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憑空捏造惡意中傷 流言蜚語難掩真相——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2023年3月辟謠榜綜述

發布時間:2023-04-13 15:07:00來源: 中國網信網

  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根據網上數據監測和網民舉(ju) 報,對3月網絡謠言進行了梳理分析。當月網絡謠言主要集中在外媒惡意造謠妄圖抹黑中國形象、醫療健康謠言頻傳(chuan) 引發恐慌焦慮、不實信息幹擾正常市場秩序等方麵。

  外媒惡意造謠,妄圖攻擊抹黑3月上旬,一些美西方媒體(ti) 出於(yu) 意識形態偏見,刻意將矛頭對準中國,編造聳人聽聞的假消息,將中國北方地區春季隨處可見的“楊樹花”歪曲報道成“蟲子”,誣稱“中國遭遇生物災難”。這波“硬黑”式造謠過於(yu) 拙劣,很快被網民識破並辟謠。更有甚者,有外媒罔顧事實真相,捏造所謂“中國‘一帶一路’項目存在質量問題”的“證據”,企圖用虛假報道來抹黑中國形象。這些指控實屬訛言惑眾(zhong) ,根本站不住腳。對此,我國權威媒體(ti) 迅速以大量事實和數據有力回擊外媒謠言,駁斥西方對華認知的謬誤。

  健康謠言頻傳(chuan) ,引發焦慮恐慌3月處於(yu) 流感高發季節,以甲流為(wei) 主的流行性感冒病例有所增加。一些造謠者利用人們(men) “寧可信其有”的心理反複傳(chuan) 播醫療健康類謠言,誤導公眾(zhong) 認知。比如,“上海有醫生感染禽流感死亡”純屬舊謠複傳(chuan) ;“奧司他韋是治療感冒、流感的‘萬(wan) 能神藥’”“酒精和免衝(chong) 洗洗手液可以殺滅諾如病毒”等謠言抓住部分公眾(zhong) 經曆新冠疫情之後,對感染病毒的恐懼與(yu) 焦慮心理;“香椿吃多了會(hui) 亞(ya) 硝酸鹽中毒”的謠言則是利用了時令和人們(men) 對食物中毒的擔憂情緒。這類謠言大多冠以危言聳聽的誇張標題,目的就是為(wei) 了販賣焦慮情緒、引發公眾(zhong) 恐慌,進而吸引眼球、騙取流量。

  編造不實信息幹擾市場秩序。伴隨國內(nei) 經濟的強勁複蘇,個(ge) 別房地產(chan) 自媒體(ti) 為(wei) 了炒作市場熱度、賺取流量利益,發布涉房地產(chan) 不實信息,杜撰虛假“利好政策”,散布某地“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上限再次提高,可以貸款80%房款”“不限戶口申請免費住房”等虛假信息,非法牟取私利,幹擾正常的市場秩序。還有不法分子宣稱“辦理個(ge) 稅匯算申報時可通過‘人工’操作多退稅”,意圖以退稅為(wei) 由實施詐騙,達到非法騙取他人個(ge) 人信息和財產(chan) 的目的。

  互聯網並非法外之地,每個(ge) 人都須為(wei) 自己的言行負責。中國互聯網聯合辟謠平台提醒廣大網民,秉承理性客觀態度、提高識謠辨謠能力、共創清朗網絡空間。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