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五四青年節:青春正當時 奮進不停歇

發布時間:2023-05-05 14:44:00來源: 光明日報

  有這樣一些青年,青春是這樣度過的:在鄉(xiang) 村帶動農(nong) 民致富,在社區宣講黨(dang) 的創新理論,在車間工廠鑽研節能降耗,在職業(ye) 學校為(wei) 學生傳(chuan) 授手藝,在實驗室刷新醫學影像分辨率極限,在體(ti) 育賽場上拚盡全力……

  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他們(men) 用堅韌的奮鬥,讓青春閃光。

  奮鬥青春 與(yu) 時代同頻共振

  “五一”假期,“90後”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梁祥會(hui) 家的農(nong) 家樂(le) 生意紅火。梁祥會(hui) 經營的農(nong) 家樂(le) 位於(yu) 廣西百色市樂(le) 業(ye) 縣新化鎮百坭村,也是“七一勳章”獲得者黃文秀生前擔任駐村第一書(shu) 記的地方。受到黃文秀精神的感召,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這裏,把青春投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建設。

  出生於(yu) 1994年的黃思薇,和黃文秀同為(wei) 廣西百色的壯族女孩,2021年成為(wei) 百坭村駐村工作隊員。駐村兩(liang) 年來,她積極帶動村裏產(chan) 業(ye) 發展,幫助群眾(zhong) 持續增收。

  “隻有向下沉澱,才能向上提升。鄉(xiang) 村振興(xing) 離不開年輕人,要順應時代之需,把個(ge) 人的理想追求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之中。”黃思薇說。

  到人民群眾(zhong) 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與(yu) 時代同頻共振,成為(wei) 當下很多青年人的主動選擇和人生理想。無論是在基層社區,還是在課堂內(nei) 外,都閃現著青年奮鬥的身影。

  “錢不會(hui) 從(cong) 天上掉下來,咱們(men) 的發展靠的是啥?”5月1日,浙江龍遊縣詹家鎮浦山村的一場理論宣講活動中,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成員陳昕正在宣講《“八八戰略”到底是什麽(me) 》。陳昕用當地人熟悉的春茶采摘、龍遊商幫等例子,生動講述了“八八戰略”如何改變當地人的生活。

  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是在浙江龍遊縣由各行各業(ye) “80後”“90後”優(you) 秀青年組成的宣講團,他們(men) 用年輕人的視角和表達方式,將黨(dang) 的創新理論講解得生動有趣,飛入尋常百姓家。

  “黨(dang) 的創新理論是青年成長成才的最好養(yang) 分,新時代的偉(wei) 大征程是青年施展才幹的廣闊舞台。”宣講團成員楊露說。

  火熱青春 在產(chan) 業(ye) 熔爐淬煉

  奮鬥是青春最亮麗(li) 的底色,在祖國大地的各個(ge) 角落,田間地頭、工廠車間,處處都有青年人奮鬥的身影。

  5月1日,河鋼集團邯鋼公司邯寶煉鋼廠轉爐車間內(nei) ,爐火熊熊、鋼水翻滾。唐笑宇來到轉爐操作台前跟蹤生產(chan) 情況,叮囑同事們(men) 要控製好轉爐中間氧、出鋼溫度等指標。

  38歲的唐笑宇是河鋼集團邯鋼公司邯寶煉鋼廠特檔技術主管、轉爐車間副主任,在基層生產(chan) 一線不斷創新,從(cong) 上料工成長為(wei) 技術帶頭人。

  從(cong) 夢想“成為(wei) 全廠最好的煉鋼工”,到獲得世界級技能大獎,再到當選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唐笑宇在煉鋼廠裏追逐夢想。他不斷摸索創新冶煉工藝,為(wei) 企業(ye) 節本增效。在第12屆世界模擬煉鋼挑戰賽總決(jue) 賽上,唐笑宇奪得職業(ye) 組冠軍(jun) 。

  和唐笑宇一樣,站在世界級比賽最高領獎台的技能人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青年。

  出生於(yu) 1998年的宋彪,是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智能裝備學院的一名專(zhuan) 業(ye) 課教師。他19歲在該校讀書(shu) 時便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上捧回最高獎“阿爾伯特·維達爾獎”,成為(wei) 首位獲得該榮譽的中國選手。

  “新時代的青年,機遇無限,人人皆可成才。”從(cong) 學生到留校任教,宋彪執著熱愛著職業(ye) 技能教育。最讓他驕傲的是,他指導的一個(ge) 學生,獲得了世界技能大賽銅牌。

  平凡崗位亦可有大作為(wei) ,工廠車間裏也有廣闊天地。宋彪和唐笑宇,也都憑借著專(zhuan) 業(ye) 技能分別獲得第23屆、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激揚青春 在挑戰中突破極限

  以“米粒雕花”的超高分辨率構建大腦的時空發育圖譜,為(wei) 胎兒(er) 大腦刻畫精細結構圖;研發3D高分辨率彌散磁共振成像技術,實現了高場下活體(ti) 大腦0.1毫米和離體(ti) 大腦0.03毫米的超高分辨率“活體(ti) 顯微鏡”……今年38歲的吳丹是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yu) 儀(yi) 器科學學院黨(dang) 委委員、生物醫學工程係主任,今年被授予第27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為(wei) 了讓醫生看得更清楚,她不斷刷新醫學影像分辨率和成像速度的極限。”這是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專(zhuan) 家對吳丹的評價(jia) 。近年來,吳丹致力於(yu) 前沿磁共振成像技術研發,實現了成像尺度從(cong) 宏觀到介觀到微觀的逐步突破。

  成長之路不總是一帆風順,遇挫時永不氣餒,是青年人的勇氣和堅持。無論是在實驗室突破科學的極限,還是在運動場挑戰身體(ti) 的極限,他們(men) 在攻堅克難中追逐夢想。

  冬季兩(liang) 項3金、越野滑雪3金、公開接力1金,在今年2月舉(ju) 行的河北省第十屆殘運會(hui) 冬季項目比賽中,劉夢濤一舉(ju) 奪得7枚金牌。2022年3月,劉夢濤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hui) 中為(wei) 中國贏得2金1銅的佳績——冬季兩(liang) 項男子短距離坐姿銅牌、男子中距離坐姿金牌和男子長距離坐姿金牌。

  “現在不努力,還要青春幹什麽(me) ?”劉夢濤在微信簽名這樣寫(xie) 道。

  今年22歲的劉夢濤出生於(yu) 河北邯鄲臨(lin) 漳縣西羊羔鄉(xiang) 劉羊羔村,幼年遭遇的一場疾病讓他失去了正常行走能力。被選拔為(wei) 殘疾人運動員後,劉夢濤不斷挑戰身體(ti) 極限,夏天滑輪、冬天滑雪,時常摔得鼻青臉腫,但他不怕苦、不服輸。“我也曾畏難退縮過,但我相信隻要不放棄,努力就不會(hui) 白費。”劉夢濤說。

  青春正當時,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奮進的樣子最青春。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 執筆記者:楊洋;參與(yu) 記者:張璿、朱涵、徐海濤、趙鴻宇、陸華東(dong)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