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中國一季度經濟“成績單”透露這些關鍵信息
4月18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
麵對嚴(yan) 峻複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中國一季度經濟運行開局良好。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284997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4.5%,比上年四季度環比增長2.2%。
當天中新社舉(ju) 辦“國是論壇:2023年一季度經濟形勢分析會(hui) ”,邀請多位專(zhuan) 家,對經濟形勢進行解讀。
3月外貿反彈釋放積極信號,但要理性分析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外貿企穩回升,3月外貿數據更超預期大幅反彈。談及這一現象時,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霍建國在參會(hui) 時提醒,要理性分析看待。
霍建國指出,從(cong) 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情況看,外貿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並不明顯。3月中國外貿表現較為(wei) 搶眼,但這一現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原因是春節後複工複產(chan) 較快、各地全麵開工。同時,這也說明外部對中國的產(chan) 品需求還在,需求訂單支撐了外貿發展。
“總體(ti) 來看,目前還很難斷言外貿發展已止跌回穩、迎來‘拐點’。”霍建國坦言,3月份外貿數據的反彈釋放了一些積極信號,有助於(yu) 扭轉此前市場一些消極預期,但外貿承受的外部環境壓力並未出現太大變化。
在他看來,未來,外貿要進一步發展,不僅(jin) 要關(guan) 注新興(xing) 經濟體(ti) 對穩外貿的支撐作用,還要注意歐美發達經濟體(ti) 的市場容量,如歐美市場的份額下降,會(hui) 否拖累外貿增長,需要進一步關(guan) 注。同時,他還提醒,在產(chan) 品結構上,不僅(jin) 要關(guan) 注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等新產(chan) 品對外貿出口的增長拉動,還要關(guan) 注手機、電腦等傳(chuan) 統產(chan) 品的出口回落情況。
積極財政政策精準發力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原副院長白景明表示,一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4.5%,增長勢態較強、經濟潛能大。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推動經濟回穩向好。但擴張的財政政策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發力。
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6.8%,基本民生、鄉(xiang) 村振興(xing) 、區域重大戰略、教育、科技攻關(guan) 等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財政支出保持較高強度。
今年,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白景明表示,具體(ti) 體(ti) 現在:調整支出結構,更加精準,資金流向保民生、補短板、強弱項。同時,黨(dang) 政機關(guan) 堅持過緊日子,壓縮一般性支出,把資金挪出來、騰出來,用於(yu) 基本民生保障。再加上,資金直達等改革措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擴大支出規模等,積極的財政政策對提升消費、拉動投資等都有較大幫助。
積極的財政政策還包括減稅降費。今年,我國延續和優(you) 化實施部分階段性稅費優(you) 惠政策,突出支持中小微企業(ye) 、個(ge) 體(ti) 工商戶以及企業(ye) 提升創新能力等,穩定市場預期。白景明表示,今年的減稅降費規模仍然較大。現行稅費政策促進了經濟社會(hui) 的恢複和增長,體(ti) 現了政策穩定性,精準性,大力支持中小企業(ye) 、支持恢複和擴大消費。
消費能夠成為(wei) 全年經濟增長主拉動力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li) 岩在會(hui) 上表示,今年以來,接觸式服務業(ye) 和聚集型消費場景加快恢複,住宿、餐飲、旅遊、文化等流動型消費行業(ye) 快速回暖,展望全年,消費能夠成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而居民消費物價(jia) 仍穩定在合理區間,呈現小幅溫和波動走勢。
當天,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114922億(yi) 元,同比增長5.8%,上年四季度為(wei) 同比下降2.7%。其中消費場景不斷增加,居民消費信心有所提高,帶動平均消費傾(qing) 向上升。
郭麗(li) 岩說,一季度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3.9%;3月份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6.9%,處於(yu) 高位景氣區間,其中零售、運輸等行業(ye) 商務活動指數高於(yu) 60%。這一類消費加快恢複帶動了服務業(ye) 相關(guan) 用工和收入,接觸式、流動型、聚集型服務業(ye) 和消費同步恢複,帶動了就業(ye) 和收入穩步回升。
同時,一季度大宗商品消費也有諸多亮點,汽車作為(wei) 大宗商品的風向標,3月汽車銷量超過240萬(wan) 輛,同比增速接近10%,說明當前車市當中剛需、改善性需求等有效需求正在釋放。
她強調,在市場發力的同時,政府還要做好更多保障工作,比如加大助企紓困政策力度,緊扣消費者急難愁盼問題優(you) 化消費環境,加快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等。
