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國內遊線上訂單已基本追平2019年同期水平:旅遊業複蘇漸入佳境
自今年元旦、春節假期旅遊市場實現“開門紅”後,高開穩增態勢一直延續,“五一”假期有望為(wei) 旅遊市場複蘇再添一把火。
臨(lin) 近“五一”假期,各大在線旅遊企業(ye) 、旅行社、景區、酒店等陸續迎來預訂高峰。綜合部分在線旅遊企業(ye) 數據,“五一”假期國內(nei) 遊訂單已基本追平2019年水平,出境遊、入境遊熱度持續走高。
攜程旅行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16日,“五一”假期國內(nei) 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2倍,追平2019年同期水平;出境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18倍。美團、大眾(zhong) 點評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五一”假期國內(nei) 住宿、交通、景區門票等預訂量已較2019年同期增長約200%。
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總統計師馬儀(yi) 亮表示,旅遊市場複蘇的梯度擴散特征較為(wei) 明顯,經濟活躍地區市場複蘇更快,“五一”假期將是出遊熱度全麵擴散的重要窗口期。
旅遊市場持續複蘇,是消費信心有效提振、消費需求加速釋放的結果,也是經營主體(ti) 創新求變、用心經營的收獲。
今年以來,西安一直是熱門旅遊目的地。從(cong) 笑容燦爛的不倒翁小姐姐,到風趣幽默的“盛唐密盒”,西安借助互聯網,把流量變人流,吸引遊客用可觸摸、可交互、可品鑒、可體(ti) 驗的方式感受城市魅力。
市場回暖還得益於(yu) 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從(cong) 拿出真金白銀發放文旅消費券,到景區景點減免門票,再到規範旅遊市場秩序、提高服務保障水平……各地把旅遊視為(wei) 擴大內(nei) 需、提振消費的“主戰場”。不久前,文化和旅遊部宣布開展2023年文化和旅遊消費促進活動,推出若幹消費場景及惠民措施,進一步拉動旅遊消費。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的觀念和習(xi) 慣,過去的經營方式、產(chan) 品結構等不一定能適應市場新變化,這要求經營主體(ti) 繼續創新求變,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
市場回歸,產(chan) 品必須跟上。傳(chuan) 統團隊遊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旅遊業(ye) 務板塊之一。如今市場複蘇,各地旅行團爭(zheng) 相回歸。“春節以來,團隊遊恢複形勢喜人。”北京春秋旅行社總經理楊洋告訴記者,團隊遊中相當一部分主力是剛剛退休的老人,他們(men) 消費觀念新、消費能力強,越來越需要品質化的團隊遊產(chan) 品。
“過去,團隊遊產(chan) 品主要受資源和價(jia) 格驅動,再反推產(chan) 品設計。”楊洋介紹,現在這一模式已經行不通了,需要向需求驅動轉型,更加重視研究老年人的行為(wei) 特點、消費習(xi) 慣。
悄然生變的還有民宿市場。“在跨省遊、出境遊重啟後,京郊民宿的本地客源有所減少。”北京懷柔點翠客棧皮革小院民宿主理人楊林告訴記者,麵對市場變化,自己在經營上作出積極調整,豐(feng) 富產(chan) 品供給,優(you) 化服務質量,提升遊客體(ti) 驗。
3月31日,文旅部宣布恢複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ye) 經營外國人入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ye) 務,加上此前出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試點恢複,出境遊、入境遊市場重新熱鬧起來。
攜程旅行網團隊遊CEO江文介紹,報名“五一”假期參團出境遊的消費者以年輕群體(ti) 為(wei) 主,18歲至40歲的出境跟團遊客占比近七成。
目前,各航司正在加快恢複國際及地區航線。數據顯示,1月份跨境航班架次恢複至2019年同期的10%,2月份恢複至15%,3月中上旬恢複至21%。
“‘五一’假期出境遊將迎來今年第一波增長高峰,進一步帶動航司複航和當地服務能力的恢複。”攜程集團CEO孫潔認為(wei) ,“五一”假期將是對出境遊目的地的一次大考,目的地合作夥(huo) 伴要和產(chan) 業(ye) 上下遊保持溝通,快速提升服務承接能力,為(wei) 中國遊客提供更好的履約服務。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