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服務越來越好,村民看病更方便了”(幫扶縣駐村手記)

發布時間:2023-05-04 15:2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今年3月,55歲的苗桂蘭(lan) 做了人生中第一次體(ti) 檢。

  帶著身份證,從(cong) 河北省灤平縣馬營子滿族鄉(xiang) 黑石頭村的家中趕到灤平縣中醫院,報上名字,苗桂蘭(lan) 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順暢地完成了包括宮頸癌篩查在內(nei) 的近20個(ge) 體(ti) 檢項目。

  黑石頭村位於(yu) 馬營子滿族鄉(xiang) 的深處,山路崎嶇,到灤平縣城要一個(ge) 半小時的車程。以往有頭疼腦熱,苗桂蘭(lan) 多半靠去鄉(xiang) 裏的藥店買(mai) 藥解決(jue) ,“我說我哪兒(er) 有毛病,人家說拿這個(ge) 藥吧,我就買(mai) 回去吃,對自己的健康情況從(cong) 沒了解過。”

  這次體(ti) 檢,查出她空腹血糖高,還有乳腺增生。“你們(men) 家吃米麵太多了,多吃點粗糧和蔬菜!”黑石頭村駐村第一書(shu) 記、灤平縣中醫院醫生張大雷一邊翻看著苗桂蘭(lan) 的體(ti) 檢報告,一邊囑咐。苗桂蘭(lan) 打算過段時間再仔細查查,“定期體(ti) 檢真是有必要,有病咱能及時發現呀!”

  在張大雷的組織下,今年2月至4月,灤平縣中醫院為(wei) 黑石頭村全村村民開展了免費體(ti) 檢,共有154名常住村民主動參檢。

  一份份體(ti) 檢報告摞在張大雷的辦公桌上,他逐一翻閱,為(wei) 每位前來領取報告的村民解釋報告單上數字和符號的含義(yi) 。有人腿腳不方便,他就把體(ti) 檢報告送到家門口,仔細叮囑注意事項。

  有一件事讓張大雷皺起了眉頭。團檢報告顯示,村裏患脂肪肝、高血壓、空腹血糖高的人占比很高,這與(yu) 當地普遍的高鹽飲食有很大關(guan) 係。

  趁著周末,張大雷又聯係縣中醫院,邀請神經內(nei) 科、老年病科、心內(nei) 科等7個(ge) 科室的專(zhuan) 家來到黑石頭村,有針對性地講解腦卒中、糖尿病等慢性病預防診治知識,並再三叮囑村民:“每天吃鹽不超過5克,就是一啤酒瓶蓋那麽(me) 多。”幾個(ge) 科室的專(zhuan) 家還搬來桌子,當場問診開方,村民很快排起了長隊。

  張大雷介紹,下一步縣中醫院計劃將全村體(ti) 檢服務擴大到馬營子滿族鄉(xiang) 全鄉(xiang) 。

  村民韓淑雲(yun) 家的牆上,一張卡片被擺在最醒目的位置。卡片已經被摩挲得十分破舊,被膠帶纏了又纏。卡片中間是韓淑雲(yun) 夫婦與(yu) 縣中醫院醫生蔡鳳信的合照,旁邊寫(xie) 著“有困難找蔡鳳信”和一個(ge) 手機號碼。卡片背麵,“連心卡”三個(ge) 字映入眼簾。

  蔡鳳信是韓淑雲(yun) 的家庭醫生。脫貧攻堅時期,縣中醫院每位科室主任、護士長作為(wei) 幫扶責任人分別承包了黑石頭村1—3戶村民。2019年年底,黑石頭村實現全村脫貧。脫貧勝利了,感情牢固了,關(guan) 係延續了,醫生們(men) 自願當起了村民的家庭醫生。

  64歲的韓淑雲(yun) 有個(ge) 頭暈的老毛病。這些年,無論白天夜裏,她一通電話撥出去,蔡鳳信“沒有不接的時候”。碰到需要住院的情況,蔡鳳信還會(hui) 幫她聯係病房,“去年俺們(men) 老頭做手術,蔡醫生連衛生紙都給準備了!”

  像蔡鳳信這樣的家庭醫生,黑石頭村還有很多。村民韓永春一家無論大病小病,護士長張倩都領著他們(men) 掛號、繳費。韓永春把感謝寫(xie) 在錦旗上:“心係群眾(zhong) 辦實事,為(wei) 民服務暖人心”。

  駐村8年的張大雷早已成了全村的“導診員”:有需要門診治療的,他跟門診醫生溝通;有需要住院的,他跟相應科室聯係病床;還有一些村民在他的幫助下開始學著用手機掛號。

  黑石頭村森林覆蓋率超過80%,一到春天,杏粉桃紅,令人心曠神怡。“生活條件好了,大家更加重視健康。服務越來越好,村民看病更方便了。”張大雷和村支書(shu) 唐繼賢合計,下一步,可以請大城市的中醫專(zhuan) 家前來坐診,為(wei) 守護村民健康幸福提供更多更優(you) 質的服務。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