在郭麗(li) 岩看來,此前不便消費、消費場景受限問題正逐步解決(jue) 。下一步,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尤為(wei) 關(guan) 鍵,重點要讓居民家庭能消費、敢消費和願意消費,包括基本公共品供給以及兜底保障方麵,居民有穩定收入和更好保障,才能沒有後顧之憂地消費。
一季度經濟勢頭向好,預計“明天要更好”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速為(wei) 4.5%,這是一個(ge) 超出預期的數字。”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在會(hui) 上表示,中國經濟發展勢頭不斷向好。
宗良說,首先,從(cong) 發展勢頭上看,從(cong) 去年底開始中國經濟數據慢慢走高,在這種背景下不確定性也開始減少,呈現出數據不斷向好的新態勢。在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勢頭趨好。
第二個(ge) 方麵,中國經濟發展呈現幾大看點:第一,消費回暖超出預期。最近許多地方的餐廳需要排隊,一些酒店價(jia) 格也上漲了,種種現象表明消費回暖超出預期;第二,出口也是超預期。官方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外貿保持增長,3月份出口強勁,同比增長23.4%,高於(yu) 市場預期。
“不過,投資弱於(yu) 預期,這方麵還需要加大力度,進一步提振民間投資。從(cong) 供給側(ce) 看,中國經濟的質量也在不斷提升。疫情防控轉段之後,大家的預期正在發生改變”,宗良說。
第三個(ge) 方麵,明天要更好。“第一季度確實不錯,二季度根據相關(guan) 預期,再加上去年二季度基數比較低,今年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速至少7%以上,全年實現中國經濟同比增長5%左右的目標應該沒問題。”
但宗良也提出,應該看到,全球經濟形勢不確定性依然很大,因此針對相關(guan) 的風險點要努力做好各項工作,發揮宏觀經濟政策的合力,穩定經濟增長的基本盤。
一季度信貸釋放出經濟回暖信號
中金研究院董事總經理趙揚在參會(hui) 時表示,中國一季度信貸釋放出經濟回暖信號。
據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一季度信貸投放保持較快節奏,尤其是實體(ti) 經濟融資需求回暖。
趙揚提到,之前外界比較擔心的是需求問題,但從(cong) 金融數據中體(ti) 現出了從(cong) 供給向需求恢複動力的轉換。從(cong) 信貸角度說,一季度數據顯示出較為(wei) 良好的跡象。
“如果往前看,從(cong) 政策角度說,今年還是期待更多來自於(yu) 財政對總需求的支持,因為(wei) 財政相對於(yu) 信貸政策,短期來說對總需求更加有利。”趙揚說。
談及當天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趙揚認為(wei) ,整體(ti) 經濟形勢較好。2023年會(hui) 中國經濟會(hui) 呈現出複蘇態勢,而複蘇在於(yu) 三個(ge) 方麵。
首先是經濟內(nei) 生增長動能。經濟環境優(you) 化後,從(cong) 供給到需求,中國經濟內(nei) 生增長改善,隨著疫情防控調整優(you) 化,可看到包括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供給會(hui) 有較快恢複,需求方麵可能會(hui) 稍慢一些,但也會(hui) 是非常顯著的複蘇,特別是在服務業(ye) 。
其次是前期的宏觀政策起到良好效果。趙揚稱,2022年中國財政政策較為(wei) 積極有力,尤其值得關(guan) 注的是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之間的配合,協同作用加強,現在貨幣供給當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財政貢獻。
第三則來自於(yu) 政策麵執行,尤其是地方經濟。趙揚說,我們(men) 看到基建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速,地方政府的舉(ju) 動保證了很多經濟政策落地,也對當前經濟增長動能有較大恢複。
趙揚對當前短期經濟形勢維持比較樂(le) 觀的判斷,“今年總體(ti) 經濟增速不會(hui) 太慢”。
房地產(chan) 市場底部已過
中國房地產(chan) 估價(jia) 師與(yu) 房地產(chan) 經紀人學會(hui) 會(hui) 長柴強表示,一季度房地產(chan) 市場主要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市場總體(ti) 呈現企穩回升態勢,購房者、投資者信心有所增強。“可以說房地產(chan) 市場的底部已經過去了,房地產(chan) 開發企業(ye) 最困難的階段也應該是過去了。”
當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房地產(chan) 開發投資25974億(yi) 元,同比下降5.8%,降幅相比去年明顯收窄。銷售端則持續回暖。
柴強指出,一季度房地產(chan) 市場回暖主要有三個(ge) 方麵原因:一是此前因為(wei) 新冠疫情影響而推遲或累積的購房需求,在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出現相對集中釋放。二是近段時間,一些城市在金融、稅收、限購、限價(jia) 等方麵的調控政策明顯放鬆,特別是個(ge) 人住房貸款利率下調,首付款比例降低等,一係列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措施發揮作用。三是各地保交樓工作有序推進,一些購房者可以放心買(mai) 房,市場信心逐步恢複。
柴強認為(wei) ,未來房地產(chan) 市場的前景仍然非常廣闊,主要是在租賃等領域。未來預計新市民、青年人還將以租房為(wei) 主。等到中國城鎮化率達到75%的時候,全國城鎮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租房住,將近三分之一的收入用於(yu) 住房租賃支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