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報告:婦女健康水平持續提高,經濟社會地位不斷提高
央視網消息:據國家統計局,2021年是實施《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21―2030年)》(以下簡稱《綱要》)開局之年,為(wei) 全麵反映《綱要》實施進展情況,國家統計局根據《綱要》統計監測指標體(ti) 係和相關(guan) 部門數據資料,對婦女健康、教育、經濟、參與(yu) 決(jue) 策和管理、社會(hui) 保障、家庭建設、環境、法律等八個(ge) 領域實施進展情況進行了綜合分析。
結果顯示:《綱要》實施首年總體(ti) 進展順利,婦女健康水平持續提高,受教育水平穩步提升,婦女經濟社會(hui) 地位不斷提高,社會(hui) 保障範圍不斷擴大,權益法治保障體(ti) 係進一步健全。
一、婦女與(yu) 健康
(一)女性健康水平持續提高。2021年,全國孕產(chan) 婦死亡率為(wei) 16.1/10萬(wan) ,比2020年降低4.7%。城市和農(nong) 村孕產(chan) 婦死亡率分別為(wei) 15.4/10萬(wan) 和16.5/10萬(wan) ,城鄉(xiang) 差距由2020年的4.4/10萬(wan) 縮小為(wei) 1.1/10萬(wan) 。
(二)女性全生命周期管理不斷健全。自2021年起,進一步實施母嬰安全行動提升計劃,督促全麵落實母嬰安全五項製度。加快提升生育全程服務水平,推進青春期、更年期保健,加強婦女宮頸癌、乳腺癌等重點疾病防治。2021年,婚前醫學檢查率為(wei) 70.9%,比2020年提高2.5個(ge) 百分點;孕產(chan) 婦係統管理率、產(chan) 前篩查率分別為(wei) 92.9%和85.7%,分別提高0.2個(ge) 和4.6個(ge) 百分點;孕產(chan) 婦住院分娩率繼續保持99.9%的高水平;產(chan) 後訪視率為(wei) 96%,提高0.5個(ge) 百分點。
(三)艾滋病母嬰傳(chuan) 播趨於(yu) 下降。深入實施《遏製艾滋病傳(chuan) 播實施方案(2019—2022年》,推進消除艾滋病母嬰傳(chuan) 播工程,持續加強艾滋病母嬰傳(chuan) 播防治。2021年,艾滋病母嬰傳(chuan) 播率為(wei) 3.3%,比2020年下降0.3個(ge) 百分點。
二、婦女與(yu) 教育
(一)義(yi) 務教育階段性別差距基本消除。持續推進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女童平等接受義(yi) 務教育的權利得到有力保障。2021年,小學學齡女童淨入學率和小學學齡男童淨入學率均達到99.9%,基本無性別差距。義(yi) 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女生為(wei) 7367萬(wan) 人,比2020年增加81.7萬(wan) 人;占在校生的比重為(wei) 46.6%,與(yu) 2020年持平。
(二)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階段教育[1]持續鞏固。2021年,我國啟動“十四五”縣域普通高中發展提升行動計劃,進一步推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女生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機會(hui) 得到鞏固加強。2021年,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中女生為(wei) 2059.8萬(wan) 人,占全部在校生的46.8%,與(yu) 2020年基本持平。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中女生為(wei) 1308.1萬(wan) 人,增加50.6萬(wan) 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的50.2%,占比連續7年保持在50%以上。
(三)女性接受職業(ye) 教育的水平有所提高。2021年,國家印發實施《關(guan) 於(yu) 推動現代職業(ye) 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著力提升中等職業(ye) 教育辦學質量,推進高等職業(ye) 教育提質培優(you) 。2021年,中等職業(ye) 教育[2]在校生中女生為(wei) 726.6萬(wan) 人,比2020年增加36.6萬(wan) 人;占在校生的41.8%,提高0.3個(ge) 百分點。高等職業(ye) 本專(zhuan) 科在校生中女生為(wei) 748.1萬(wan) 人,占在校生的46.7%。
(四)高等教育女生占比持續超過半數。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以來,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hui) 不斷增加。2021年,高等學校在校生中女生為(wei) 2780.7萬(wan) 人,比2020年增加124.4萬(wan) 人;占在校生的50.2%。其中,女研究生為(wei) 171.7萬(wan) 人,占全部研究生的51.5%,提高0.6個(ge) 百分點;普通、職業(ye) 本專(zhuan) 科和成人本專(zhuan) 科在校生中女生分別為(wei) 1756.1萬(wan) 人和480.5萬(wan) 人,占比分別為(wei) 50.2%和57.7%。
三、婦女與(yu) 經濟
