 答案。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xing) 。相信通過城市的努力與(yu) 個(ge) 人的奮鬥,青年和城市能夠在“雙向奔赴”中共成長、共進步、共發展!

  全國學聯主席、全國青聯副主席 錢菱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