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級浪漫!這是中國人獨有的巧思!
是第八個(ge) 中國航天日
製圖:王雲(yun) 苗
在“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yi) 式上
國家航天局和中國科學院
聯合發布了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火星全球影像圖
東(dong) 西半球正射投影圖(國家航天局提供)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
獲取的包括影像圖在內(nei) 的
一批科學探測數據
將為(wei) 人類深入認知火星作出中國貢獻
“神舟”往返、“天宮”建成
“嫦娥”探月、“天問”探火……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ye) 加速推進
我們(men) 將華夏神話變成現實
讓中國紅閃耀宇宙深處
更把中國式的浪漫“寫(xie) 入”太空……
祝融號每前進一米,
就會(hui) 在地表刻下兩(liang) 個(ge) “中”字!
2020年7月23日
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
經曆202天的奔火飛行
成功進入環火軌道
2021年5月15日
著陸巡視器降落在目標著陸點
祝融號火星車開展巡視探測
“祝融號”火星車與(yu) 著陸平台合影。
祝融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火神
首輛火星車命名為(wei) “祝融”
寓意點燃我國星際探測的火種
在遙遠的火星
祝融號火星車每前進一米
就會(hui) 在地表刻下兩(liang) 個(ge) “中”字
這個(ge) 獨特又浪漫的“腳印”
源於(yu) 科研人員的精心設計:
祝融號兩(liang) 個(ge) 後輪上帶有“中”字
行駛時會(hui) 留下印記
根據字間距
他們(men) 可判斷火星車是否出現打滑等風險
隨著祝融號的行進
火星上已留數千個(ge) “中”
鞋底都藏著“秘密”!
他們(men) 舉(ju) 手投足間皆是中國範兒(er) !
他們(men) 是“太空書(shu) 法家”
在雲(yun) 霄之外,筆墨行雲(yun) 流水
執行“神十二”任務期間
劉伯明用毛筆寫(xie) 下大大的“理想”
今年春節
“神十五”乘組費俊龍、張陸、鄧清明
合寫(xie) 了一副春聯
掛起中國結,大年三十的餃子也不能少
他們(men) 是“太空民樂(le) 家”
萬(wan) 米高空奏響傳(chuan) 統樂(le) 器
在“神十”飛行期間
航天員張曉光曾舉(ju) 行“音樂(le) 會(hui) ”
將美妙的笛聲帶上太空
“神十三”乘組進入太空
航天員們(men) 的樂(le) 器更加多樣
王亞(ya) 平輕撫古箏
一曲《茉莉花》宛轉悠揚
葉光富手執葫蘆絲(si)
將《月光下的鳳尾竹》的旋律灑滿天宮
此外,航天員們(men)
還將傳(chuan) 統手工藝紮染帶上太空
在失重條件下泡茶飲茶
閑暇時打太極強身健體(ti)
就連航天員的艙內(nei) 用鞋
鞋底還藏著一個(ge) 小秘密:
這雙鞋柔軟、輕便,鞋底鏤空
圖案設計源於(yu) “九天攬月”的篆書(shu) 漢字
外圈環繞的是周天星宿
把想象變成現實
這些名字是屬於(yu) 中國人的獨有浪漫!
對於(yu) 廣袤宇宙
中國古人有過無數浪漫想象
而今再抬頭
那些閃閃發光的名字
已將遠古神話一一照進現實
“神舟”飛天
1994年
“神舟”從(cong) 眾(zhong) 多方案中脫穎而出
成為(wei) 中國自主製造的載人飛船的名字
2022年11月29日,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
“天宮”之家
2013年10月
中國載人空間站被命名為(wei) “天宮”
貨運飛船被命名為(wei) “天舟”
中國人在自己的“太空家園”首次“太空會(hui) 師”,留下了一張足以載入史冊(ce) 的太空合影。
“嫦娥”奔月
2004年1月23日
國務院批準繞月探測工程立項
2月25日
繞月探測工程被命名為(wei) “嫦娥工程”
玉兔二號巡視器全景相機對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像。
“羲和”探日
2021年10月14日
我國成功發射首顆
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
我國太空探測迎來“探日”時代
中國“北鬥”星光閃耀
2020年7月31日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係統
全麵建成並開通服務
我國成為(wei) 世界上第三個(ge)
擁有自主衛星導航係統的國家
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示意圖。
叩問蒼穹 探索不停
星辰大海 征途無邊
向步履不停的中國航天人
致敬!
(轉載請注明來源解放軍(jun) 報微信;綜合自新華社、央視新聞、國家航天局、中國政府網等)
解放軍(jun) 報微信發布
編輯:劉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