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關去年扣留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7793.85萬件 侵犯商標權貨物數量仍居首位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2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今天是“4·26”世界知識 產(chan) 權日。記者從(cong) 海關(guan) 總署了解到,2022年,全國海關(guan) 共采取知識產(chan) 權保護措施6.46萬(wan) 次,實際扣留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6.09萬(wan) 批、7793.85萬(wan) 件。
海關(guan) 查扣的侵權嫌疑貨物主要呈現四方麵特點:
查獲侵犯商標權貨物數量仍居首位。海關(guan) 查扣侵權貨物的知識產(chan) 權類型包括商標權、專(zhuan) 利權、著作權、奧林匹克標誌專(zhuan) 有權等,其中扣留涉嫌侵犯商標權的貨物高達7632.31萬(wan) 件,占全部扣留數量的97.93%;扣留涉嫌侵犯奧林匹克標誌專(zhuan) 有權的兒(er) 童玩具、紀念品、鑰匙鏈、運動鞋等貨物182批、10684件。
侵權查發主要集中在東(dong) 部沿海地區。扣留侵權嫌疑貨物數量排名前十位的海關(guan) 分別為(wei) :深圳、寧波、杭州、上海、廈門、廣州、武漢、成都、黃埔和天津海關(guan) ,其中8個(ge) 海關(guan) 位於(yu) 東(dong) 部沿海地區。中西部地區及內(nei) 陸地區海關(guan) 執法力度不斷加大,成都海關(guan) 扣留侵權嫌疑貨物254.76萬(wan) 件,首次躋身全國前十。武漢、西安、呼和浩特等海關(guan) 在扣留侵權批次和數量方麵同比均有較快增長。
跨境電商等新業(ye) 態領域執法成效顯著。海關(guan) 在跨境電商渠道扣留侵權嫌疑貨物2.1萬(wan) 批、402.3萬(wan) 件,扣留批次和數量在非貨運渠道執法的占比進一步提升,分別由2021年的23.53%和22.70%提升至35.73%和50.39%。
查獲主要涉及電子電器、文具辦公等商品類別。海關(guan) 查獲的侵權嫌疑貨物以電子電器、文具辦公、兒(er) 童玩具、煙草製品等為(wei) 主,其中,電感、電容、集成電路等電子電器1594.62萬(wan) 件;鉛筆、圓珠筆等文具辦公1334.72萬(wan) 件;遊戲卡牌等兒(er) 童玩具1243.39萬(wan) 件;香煙、卷煙紙等煙草製品1189.75萬(wan) 件。
海關(guan) 總署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2022年海關(guan) 持續深化與(yu) 市場監管、版權、煙草專(zhuan) 賣部門和法院等地方行政、司法機關(guan) 的合作,提高侵權假冒綜合治理效能。海關(guan) 總署廣東(dong) 分署與(yu) 廣東(dong) 省高院等11個(ge) 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強化廣東(dong) 知識產(chan) 權協同保護的備忘錄》,強化對侵權假冒商品的追蹤溯源和聯合打擊。寧波海關(guan) 與(yu) 地方司法部門簽署《涉港口事項執行“一件事”改革行動方案》,持續提升知識產(chan) 權保護協作效率。廣州海關(guan) 與(yu) 廣州市版權局等部門聯合簽署《版權執法協作機製備忘錄》,建立完善版權全鏈條保護合作機製。青島、濟南、太原等海關(guan) 分別與(yu) 地方知識產(chan) 權部門以簽訂執法協作意見、合作備忘錄等形式,固化協作機製。
此外,海關(guan) 還深化與(yu) 公安機關(guan) 合作,進一步理順信息共享、線索通報、侵權貨物移交、案件查處等,推動案件深挖擴線,強化知識產(chan) 權行政保護與(yu) 司法保護的有效銜接,形成“打源頭、摧網絡、斷鏈條”的工作局麵。天津、福州、廈門與(yu) 公安機關(guan) 簽署相關(guan) 合作協議,進一步完善“兩(liang) 法銜接”工作機製。大連海關(guan) 向公安機關(guan) 移交侵權香煙包裝盒線索,公安機關(guan) 立案偵(zhen) 辦後,查明侵權香煙包裝盒超1000萬(wan) 件。天津、杭州、廈門、青島海關(guan) 聚焦民生領域健康安全,分別聯合公安機關(guan) 偵(zhen) 破侵權拉杆箱、侵權品牌包等大要案,抓獲多名犯罪嫌疑人,搗毀數個(ge) 相關(guan) 製假售假窩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