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環京通勤、快速路網、國貿站換乘通道改造……今年,北京交通“大動作”公布
今天(19日)上午,北京市交通委解讀2023年交通工作計劃時介紹,圍繞“優(you) 化路網結構、提升路網密度、打通斷頭瓶頸、支撐區域發展”等目標,北京正在完善快速路網,今年重點推進安立路、北清路、京密路等快速化改造。隨著快速路網建設完善,區域擁堵將得到緩解。
三條路將推進快速化改造
其中,安立路是中關(guan) 村科學城、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三大科學城之間快速交通走廊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回龍觀、天通苑等地區與(yu) 中心城之間交通聯係,建成後將緩解回天地區交通擁堵;北清路建成後,則將減輕五環、六環的交通壓力,同時進一步加強西北通道與(yu) 東(dong) 北通道之間的連接與(yu) 轉換,促進張家口、延慶、昌平等區域與(yu) 城市副中心的聯係,加強海澱、昌平、順義(yi) 三區的聯係、服務周邊用地;京密快速路能夠有效緩解首都機場高速交通壓力,並將作為(wei) 進出新國展的快速通道,滿足未來新國展會(hui) 展客流的交通需求。
在提升主幹路服務水平方麵,今年計劃建完的安寧莊北路,沿線與(yu) 多條鐵路線相交,建成後對於(yu) 解決(jue) 鐵路兩(liang) 側(ce) 交通串聯、清河交通樞紐周邊路網的銜接有重要作用。正在推進的太平莊中街道路工程,建成後將完善昌平區南部地區路網結構,新建清河橋不僅(jin) 能連通昌平和朝陽兩(liang) 區,縮短兩(liang) 地行車時間,還能極大緩解立湯路和北苑東(dong) 路的交通壓力。此外,正在推進的北辛安路南段建成後,將與(yu) 長安街西延、鍋爐廠南路等幾條主要道路相交,還可以通過阜石路、蓮石路等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成為(wei) 石景山區中西部地區南北方向的重要聯係通道。
同時,今年北京市還將提高次幹路和支路規劃實現率,進一步暢通微循環,城六區及通州區建設完成次幹路和支路17條、開工建設15條。
此外,今年還將完成100萬(wan) 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推進600公裏公路交通安全設施精細化提升治理,示範創建“美麗(li) 鄉(xiang) 村路”300公裏,清理整治183處橋下空間,實施20項市級疏堵工程,進一步提升道路養(yang) 護水平和交通出行環境。
環京地區居民
有望坐上定製公交
在深入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ti) 化方麵,今年將加速構建“軌道上的京津冀”,協調推進京雄商高鐵、地鐵平穀線等跨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市郊鐵路東(dong) 北環線、城市副中心線西段等整體(ti) 提升工程,加快推進市郊鐵路公交化運營,擴大相鄰城市間鐵路1.5小時和京雄津保1小時“交通圈”。
在京津冀路網方麵,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網絡,實現京雄高速全線通車、京雄1小時通勤,加快推進承平高速、東(dong) 六環入地改造等建設,持續改善京津冀“單中心、放射狀”路網結構,進一步提升路網通達性。
加快樞紐集群建設方麵,今年計劃建成東(dong) 夏園綜合交通樞紐,推進城市副中心站等配套交通設施建設;完善《北京市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推動綜合貨運樞紐落地。
此外,研究推進通勤定製快巴和定製公交試點向環京周邊地區延伸覆蓋,進一步滿足更多環京通勤需求。強化交通運輸協同管理,推進聯合治超、執法等法治協同,圍繞安全風險防範拓展京津冀三地聯動合作領域。
北京將探索軌道交通
非高峰時段物流配送
北京將從(cong) 構建快速軌道網、構建軌道上的都市生活、強化網絡整體(ti) 運輸效能、突破技術標準障礙、完善軌道網網絡功能5方麵,持續優(you) 化提升既有線網。其中提到,探索利用軌道交通非高峰時段開展物流配送。
圍繞優(you) 化提升既有線網,北京將推進“四網融合”,推動市郊鐵路公交化運營和接入城市軌道網,推進市郊鐵路東(dong) 北環線、城市副中心線西段整體(ti) 提升工程。推動國鐵與(yu) 城鐵票務係統兼容,逐步實現國鐵與(yu) 城鐵在北京朝陽站、城市副中心站的安檢互信。推動站城融合。推進軌道微中心建設,拓展便利店、生活服務等便民設施,提升高品質、個(ge) 性化服務水平,探索利用軌道交通非高峰時段開展物流配送,打造軌道上的都市生活。
此外,進一步提升地鐵快捷性和便利性,加快推進國貿站換乘通道改造,結合13號線擴能提升工程優(you) 化西直門站換乘。進一步提升地鐵設施設備運行的可靠度,研究推進5、10號線信號係統改造,持續開展老舊設備設施更新改造,進一步提升軌道交通安全運行水平。
另一方麵,加快推進M101線一期、12號線等軌道新線建設,今年計劃開通16號線(榆樹莊-宛平城)、17號線北段2條(段)線路,進一步完善和織補線網。
在外賣快遞車上加裝芯片
實時監測車輛行動軌跡
今年,北京將試點在外賣、快遞電動自行車上加裝芯片,引入新技術實時監測車輛行動軌跡,提高違法行為(wei) 主動發現能力。
在強化非機動車治理方麵,本市將推動修訂《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增加騎乘人員佩戴頭盔等內(nei) 容。加強電動自行車全鏈條管控,加快“一車一池一碼”示範應用,開展非法改裝電動自行車專(zhuan) 項治理行動。同時,強化快遞、外賣行業(ye) 用車管理。完善交通違法通報製度,督促快遞、外賣、即時配送等企業(ye) 建立交通違法台賬。在外賣、快遞電動自行車上試點加裝芯片,引入新技術實時監測車輛行動軌跡,提高違法行為(wei) 主動發現能力。
2021年市公安局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違規電動三四輪車管理的通告》,設置過渡期到今年年底,今年交通部門將落實好通告要求,製定管理工作措施,完成違規電動三、四輪車年底前全麵退出的既定目標。
強化摩托車治理方麵,本市將在重點時段、重點路段加強現場執法,擴大非現場執法設備覆蓋麵,研究優(you) 化通行管理政策。保持對各類交通違法行為(wei) 的高壓嚴(yan) 管態勢。突出查處“黑車”、兩(liang) 客一危、超載超限等違法行為(wei) ,全力維護首都交通運輸環境秩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