(一)全社會(hui) 就業(ye) 人員中女性比重保持在四成以上。我國加快促進平等就業(ye) ,努力消除就業(ye) 歧視,婦女就業(ye) 權益得到保障。2021年,全國女性就業(ye) 人員3.2億(yi) 人,占全部就業(ye) 人員的比重為(wei) 43.1%。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ye) 人員中女性為(wei) 6852萬(wan) 人,比2020年增加73萬(wan) 人;占比為(wei) 40.3%,提高0.5個(ge) 百分點。
(二)女職工勞動保護狀況持續改善。加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宣傳(chuan) 執行力度,用人單位和女性勞動者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chan) 意識提高,女職工合法權益和特殊利益得到維護。2021年,執行了《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的企業(ye) 比重為(wei) 73.3%,比2020年提高2個(ge) 百分點。
四、婦女參與(yu) 決(jue) 策和管理
(一)女幹部培養(yang) 選拔力度進一步加大。加強培養(yang) 選拔女幹部工作,積極為(wei) 女幹部成長成才打造平台。2021年,省、市、縣級政府領導班子配有正職女幹部的班子比例分別為(wei) 6.5%、8.4%和10.6%,省、市、縣級政府領導班子配有女幹部的班子比例分別為(wei) 61.3%、86.5%和96%。省、市、縣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正職女幹部的班子比例分別為(wei) 10.1%、14%和12.3%,分別比2020年提高0.2個(ge) 、0.9個(ge) 和0.7個(ge) 百分點;省、市、縣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配有女幹部的班子比例分別為(wei) 53.6%、55.7%和50.8%,分別提高0.2個(ge) 、1.2個(ge) 和0.8個(ge) 百分點。
(二)女性參與(yu) 企業(ye) 決(jue) 策管理更加廣泛。不斷深化企業(ye) 人事製度改革,促進更多優(you) 秀婦女進入企業(ye) 董事會(hui) 、監事會(hui) 和管理層,婦女參與(yu) 企業(ye) 經營管理的廣度深度不斷提高。2021年,企業(ye) 職工董事和職工監事中女性比重分別為(wei) 37.6%和40.5%,分別比2020年提高2.7個(ge) 和2.3個(ge) 百分點。企業(ye) 職工代表大會(hui) 中女性比例為(wei) 30.6%,提高0.4個(ge) 百分點。
(三)女性參與(yu) 基層社會(hui) 治理更加深入。積極推動婦女參與(yu) 地方基層社會(hui) 治理,居委會(hui) 和村委會(hui) 女性比例均有提高。2021年,居委會(hui) 成員中女性比例為(wei) 54.4%,比2020年提高2.3個(ge) 百分點;居委會(hui) 主任中女性比例為(wei) 41.4%,提高2.4個(ge) 百分點。村委會(hui) 成員中女性比例為(wei) 26.8%,提高2.6個(ge) 百分點;村委會(hui) 主任中女性比例為(wei) 11.1%,提高1.3個(ge) 百分點。
(四)女性在社會(hui) 組織中發揮重要作用。鼓勵支持引導更多女性參與(yu) 社會(hui) 組織管理和發展,社會(hui) 組織從(cong) 業(ye) 人員女性占比提高。2021年,社會(hui) 組織從(cong) 業(ye) 人員中女性比例為(wei) 39.2%,比2020年提高2.2個(ge) 百分點;社會(hui) 組織負責人中女性比例為(wei) 26.7%。
五、婦女與(yu) 社會(hui) 保障
(一)女性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穩步增加。覆蓋全民的基本醫療保險製度進一步完善,更多女職工和城鄉(xiang) 女性居民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021年末,全國女性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為(wei) 6.6億(yi) 人,比2020年末增加820.6萬(wan) 人;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人數分別為(wei) 1.7億(yi) 人和4.9億(yi) 人,分別增加788.9萬(wan) 人和31.8萬(wan) 人。
(二)女性參加基本養(yang) 老保險持續擴圍。我國加大力度推進社會(hui) 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推動放開外地戶籍靈活就業(ye) 人員在就業(ye) 地參加職工養(yang) 老保險的戶籍限製,組織未參加企業(ye) 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靈活就業(ye) 人員按規定參加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2021年末,全國女性參加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人數為(wei) 4.9億(yi) 人,比2020年末增加1897.1萬(wan) 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yang) 老保險、城鄉(xiang) 居民基本養(yang) 老保險的人數分別為(wei) 2.3億(yi) 人和2.6億(yi) 人,分別增加1798萬(wan) 人和99.1萬(wan) 人。
