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如何讓養老變“享”老?——吉林省養老產業一線觀察

發布時間:2023-04-27 15:31: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長春4月26日消息(見習(xi) 記者舒震)近年來,我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達13.5%。為(wei) 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吉林省充分發揮市場和社會(hui) 作用,大力推進養(yang) 老事業(ye) 與(yu) 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雙輪驅動、同步發展,在為(wei) 年輕人減輕負擔的同時,讓吉林省養(yang) 老服務覆蓋更有廣度、服務更有溫度、保障更有力度,讓養(yang) 老變“享”老。

  “嵌入式養(yang) 老”,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數

  前不久,家住經開六區的王娟遇到了一件煩心事。她的母親(qin) 突發腦梗,經救治後需要長期病後康複。“病後康複是件長期的事,我們(men) 工作很忙,每天送母親(qin) 去醫院很牽扯精力。”

  得知了北海路社區二樓的養(yang) 老服務指導中心可以免費對其母親(qin) 進行康複訓練,王娟一家非常高興(xing) ,“省去了母親(qin) 折返醫院的辛苦,為(wei) 子女免去了後顧之憂。我隻需要為(wei) 母親(qin) 租一對拐杖,價(jia) 格便宜,我對於(yu) 社區養(yang) 老服務指導中心服務非常滿意,讓我和我母親(qin) 感覺很幸福。”王娟說。

  養(yang) 老服務指導中心的工作人員說,眼下,80後、90年代的獨生子女逐漸步入中年,麵臨(lin) “上有老、下有小”的難題。“嵌入式養(yang) 老”的出現,大大緩解了這一代人的壓力。

  據悉,吉林省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於(yu) 2022年啟動,目前全省已建設179個(ge) 。計劃到2025年底,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要覆蓋所有縣(市、區),鄉(xiang) 鎮(街道)覆蓋率達到60%。2023年,吉林省將繼續支持100個(ge) 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yang) 老服務中心建設。

  為(wei) 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獲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長春市開展居家和社區基本養(yang) 老服務提升行動,投入資金3000餘(yu) 萬(wan) 元支持各城區、開發區規劃建設55個(ge) 試點項目,其中包括6個(ge) 街道養(yang) 老綜合服務中心、16個(ge) 社區嵌入式小微養(yang) 老服務機構和21個(ge) 社區敬老餐廳。目前,各類項目均有序推進,建成後將滿足周邊8000餘(yu) 名老年人和三萬(wan) 餘(yu) 戶居民用餐及服務需求。

  “這裏的飯菜很好吃,水煮肉片、燒茄子、清蒸魚等都是我們(men) 老兩(liang) 口愛吃的飯菜。”正在重慶街道光明社區馬跑跑長者餐廳,78歲張萬(wan) 峰老人說:“這裏的飯菜都不貴,每天我和老伴兒(er) 出去遛彎回來後直接就去吃了,節省下來的時間,能多參加一些娛樂(le) 活動,感覺生活既舒適又輕鬆。”據馬跑跑長者餐廳負責人介紹,餐廳成立於(yu) 2022年8月,每天用餐人員約300人,分為(wei) 點菜和自助兩(liang) 種模式,點菜共有20多種小碗菜、10多種麵食可供選擇,自助餐菜品也達20餘(yu) 種,在保障社區群眾(zhong) 飲食影響均衡的同時,解決(jue) 了區域內(nei) 居民“懶得做飯、不會(hui) 做飯、無法做飯”的問題,實現了質優(you) 價(jia) 廉的社區餐飲服務。

  精神文化活動,為(wei) 老年人的生活添上一抹色彩

  家住在前進大街的吳女士是一名退休的公務員,閑暇時經常去離家不遠的口袋公園“童夢園”。“公園內(nei) 的石路、廣場、雕塑,到處都刷上了五顏六色,到處是鮮豔濃鬱的色彩。”孫女士繼續說道:“現在每天不愁沒地方去了,園內(nei) 還配備了多個(ge) 長凳,玩累了還能休息。”公園內(nei) 環境優(you) 美,並設有多個(ge) 長凳,市民可隨時休憩放鬆心情,同時還設立了多個(ge) 遊樂(le) 設施,此時正有家長陪同孩子們(men) 一起玩沙子,還有家長陪孩子一起蕩秋千、玩捉迷藏,盡享此時寧靜愜意的時光。近年來,長春市綠化管理中心精心打造了一係列口袋公園,遍布各主要街路和重要節點,能夠解決(jue) 高密度城區人民對公園的迫切需求。

