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山水即心境——專訪內地赴港辦展的藝術家唐悟剛

發布時間:2023-05-22 11:0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港5月21日電 題:山水即心境——專(zhuan) 訪內(nei) 地赴港辦展的藝術家唐悟剛

  中新網記者 劉大煒

  “久居城市會(hui) 對自然有一種天然的向往。在我看來,山水就是人們(men) 的心境,城市中樓宇如山、人流如水,身處都市亦可親(qin) 近山水、感受平靜。”赴港辦展的內(nei) 地職業(ye) 藝術家唐悟剛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zhuan) 訪時如是說。

  唐悟剛1971年生於(yu) 四川省,現居成都。他從(cong) 2007開始創作以《武·逝》為(wei) 題材作品而獨樹一幟,具有寫(xie) 實與(yu) 超現實主義(yi) 風格。本月17日,他的第二個(ge) 主題展“山水獨行·生命相伴”藝術展在香港開幕,展出18幅山水油畫。香港是展覽的首站。

  走進展覽,便可感受到與(yu) 傳(chuan) 統意義(yi) 上風景油畫的差異。唐悟剛的畫作融合了中國傳(chuan) 統水墨畫技法,簡潔線條勾勒出主觀化更強的山林與(yu) 天地,山、水、沙、雪相互交織,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對比此前的《武·逝》係列作品,本次展覽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轉變。“這種轉變可能也反映了我心境的變化。”唐悟剛笑道:“人年輕的時候總想著去探索、去冒險、去打拚,當為(wei) 打拚付出青春和努力或取得一定成果時,就會(hui) 想‘解甲歸田’,產(chan) 生回歸平靜生活的期許。”

  唐悟剛說,這種轉變大概發生在2014年。彼時幾個(ge) “臭味相投”的畫友經常聚在一起喝茶聊風景和山水,偶然間聊起古代中國人的田園情懷,感歎現代都市生活中山水離人們(men) 越來越遠。又恰好《武·逝》係列已創作多年,他也想轉換一種風格,便萌生了創作山水題材的想法。

  於(yu) 是,2014年後唐悟剛相繼創作了《境—雁山》《山雨》等作品,並嚐試把個(ge) 人技法的特點和繪畫語言延伸其中。在本次展覽的“山水獨行”係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將自己結實的造型能力隱藏在看似隨意的筆觸和優(you) 雅而微妙的色彩中,創造出與(yu) 中國自然環境和文化形態相匹配的視覺圖像。

  唐悟剛筆下的山水,多帶有雲(yun) 霧繚繞、煙嵐迷濛之感。這種風格與(yu) 他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guan) 。“四川盆地常年水汽較重,這種色調在繪畫中的呈現就是非常雅致和寧靜的灰色係列。它沒有像熱帶地區豔麗(li) 的色彩,往往比較含蓄,這也比較符合中國傳(chuan) 統藝術文化的特點。”唐悟剛說。

  之所以形成這種風格,唐悟剛認為(wei) 也是順其自然。“我從(cong) 小就喜歡在鄉(xiang) 間山野裏瞎玩,學畫時也常去山裏寫(xie) 生。再加上從(cong) 小學習(xi) 的古詩詞之類傳(chuan) 統文化影響下,慢慢變為(wei) 一種中西合璧的感覺。”唐悟剛說。

  這種中西合璧也是唐悟剛選擇香港作為(wei) 展覽首站的原因之一。在他看來,香港的文化氛圍濃厚,更是中國與(yu) 世界溝通的窗口。且在這個(ge) 繁華的都市中,並不缺少親(qin) 近山水的機會(hui) 。“就像我之前說的,山水即心境,身處鬧市仍可尋求內(nei) 心平靜,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選擇。”唐悟剛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