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製定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有何重要意義?規定了哪些內容?問答來了

發布時間:2023-04-26 17:05: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袁傑就該法的相關(guan) 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製定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重要意義(yi) 是什麽(me) ?這部法律規定了哪些主要內(nei) 容?圍繞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旅遊、山地戶外運動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作了哪些有針對性的規定?

  1.製定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的重要意義(yi) 是什麽(me) ?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袁傑:青藏高原是世界屋脊、亞(ya) 洲水塔,是地球第三極,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保護地位特殊,立法意義(yi) 重大。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就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1年10月,黨(dang) 中央印發《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案》,提出建立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製度體(ti) 係。

  製定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是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和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的重要舉(ju) 措,是保障國家生態安全、加強生態風險防控的客觀要求,是解決(jue) 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特殊問題、回應青藏高原人民群眾(zhong) 新期待的現實需要,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起著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作用,對加強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建設國家生態文明高地,促進經濟社會(hui) 可持續發展,實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yi) 。

  2.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規定了哪些主要內(nei) 容?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袁傑: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共7章63條,貫徹體(ti) 現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聚焦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的主要矛盾、特殊問題、突出特點,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和係統治理,主要作了以下規定:

  一是明確適用範圍。從(cong) 事或者涉及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相關(guan) 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青藏高原,是指西藏自治區、青海省的全部行政區域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四川省、甘肅省、雲(yun) 南省的相關(guan) 縣級行政區域,具體(ti) 範圍由國務院授權的部門確定。

  二是確立基本原則。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應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生態保護第一,自然恢複為(wei) 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堅持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科學防控、係統治理。

  三是健全管理體(ti) 製。國家建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協調機製,明確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工作職責和青藏高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相關(guan) 責任,要求相關(guan) 地方協同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

  四是統籌生態安全布局。優(you) 化生態安全屏障體(ti) 係建設,提升生態係統質量和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明確按照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的要求,從(cong) 嚴(yan) 製定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規定了青藏高原國土空間利用和國土空間用途管製、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等製度措施。

  五是加強生態保護修複。對雪山冰川凍土、河湖、草原、森林、濕地等生態係統要素保護修複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規定,加強三江源等核心區域重點保護,強化青藏高原珍貴瀕危或者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保護,規定了建立完善生態廊道、水土流失防治、綠色礦山建設等製度措施。

  六是強化生態風險防控。建立健全青藏高原生態風險防控體(ti) 係,規定了氣候變化監測預警和評估、自然災害調查評價(jia) 和監測預警、重大工程生態影響監測、種質資源保護和管理、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等製度措施。

  七是完善保障和監督。要求鼓勵和支持開展青藏高原科學考察與(yu) 研究,推進青藏高原生態保護監測,明確財政、金融、稅收、生態保護補償(chang) 等支持政策,規定了公眾(zhong) 參與(yu) 、科技支撐、表彰獎勵、績效評價(jia) 考核、執法協調監督、司法保障、人大監督等製度措施。

  八是對違反本法規定行為(wei) 的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

  3.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作了哪些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袁傑: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地位,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對加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主要作了以下規定:

  一是規定國家加強青藏高原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防止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要求國務院有關(guan) 部門和青藏高原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完善生態廊道,提升生態係統完整性和連通性。

  二是明確在珍貴瀕危或者特有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區和重要棲息地等區域依法設立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推進自然保護地建設,保持重要自然生態係統原真性和完整性。

  三是要求開展野生動植物物種調查,加強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遷徙洄遊通道和野生植物原生境保護,對青藏高原珍貴瀕危或者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實行重點保護,完善相關(guan) 名錄製度。

  四是對健全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體(ti) 係、加強生物多樣性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研究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珍貴瀕危或者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救護和遷地保護、采取措施避免或者減少重大工程建設對自然生態係統與(yu) 野生動植物的影響、加強對青藏高原種質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外來入侵物種防控等作出規定。

  4.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對旅遊、山地戶外運動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作了哪些規定?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行政法室主任 袁傑:青藏高原旅遊、山地資源豐(feng) 富,旅遊和山地戶外運動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日益受到關(guan) 注。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加強旅遊、山地戶外運動中的生態環境保護,主要作了以下規定:

  一是規定組織或者參加青藏高原旅遊、山地戶外運動等活動,應當遵守安全規定和文明行為(wei) 規範,符合區域生態旅遊、山地戶外運動等管控和規範要求;禁止破壞自然景觀和草原植被、獵捕和采集野生動植物。

  二是規定組織或者參加青藏高原旅遊、山地戶外運動等活動,應當自行帶走產(chan) 生的垃圾或者在指定地點投放;禁止隨意傾(qing) 倒、拋撒生活垃圾。

  三是規定在旅遊、山地戶外運動中隨意傾(qing) 倒、拋撒生活垃圾的,由環境衛生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責令改正,對個(ge) 人和單位分別處以罰款;破壞自然景觀和草原植被或者獵捕、采集國家、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依照有關(guan) 法律法規的規定從(cong) 重處罰。(總台央視記者 武兵)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