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神舟十五號乘組在軌近五個月完成多個“首次” 空間站科學實驗成果豐碩

發布時間:2023-04-21 16:01: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4月20日,“天宮對話—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與(yu)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青少年問答”活動舉(ju) 行。本次活動在北京設主會(hui) 場,在10個(ge) 上合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設分會(hui) 場,在埃及等14個(ge) 對話夥(huo) 伴國開設了線上課堂。除了此次與(yu) 上海合作組織國家青少年進行活動問答,此前,中國航天員也在中國空間站和美洲、非洲、東(dong) 盟等國家和地區的青少年進行過“天宮對話”,回答了青少年們(men) 關(guan) 於(yu) 太空和空間站的各種奇思妙想的問題。相信未來,“天宮對話”的夥(huo) 伴還會(hui) 越來越多。

  神舟十五號乘組在軌近五個(ge) 月刷新單個(ge) 乘組出艙活動紀錄

  從(cong) 去年11月30日入駐中國空間站,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已在軌近5個(ge) 月。這期間,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多項任務。上周六,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完成了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出艙任務,這讓神十五乘組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個(ge) 乘組出艙活動的紀錄。

  多個(ge) “首次” 空間站科學實驗成果豐(feng) 碩

  除了出艙活動,神舟十五號乘組還開展了一係列科學實驗,其中多個(ge) 項目都屬首次。

  在軌期間,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使用由我國自主研製的空間站雙光子顯微鏡,開展在軌驗證實驗任務並取得成功。這是目前已知的世界首次在航天飛行過程中,使用雙光子顯微鏡獲取航天員皮膚表皮及真皮淺層的三維圖像,為(wei) 未來開展航天員在軌健康監測研究提供了全新工具。

  在軌期間,空間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熱電轉換試驗裝置順利完成在軌試驗,這也是我國首次實現該技術在軌驗證。斯特林熱電轉換是空間新能源的關(guan) 鍵技術之一,它可以將熱能高效轉化為(wei) 電能。

  在軌期間,在地麵科研人員和航天員協同配合下,夢天艙燃燒科學櫃中的實驗係統成功執行首次在軌點火測試。實驗驗證了空間站燃燒科學實驗係統功能的完備性,以及整體(ti) 實驗流程的準確性與(yu) 科學性,為(wei) 後續空間科學燃燒實驗項目打下良好基礎。

  神舟十五號乘組將於(yu) 今年6月返回地麵

  按計劃,神舟十五號乘組將於(yu) 今年6月返回地麵。 此外,根據任務安排,天舟六號貨運飛船計劃於(yu) 今年5月實施發射。執行天舟六號飛行任務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已於(yu) 4月13日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後續將與(yu) 先期已運抵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一起開展發射場區總裝和測試工作。天舟六號飛行任務是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yu) 發展階段後的首次飛行任務,工程全線參研參試人員正在加緊備戰,誓奪任務圓滿成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