  據吉林省住建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今年,吉林省將繼續優(you) 先選擇公園綠化活動場地服務半徑覆蓋不足的區域,再組織建設“口袋公園”“小微綠地”150處。結合群眾(zhong) 需求,增加園內(nei) 活動場地,滿足適老化和適兒(er) 化要求,因地製宜配置體(ti) 育健身、休閑娛樂(le) 等設施。確保市民用得“舒心”、玩的“開心”。努力打造更多有溫度、有顏值、有內(nei) 涵的高品質公共活動空間,不斷滿足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社區經常組織老年人文化娛樂(le) 活動,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豐(feng) 富多彩的生活。”目前,為(wei) 滿足居家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富豐(feng) 街道清華園三期社區內(nei) 的養(yang) 老服務中心裏有著下棋、打牌、跳舞、做理療等豐(feng) 富多彩的娛樂(le) 項目,讓老人們(men) 足不出“區”就可以滿足日常的精神文化需求。“白天來活動室下棋、打球,晚上就在小區裏跳廣場舞,每天生活都安排得滿滿的,現在的生活既幸福又充實。”居住在附近的居民王亮表示。

  加大誌願服務力量,用誌願紅守護最美“夕陽紅”

  78歲的關(guan) 鶴飛老人獨自居住在南關(guan) 區卉香花園小區,女兒(er) 在外地工作。在得知老人老年病變身,生活不便後,南關(guan) 區鴻城街道伊水社區組織黨(dang) 員先鋒誌願服務隊,定期來為(wei) 老人擦玻璃、做家務。“看到這群年輕人來了,我心裏就有底了,他們(men) 就像我的孩子似的,不求回報,我今天的幸福就是在他們(men) 的共同努力下獲得的。”關(guan) 鶴飛老人對記者說。

  伊水社區轄區內(nei) 有7個(ge) 居民小區,社區通過吸納黨(dang) 員幹部、黨(dang) 員先鋒誌願服務隊,離退休幹部黨(dang) 員服務隊等近10個(ge) 社會(hui) 公益團體(ti) 組織,專(zhuan) 門為(wei) 老年人提供誌願服務。“下一步,我們(men) 打算為(wei) 老人定製一批手環方便他們(men) 能夠快速地聯係到網格長,在他們(men) 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夠第一時間鎖定他們(men) 的位置並快速救援。”伊水社區楊迪書(shu) 記說。

  在長春市朝陽區,一大批誌願服務組織,通過開展各類關(guan) 愛老人的誌願服務活動,用心用情用力守護著老年人的幸福。

  “每次看到得到幫助的老人生活變好後,我都非常滿足。”劉健軍(jun) 敬老愛心誌願者聯合會(hui) 的誌願者王洪香說道。自2016年5月,她從(cong) 事誌願服務至今已7個(ge) 年頭。王洪香在豐(feng) 順街店服務站成立了免費理發小組,每天為(wei) 老年人服務。

  2019年,73歲的王洪香由於(yu) 勞累過度引發了心髒病,康複出院後,她又一門心思投入到小區的管理中。在她的帶領下,小區裏的34名中學生和47名小學生主動加入誌願者隊伍。

  據王洪香介紹,劉健軍(jun) 敬老愛心誌願者聯合會(hui) 成立於(yu) 2007年,共有3700名誌願者參與(yu) 進來,幫扶老人8萬(wan) 人次。“我們(men) 誌願者免費為(wei) 老人理發、打掃衛生、陪診看病,在大家的共同帶動下,我們(men) 域內(nei) 的居民也積極參與(yu) 到養(yang) 老誌願服務過程中來,整個(ge) 社區幫扶老人風氣得到了極大地弘揚。”王洪香說。

  截至目前,吉林省共有8000餘(yu) 個(ge) 誌願服務隊伍,他們(men) 開展服務工作、宣講黨(dang) 的政策、幫助困難家庭整理庭院、幫扶孤寡老人、打掃環境衛生,為(wei) 老年人的生活添加快樂(le) 因子。

  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le) 、老有所為(wei) ,推進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