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82.9%受訪青年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了漢語熱

發布時間:2023-04-21 17:35: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超六成受訪青年將此歸因於(yu) 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 孫山

  實習(xi) 生 孫麗(li) 萍 侯中楊

  4月20日是聯合國中文日。據官方統計,截至2021年底,外國正在學習(xi) 中文的人數超2500萬(wan) ,累計學習(xi) 和使用中文人數近2億(yi) 。“漢語熱”在海外逐漸升溫。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002名受訪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日常生活中,82.9%的受訪青年感受到了漢語熱。對此,65.1%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是因為(wei) 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對進一步加強漢語的對外傳(chuan) 播,69.0%的受訪青年建議加強國內(nei) 外的語言文化交流,搭建穩定的交流平台。

  日常生活中,82.9%受訪青年感受到了漢語熱

  楊燕妮目前就讀於(yu) 南京師範大學對外漢語教學專(zhuan) 業(ye) 。疫情期間,她參與(yu) 了中文在線教學,幫助三名來自美國密歇根大學的學生學習(xi) 漢語。“那時恰逢北京冬奧會(hui) 舉(ju) 行和中國春節期間,我和他們(men) 一起討論了我國的傳(chuan) 統節日、二十四節氣等,能感受到他們(men) 對中文非常感興(xing) 趣,學習(xi) 也很有耐心。”

  尼泊爾留學生喬(qiao) 希目前正在武漢大學新聞傳(chuan) 播學專(zhuan) 業(ye) 讀研究生,他的身邊有很多外國人都在學習(xi) 漢語,與(yu) 當地人交流也用漢語。“很多外國電影和電視劇裏都會(hui) 有漢語對白或者中國人的角色,這些都讓我深感漢語在全球範圍內(nei) 越來越受歡迎。”

  日常生活中,82.9%的受訪青年感受到了漢語熱。

  中國礦業(ye) 大學英語專(zhuan) 業(ye) 的學生蘇曉在學校一百周年校慶的時候,認識了一名在捷克公立大學讀書(shu) 的朋友,“聽他說,在他周圍人中學中文是非常流行的,盡管學費很貴,還是有不少人去報捷克當地的中文語言班。聽他講述的時候我感到非常自豪。”

  “有一次我在街上看到一對外國夫婦跟一名中國商販講價(jia) ,他們(men) 全程都用流利的漢語與(yu) 商販交流,看起來完全無障礙。”喬(qiao) 希感覺,無論是工作、學習(xi) 還是交流,漢語在他的生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楊燕妮發現,越來越多世界各國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xi) 漢語,有的人是出於(yu) 對漢語這門語言的興(xing) 趣和對中國文化的熱愛,有的人是看好中國良好的教育資源前來學習(xi) ,也有的人是出於(yu) 工作需要。“他們(men) 從(cong) 千裏之外,跨越千山萬(wan) 水來到中國,就是‘漢語熱’的最好證明”。

  調查中,65.7%的受訪青年感受到電視劇、電影、網絡文學、短視頻等中國文藝作品出圈海外,56.6%的受訪青年覺得外國人中文說得越來越溜,45.1%的受訪青年感到國人學習(xi) 古漢語、古典文學的熱情更加高漲,41.1%的受訪青年感到外國人對漢服、中文古典文學越來越感興(xing) 趣,40.2%的受訪青年表示出國旅遊等可以使用中文交流。

  北京大學對外漢語教育學院院長趙楊介紹,國外民眾(zhong) 學習(xi) 中文的熱情還是很高的,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我國的周邊國家、一帶一路國家等,比如俄羅斯、泰國等。去年,泰國參加漢語水平考試的人數已經超過了韓國,成為(wei) 漢語考試的第一大國。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跟北京大學合作,建立了孔子學院。“總的來說,世界各地學習(xi) 漢語的人數增長都比較迅速。目前,從(cong) 參考人數上看,漢語水平考試已經成為(wei) 排在雅思、托福之後的全球第三大考試。”