(三)女性參加生育、失業(ye) 和工傷(shang) 保險人數均有增加。隨著生育保險與(yu)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的推進,各類保險製度不斷完善,女性各類保險權益得到保障。2021年末,女性參加生育保險的人數為(wei) 1.05億(yi) 人,比2020年末增加159.1萬(wan) 人;參加失業(ye) 保險的人數為(wei) 9816.5萬(wan) 人,增加609.3萬(wan) 人;參加工傷(shang) 保險的人數為(wei) 1.06億(yi) 人,增加361.4萬(wan) 人。
(四)困難婦女救助水平穩步提升。我國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切實兜住兜牢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底線,為(wei) 困難婦女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021年,全國城市、農(nong) 村低保人均保障標準分別為(wei) 每月711.4元和530.2元,分別比2020年增長5%和6.7%;城鄉(xiang) 低保對象和特困人員共4682.4萬(wan) 人,其中女性2024.6萬(wan) 人,占比為(wei) 43.2%,提高0.4個(ge) 百分點。
(五)養(yang) 老服務供給能力不斷增強。2021年,我國推動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創新居家社區養(yang) 老服務模式,養(yang) 老服務體(ti) 係不斷健全。截至2021年底,機構養(yang) 老服務女性享有人數為(wei) 73.3萬(wan) 人,比2020年末增加5萬(wan) 人;社區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設施數為(wei) 31.8萬(wan) 個(ge) ,增加2.6萬(wan) 個(ge) 。
六、婦女與(yu) 家庭建設
(一)支持家庭發展的政策措施不斷完善。各地陸續修訂人口與(yu) 計劃生育條例,出台財政、稅收、教育、住房、就業(ye) 等新生育政策的配套支持措施,積極探索減輕家庭生育養(yang) 育教育負擔。
(二)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不斷深化。開展文明家庭創建,鼓勵家庭成員履行家庭和社會(hui) 責任。以建設好家庭、涵養(yang) 好家教、傳(chuan) 承好家風為(wei) 重點實施“家家幸福安康工程”。2021年,各級婦聯組織共表彰五好家庭49858戶,尋找推薦各級各類最美家庭178.6萬(wan) 戶;家風家教主題宣傳(chuan) 月期間,開展紅色家風故事宣講活動11.3萬(wan) 場,直接參與(yu) 群眾(zhong) 3400萬(wan) 人。
七、婦女與(yu) 環境
(一)飲用水安全保障水平鞏固提升。2021年,黨(dang) 中央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城市水源地規範化建設加快推進,農(nong) 村水源地保護得到加強。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率為(wei) 94.2%;農(nong) 村自來水普及率為(wei) 84%,比2020年提高1個(ge) 百分點。
(二)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穩步提高。2021年,印發實施《農(nong) 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務實推進農(nong) 村廁所革命,衛生廁所不斷推廣普及,農(nong) 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截至2021年底,農(nong) 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
八、婦女與(yu) 法律
(一)預防和製止家庭暴力取得新成效。反家庭暴力法頒布施行以來,我國不斷加強強製報告製度、告誡書(shu) 、人身安全保護令、反家庭暴力庇護中心等家庭暴力幹預手段,反家暴法治體(ti) 係日益完善。2021年,針對女性的人身安全保護令簽發數為(wei) 2530件。
(二)打擊針對婦女違法犯罪行為(wei) 取得新進展。2021年,發布《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加大力度預防和打擊拐賣、性侵、組織賣淫等各類犯罪行為(wei) 。全年破獲拐賣婦女案件251起;破獲強奸案件3.5萬(wan) 起;破獲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婦女賣淫案件1.5萬(wan) 起;性騷擾損害責任糾紛收案數88件。
(三)女性接受公共法律服務可及性增強。持續完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製度,援助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婦女維護權益意識加強。截至2021年底,全國共有法律援助機構2629個(ge) ,法律援助工作站點7.5萬(wan) 個(ge) 。2021年,婦女獲得法律援助32.9萬(wan) 人次;分別有1.6萬(wan) 名、1.6萬(wan) 名和141名女性得到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司法行政係統提供的司法救助;縣級以上婦聯組織受理婦女兒(er) 童投訴件次數17.9萬(wan) 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