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長江流域青銅文明展:展品含青銅器原始瓷器等多種文物類型

發布時間:2023-04-21 15:0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解說】三星堆戴金麵罩青銅人頭像、金沙遺址博物館藏魚紋金帶、安徽博物院藏吳王光劍、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秦公銅鎛……4月20日,“共飲一江水——三星堆·長江流域青銅文明特展”在安徽博物院正式對外展出。據了解,本次展覽展出文物珍品140餘(yu) 件(套),年代自商代至戰國。

  【同期】安徽博物院副院長 季永

  這些青銅器都是出土和保存於(yu) 長江流域,包括上遊的巴蜀文化、中遊的荊楚文化、下遊的吳越文化。這次展覽想通過一次這樣的活動,進一步弘揚長江文明,展示長江文化,講述長江故事。我們(men) 期待著通過這樣的活動,進一步地加強博物館之間的交流,展示長江文化的獨特魅力。

  【解說】長江與(yu) 黃河流域的青銅文明交相輝映,相互影響,共同建構了中國青銅時代絢麗(li) 輝煌的文化主體(ti) 。而安徽地跨江淮,長江由西南向東(dong) 北斜貫全省5個(ge) 市12個(ge) 縣。商周時期,安徽地區作為(wei) 中原和南方諸國的過渡地帶,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先民們(men) 博采眾(zhong) 長,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江淮青銅文明。

  【同期】安徽博物院社會(hui) 教育部工作人員 蔣毅博

  安徽它地跨著長江、淮河,皖北地區它跟中原比較接近,也形成了一套和中原比較接近的、這一套以酒器為(wei) 主的祭祀宴饗製度,而我們(men) 知道的這個(ge) 現在淮南的壽縣,它就是古代楚國壽春城遺址,楚國最後一個(ge) 國都就在安徽,所以說在我們(men) 安徽能看到大量的這個(ge) (有)楚文化特色的青銅器。同時我們(men) 看到了這個(ge) 南方地區、長江下遊的這個(ge) 太湖流域,吳越文化在我們(men) 安徽也有表現,所以說我們(men) 整個(ge) 安徽青銅文明來說的話,它承接的既有這個(ge) 北方中原文化的一個(ge) 特色,也有南方青銅器的一個(ge) 特點,屬於(yu) 是南北青銅文化交融、交界的一個(ge) 地帶。

  【解說】據安徽博物院社會(hui) 教育部蔣毅博介紹,滾滾長江,延綿萬(wan) 裏,溝通兩(liang) 岸及各幹支流,造就了從(cong) 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xiang) 的千年文脈。商周時期,在充分汲取中原青銅冶鑄技術的基礎上,立足於(yu) 自然環境與(yu) 本地文化傳(chuan) 統,長江流域先民開拓創新,創造各自係統發展、極具地域特色的青銅文明。

  【同期】安徽博物院社會(hui) 教育部工作人員 蔣毅博

  旁邊這把吳王光劍,我們(men) 非常熟知的這個(ge) 吳王闔閭的劍,劍身上有這個(ge) 錯銀絲(si) 的銘文,而且它也是這個(ge) 吳王光劍當中,有錯銀絲(si) 銘文當中的字數最多的一把劍。(這)一把是這個(ge) 吳太子諸樊劍,吳太子諸樊,他是吳王壽夢的兒(er) 子,這把劍能夠出現在安徽,當時它的出土地方是在這個(ge) 淮南,也證明當時吳蔡兩(liang) 國聯合的一個(ge) 這個(ge) 過程。

  【解說】在長江流域所見一件件精美的青銅器,不僅(jin) 是藝術、生活與(yu) 技術的載體(ti) ,也是文化交流、文化傳(chuan) 承和文化認同的見證。據介紹,此次特展從(cong) 4月20日持續到8月13日。展品種類包括青銅器、金器、象牙器、玉石器、原始瓷器等多種文物類型。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