  調查中,38.8%的受訪青年感到參加漢語橋等活動的人越來越多,37.8%的受訪青年覺得更多的人願意來中國留學工作。

  漢語熱的背後,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

  哪些方麵的因素促進了漢語熱?調查中,65.1%的受訪青年歸因於(yu) 我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影響力穩步提升,55.6%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是中華文明的機製優(you) 勢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50.9%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很多國家在不同領域都需要有懂漢語的技術人才來支撐。

  在楊燕妮看來,語言是溝通的橋梁,一方麵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國際地位的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世界各國與(yu) 我國的交流也增多了。另一方麵,我們(men) 的文化輸出工作做得更好了,國外對中國文化、中國情況的了解更深入了。這些都推動了漢語的持續走熱。

  對於(yu) 漢語熱,49.7%的受訪青年歸因於(yu)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和推進,42.4%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跟中國遊客海外旅遊數量屢破新高有關(guan) ,42.3%的受訪青年認為(wei) 得益於(yu) 奧運會(hui) 、世博會(hui) 、進博會(hui) 等重大國際活動的舉(ju) 辦,35.1%的受訪青年指出孔子學院等助推中國文化對外傳(chuan) 播。

  趙楊說,所有軟實力的提升,背後都是有硬實力支撐的。漢語熱的背後,無疑是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這種提升會(hui) 讓國外的民眾(zhong) 感覺中國離他們(men) 並不是那麽(me) 遙遠,中國、中文、中國文化跟他的生活可能會(hui) 產(chan) 生某種聯係。

  喬(qiao) 希認為(wei) 漢語熱的興(xing) 起是多種因素促進的。首先,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全球越來越多的人關(guan) 注中國。過去幾十年裏,中國已成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同時在科技、教育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這使得很多外國人看到了中國的巨大潛力和商業(ye) 機會(hui) ,因此開始學習(xi) 漢語以便更好地融入中國市場。其次,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以及外交工作的成功,使得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積極參與(yu) 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改革和建設,也引發了更多外國人對中國和漢語的興(xing) 趣。

  蘇曉覺得漢語橋、中國文化節、孔子學院等,對於(yu) 漢語熱的興(xing) 起都有很大幫助。

  喬(qiao) 希覺得中國的文化和漢語元素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現在越來越多的外國學生選擇來中國留學。這些留學生通過在中國的生活和學習(xi) 經曆,不僅(jin) 提高了自己的漢語水平,還成為(wei) 了漢語熱的推廣者。像我這樣的外國留學生,學習(xi) 漢語不僅(jin) 可以幫助我們(men) 更好地適應中國的生活,還為(wei) 我們(men) 的職業(ye) 發展和未來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中國是很多國家的第一大貿易夥(huo) 伴,中國對外交往的層次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趙楊說,綜合國力和對外交往層次水平的提升使國外的民眾(zhong) 對中國更感興(xing) 趣了。“比如在英國,中國的春節在某種意義(yi) 上來說已經成為(wei) 英國的國家假日了。雖然不放假,但在春節之後的第一個(ge) 周末,英國的各大城市會(hui) 非常熱鬧,特別是倫(lun) 敦,有10萬(wan) 人參與(yu) 中國春節的慶祝活動,還有由當地英國人組織起來的舞龍舞獅隊,說明他們(men) 想更多地了解這個(ge) 國家和國家的文化”。

  進一步加強漢語的對外傳(chuan) 播,69.0%的受訪青年建議加強國內(nei) 外的語言文化交流,搭建穩定的交流平台,60.1%的受訪青年建議完善漢語言文化教學體(ti) 係,59.6%的受訪青年建議注重挖掘漢語言文化的獨特魅力,56.0%的受訪青年建議加強對外漢語教學人才培養(yang) ,49.0%的受訪青年建議策劃舉(ju) 辦創意活動,創新對外傳(chuan) 播方式,39.9%的受訪青年建議助力更多精品文藝作品走向海外,29.2%的受訪青年建議加強國際傳(chuan) 播的研究與(yu) 應用。

  趙楊認為(wei) ,各個(ge) 國家的中文教師、研究人員等應該共同構成國際中文教育的學術共同體(ti) ,一起推動這個(ge) 學科的發展。“同時也要注重民間交流和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力量”。

  受訪青年中,00後占25.6%,95後占24.4%,90後占29.7%,85後占20.2%。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