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告誡:“五一”假期住宿餐飲不得在價外加價
記者4月25日從(cong)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五一”假期臨(lin) 近,住宿餐飲旅遊等消費需求將集中釋放,為(wei) 進一步規範北京市經營者及相關(guan) 單位(以下統稱經營者)的價(jia) 格和競爭(zheng) 行為(wei) ,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就“五一”節假日及旅遊旺季期間價(jia) 格和競爭(zheng) 行為(wei) 提醒告誡如下:
一、嚴(yan) 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價(jia) 格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zheng) 法》《明碼標價(jia) 和禁止價(jia) 格欺詐規定》等規定,不得違反自願、平等、公平、合理、誠實信用的原則。遵守法律法規規定和商業(ye) 道德,依法合理製定價(jia) 格,開展公平競爭(zheng) 。
二、認真落實明碼標價(jia) 相關(guan) 規定。標價(jia) 要做到真實準確、貨簽對位、標識醒目,價(jia) 格變動要及時調整。不得在標價(jia) 之外加價(jia) 出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經營者通過網絡等方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應當通過網絡頁麵,以文字、圖像等方式進行明碼標價(jia) 。
三、經營者不得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jia) 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yu) 其進行交易。通過實體(ti) 店線下經營、電商平台、線上旅遊平台、APP、直播營銷等各種方式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均要重點防止出現低價(jia) 誘騙高價(jia) 結算、先提價(jia) 後打折、虛假折價(jia) 、虛假標價(jia) 、不履行價(jia) 格承諾、誘導交易等價(jia) 格欺詐行為(wei) 。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不得利用技術手段等強製平台內(nei) 經營者進行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jia) 格標示。
四、經營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jia) 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得實施排除、限製競爭(zheng) 的價(jia) 格壟斷行為(wei) 。
五、賓館酒店、民宿、露營場所等經營者要嚴(yan) 格規範價(jia) 格和競爭(zheng) 行為(wei) ,按規定明碼標價(jia) ,不得收取未予標明的費用。要切實履行價(jia) 格承諾,重點防範電商平台、直播銷售等渠道預訂房間訂單生效的情況下,單方麵毀約或者擅自提高價(jia) 格等行為(wei) 。賓館住宿場所提供客房用品收費的,應標明收費範圍、收費標準,提供洗滌訂票等有償(chang) 服務的,應標明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等信息。
六、公園、旅遊參觀點、博物館、名人故居等單位,要做好門票價(jia) 格、導遊講解和遊樂(le) 設施等收費公示,嚴(yan) 格規範景點內(nei) 小商品、餐飲等延伸服務經營者價(jia) 格行為(wei) 。不得出現不執行政府定價(jia) ,私自設立“園中園”,擅自增設收費項目,變相提高門票價(jia) 格,價(jia) 格欺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jia) 、不執行對特殊人群的相關(guan) 減免、優(you) 惠措施等行為(wei) 。
七、古裝旅拍等攝影行業(ye) 經營者提供服飾租賃、照片拍攝等服務應當明碼標價(jia) ,拍攝套裝所包含的服裝套數、底片數量、精修張數、加片費用等是否均應清楚,避免出現隱形消費。
八、各客運公司、出租車公司、網約車公司、鐵路、高速公路等單位要自覺規範價(jia) 格行為(wei) ,維護交通客運市場的價(jia) 格秩序。要落實好重大節假日高速公路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政策。
九、停車場經營單位要按規定做好明碼標價(jia) 工作,對軍(jun) 車及殘疾人駕駛的本人專(zhuan) 用車輛等特定車輛免收停車費。
十、餐飲經營者點菜單、價(jia) 簽或店內(nei) 其他點菜工具對同一種類、同一規格菜品的標價(jia) 應當統一,不得出現“兩(liang) 套菜單”不得出現“時令價(jia) ”等模糊標價(jia) 。
十一、糧油肉蛋菜奶等民生商品和涉疫藥品、醫療用品等涉疫物資經營者要積極履行社會(hui) 責任,落實保供穩價(jia) 要求,不得囤積居奇、捏造散布漲價(jia) 信息、哄抬價(jia) 格。
十二、各賣場、商場、市場、網絡交易平台經營者等交易場所提供者應加強對場所(平台)內(nei) 經營者的規範和引導,加強對價(jia) 格促銷方案的事前審查力度。各行業(ye) 協會(hui) 要積極引導經營者合法經營,共同維護市場價(jia) 格和競爭(zheng) 秩序。
十三、經營者不得對經營者自身,商品性能、功效以及商品銷售狀況、用戶評價(jia) 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ye) 宣傳(chuan) ,欺騙、誤導消費者和相關(guan) 公眾(zhong) 。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組織虛假排名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宣傳(chuan) 。
十四、經營者不得擅自使用與(yu) 他人知名商品名稱、包裝、裝潢、企業(ye) 名稱字號等相同或近似的商業(ye) 標識,誤導消費者,損害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環境。
十五、經營者不得編造、傳(chuan) 播或者指使他人編造、傳(chuan) 播虛假或引人誤解的信息,損害其他經營者的商業(ye) 信譽、商品聲譽。
十六、經營者利用網絡從(cong) 事生產(chan) 經營活動應加強自律,不得實施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重點防範網絡直播虛假宣傳(chuan) 、刷單炒信、誘導消費者好評返現等行為(wei) 。
經營者應當認真對照上述要求,及時開展自查自糾,妥善處理各類糾紛。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重點環節、重點領域執法檢查,緊盯投訴舉(ju) 報線索,依法查處價(jia) 格違法和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對情節惡劣的典型案件,將依法從(cong) 重處罰並公開曝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