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如果錢幣會說話——中國中亞友好交往的前世今生

發布時間:2023-05-18 15:11: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古絲(si) 綢之路綿亙(gen) 萬(wan) 裏,延續千年,見證了無數“使者相望於(yu) 道,商旅不絕於(yu) 途”的繁華。在這條東(dong) 西方合作的紐帶上,錢幣恰如一枚枚紐扣,記錄下當時中外通商易貨、知識交流、友好交往的盛況。

  在陝西省西安市,大唐西市博物館建於(yu) 隋唐長安城西市遺址之上。大唐西市是古絲(si) 綢之路上一個(ge) 重要的國際貿易市場,來自中亞(ya) 、南亞(ya) 等地區的商人曾在此聚居經商。

  在博物館“絲(si) 路古幣”展區,一枚外國古錢幣蘊藏著特殊意義(yi) 。

  博物館展覽宣教部副部長林喆為(wei) 記者“翻譯”出錢幣無聲的語言——這枚古錢幣來自當時的“突騎施汗國”,在今天的中亞(ya) 地區,“錢幣造型與(yu) 唐朝‘開元通寶’非常相似,方孔圓錢,中間穿孔便於(yu) 攜帶”。一枚小小錢幣“道”出當時中外文化相互影響和融合的印跡。

  “絲(si) 綢之路不僅(jin) 是一條商路,還是一條經濟之路、文化之路和交流之路。”林喆說。

  如今,不同國家的貨幣繼續講述著中外交流合作的故事。

  烏(wu) 茲(zi) 別克斯坦2021年發行的一版紙幣以古絲(si) 綢之路為(wei) 主題設計,圖案選取絲(si) 路上的文化建築、考古遺址和出土文物等元素。

  這套紙幣的水印圖案是駱駝,令人遙想起在古絲(si) 綢之路上回響千載的駝鈴聲,展現中國同中亞(ya) 地區自古以來緊密的商貿聯係和友好往來。

  在塔吉克斯坦麵額200索莫尼的紙幣上,印著一座宏偉(wei) 氣派的建築物——塔吉克斯坦國家圖書(shu) 館。這座由中國企業(ye) 承建的建築在當地大受歡迎,集城市地標、文化活動、人文中心於(yu) 一體(ti) ,也是中塔友誼的象征。

  貨幣承載著各國厚重的曆史,展現著不同地域的文化風貌,對推動商貿交流、促進文化融合、增進人民友誼發揮著重要作用。

  古絲(si) 綢之路上,西安是起點之一,中亞(ya) 是必經之地。今天,中亞(ya) 地區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首倡地,也是互聯互通的標杆地。今後,還將有更多像貨幣一樣的“紐扣”,繼續講述睦鄰友好、合作共贏的新絲(si) 路故事。

    (新華社西安5月17日電 記者眭黎曦、淡然、孫正好 參與(yu) 記者:李華、李奧、張繼業(ye) 、王晨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