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化新觀察丨“開卷有益”續寫新的故事

發布時間:2023-04-25 15:45:00來源: 光明網

  隨著大數據、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技術廣泛應用,“一屏萬(wan) 卷”的數字閱讀時代已經到來。

  24日,在杭州舉(ju) 辦的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hui) 上,中國音像與(yu) 數字出版協會(hui) 發布《2022年度中國數字閱讀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市場總體(ti) 營收規模為(wei) 463.52億(yi) 元,同比增長11.5%,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達5.30億(yi) ,較上年增加2400萬(wan) 。產(chan) 業(ye) 規模穩步增長、價(jia) 值引領態勢向好、業(ye) 態模式持續創新、閱讀需求快速釋放、海外布局逐年推進……數字閱讀,更加注重提質增效。

  從(cong) “一書(shu) 在手”到“一屏萬(wan) 卷”,乘著數字化翅膀,閱讀獲得更具沉浸感、更加多元化的體(ti) 驗,“開卷有益”正在續寫(xie) 新的故事。

  撐起全民閱讀“半邊天”

  經過多年發展,數字閱讀已經是一個(ge) “大家族”。根據報告,數字閱讀,包括電子閱讀和有聲閱讀兩(liang) 種主要閱讀形式。其中,電子閱讀又可分為(wei) 電子書(shu) 閱讀和網絡原創文學作品閱讀;有聲閱讀包括有聲書(shu) 閱讀、廣播劇(節目)和在線課程三種主要形式。

  據統計,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用戶中,男性用戶占比55.87%,女性用戶占比44.13%;19至45歲為(wei) 數字閱讀用戶主力,占比為(wei) 67.15%,活躍度和參與(yu) 度都保持著較高水平;60歲以上人群占比相較上年增長超過一倍,成為(wei) 亮點;在校學生占比最高,達53.41%。

  數字閱讀正在逐步撐起全民閱讀“半邊天”。

  “從(cong) 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到下一代互聯網,人類的生活方式已然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體(ti) 現在閱讀習(xi) 慣上,就是由紙質閱讀為(wei) 主逐漸發展為(wei) 以數字閱讀為(wei) 主。對於(yu) 當下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一點尤為(wei) 明顯。”中國傳(chuan) 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專(zhuan) 任研究員李安說。

  “2022年閱文新增用戶中,66%為(wei) ‘95後’讀者。”閱文集團總裁侯曉楠表示,數字閱讀成為(wei) 全民閱讀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在年輕讀者中影響深遠。

  什麽(me) 內(nei) 容最受青睞

  2022年,中國數字閱讀平台上架作品總量已達5271.86萬(wan) 部,其中網絡文學作品達3458.84萬(wan) 部,有聲閱讀作品達1518.62萬(wan) 部。

  哪些類型的作品最受讀者喜愛?報告顯示,在網絡文學作品中,古代現代言情、都市職場和玄幻奇幻是排名前三的題材類型。在電子書(shu) 閱讀中,教育文化、科學技術和生活百科類作品取代人物傳(chuan) 記、教材教輔和經濟管理,位居前列。報告還發現,曆史軍(jun) 事類題材首次進入60歲以上年齡人群閱讀偏好前五位,在46至60歲閱讀人群中也上升至第二位。

  中國音像與(yu) 數字出版協會(hui) 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介紹,我國數字閱讀行業(ye) 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持續擴大,數字文化消費漸成主流。

  海外“追更”中國網文

  “前段時間,我們(men) 收到了一位日本讀者的來信,整整4頁用漢字手寫(xie) ,講述了這位讀者一邊學習(xi) 漢語,一邊把中國的網絡文學作品翻譯成了日語。這封信感動了許多網友,這就是好作品、好故事的力量。”侯曉楠說。

  報告顯示,數字閱讀出海作品總量快速增長。2022年,我國數字閱讀出海作品總量為(wei) 61.81萬(wan) 部(種),相比2021年增長超過50%。北美、日韓以及東(dong) 南亞(ya) 地區依舊是“出海”作品投放量最大區域。

  張毅君指出,數字閱讀作品已成為(wei) 新時代展現中國形象、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一種新的符號和表現形式,成為(wei) 提升中華文化海外傳(chuan) 播力的重要力量。

  專(zhuan) 家認為(wei) ,數字閱讀海外市場正進入深度開發階段,數字閱讀企業(ye) 在加大作品輸出的同時更為(wei) 注重精品化、本土化和差異化的作品打造,用優(you) 質IP帶動更多類型文化品種“出海”。

  數字閱讀“無處不在”

  在本屆大會(hui) 上,中國移動咪咕推出“元宇宙全民閱讀”,為(wei) 讀者打造超沉浸、跨時空的閱讀新體(ti) 驗。打破了物理時空界限、融合了看聽讀購、書(shu) 友社交等元素於(yu) 一體(ti) 的比特書(shu) 房也首次亮相。

  “未來,作者和讀者都能夠借助人工智能參與(yu) 到創作中來,創作與(yu) 閱讀相互交融,共創閱讀新價(jia) 值,讓閱讀無處不在。”咪咕數字傳(chuan) 媒有限公司總經理於(yu) 航說。

  今天的書(shu) 不隻是靜態的,也是動態的。侯曉楠認為(wei) ,未來數字閱讀可能是一座智能的圖書(shu) 館,運用AIGC等先進技術,帶給用戶更生動的作品人物、更沉浸的互動體(ti) 驗。“在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下,數字閱讀大有可為(wei) 。伴隨著產(chan) 業(ye) 新一輪提質升級,數字閱讀應該進一步激活文化資源、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為(wei) 全民閱讀注入新動力。”

  業(ye) 內(nei) 人士展望,新技術將持續賦能產(chan) 業(ye) 變革,為(wei) 數字閱讀領域提供更為(wei) 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音像與(yu) 數字出版協會(hui) 理事長孫壽山表示,數字閱讀要不斷豐(feng) 富產(chan) 品類型,持續探索服務模式,也要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確保科技賦能和科技向善。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