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音樂劇《俠影·詠春》藝術再現“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發布時間:2023-05-06 14:3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江門市委宣傳(chuan) 部和鶴山市委宣傳(chuan) 部聯合出品的音樂(le) 劇《俠(xia) 影·詠春》,將於(yu) 5月13日、14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劇場首演。

  音樂(le) 劇《俠(xia) 影·詠春》以被譽為(wei) “詠春拳王”、“佛山讚先生”的晚清著名武術家梁讚(劇中名:梁德榮)為(wei) 原型,講述了他研習(xi) 詠春武學、授徒傳(chuan) 藝、用詠春拳救國救民的故事。該劇將詠春文化融入其中,用藝術作品表達博大精深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劇中,梁讚不僅(jin) 是一位詠春拳師,更是在中華曆史長河中麵對國家興(xing) 亡選擇挺身而出的英雄縮影。劇中人物形象立體(ti) 飽滿,情感抒發濃烈,充滿浩然正氣和大無畏精神,將英雄主義(yi) 和愛國情懷傳(chuan) 遞給了每位觀眾(zhong) 。

  該劇集結了一批業(ye) 內(nei) 優(you) 秀的主創團隊,包括導演鍾浩,作曲陳思昂,編劇楊碩、穀依曼,執行導演、編舞張陽等。此外,夏振凱、馬添龍、徐瑤、蔡忻如、崔秀麗(li) 、常進等一線的音樂(le) 劇演員與(yu) 中國歌劇舞劇院藝術家將共同演出。

  在創作過程中,劇組先後多次前往廣東(dong) 江門采風,感受嶺南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與(yu) 詠春拳傳(chuan) 承人學習(xi) 拳法,加深對詠春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通過紮根生活,不斷感受中華武術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平民英雄的民族精神,為(wei) 劇目排演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5日的發布會(hui) 上,導演鍾浩說,“有人問我,做一部音樂(le) 劇,為(wei) 什麽(me) 要等五年。我總是半開玩笑地說,我們(men) 在‘閉關(guan) 修煉’。我覺得,對待一部作品,尤其是《俠(xia) 影·詠春》,是需要有這樣的虔誠和執著的,因為(wei) 這個(ge) 題材,這個(ge) 故事,這個(ge) 人物,對每個(ge) 創作者來說,都有著足夠的吸引力。《俠(xia) 影·詠春》故事中的人物,不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而是的的確確存在的,有據可考的,有血有肉的人,所以這部戲要帶給觀眾(zhong) 們(men) 的,並不是一個(ge) 神乎其神的武俠(xia) 世界,而是希望還原出一個(ge) 真實的市井江湖。”

  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唐瑩介紹,該劇充分展現了以中華武術精神為(wei) 核心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積極弘揚了偉(wei) 大的愛國主義(yi) 精神,其彰顯出的勤勞勇敢、團結奮鬥、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曆史意義(yi) 和鮮明的時代價(jia) 值。是一部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精神的作品。

  江門市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高鋼華表示,創作排演音樂(le) 劇《俠(xia) 影·詠春》,希望借助“武術”這個(ge) 國際化的符號,以更加柔性的方式、更令海外受眾(zhong) 接受的方式來講好中國文化故事,提供國際傳(chuan) 播的有效性、轉化率。用文藝創作的力量來講好江門故事、廣東(dong) 故事、中國故事,是與(yu) 時俱進增強“中國僑(qiao) 都”城市文化品牌影響力的積極實踐。(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