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杜建軍:匠心不改的鐵路建設者

發布時間:2023-05-23 16:5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通訊員 王剛 上官鵬飛

  列車在寧夏川飛馳,隨著銀西高鐵西出北上,“塞上江南”秀美的畫卷徐徐浮現在眼前。日前,作為(wei) 建設者代表,中國中鐵一局集團市政環保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杜建軍(jun) 再次體(ti) 驗這趟列車,內(nei) 心無比激動,建設這條鐵路時的點點滴滴湧上心頭。

  這不是杜建軍(jun) 第一次乘坐自己參建的高鐵。從(cong) 業(ye) 27年來,他先後參加了遂渝、京滬、蘭(lan) 渝、蘭(lan) 新、銀西等多條國家重大鐵路基礎設施建設。一路走來,他和同事們(men) 迎難而上、實幹苦幹。

  4年前,杜建軍(jun) 參與(yu) 定武高速立交特大橋工程建設,這是銀西高鐵全線唯一一座采用轉體(ti) 施工的連續梁,也是國內(nei) 首座使用RPC球鉸的轉體(ti) 連續梁,施工結構異常複雜,對精度的要求也極其苛刻。為(wei) 了確保轉體(ti) 順利完成,杜建軍(jun) 帶領項目技術團隊反複鑽研、反複論證,最終提出“將掛籃施工更改為(wei) 支架現澆”的合理化建議,並帶領技術團隊應用BIM技術模擬轉體(ti) 連續梁全過程,及時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糾偏。

  在他和團隊的努力下,不僅(jin) 極大地減小了施工風險,還縮短工期60餘(yu) 天,為(wei) 後續施工搶回了寶貴時間。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新建銀西鐵路定武高速立交特大橋轉體(ti) 梁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梁體(ti) 穩穩地停在了軸線上,誤差不超過1公分。此間,杜建軍(jun) 組織完成的《銀西高鐵跨高速公路連續梁轉體(ti) 施工BIM技術應用》榮獲甘肅省第一屆BIM技術應用大賽三等獎。

  數十年如一日堅持學習(xi) ,杜建軍(jun) 的施工經驗、管理經驗不斷積累,成功取得一級建造師執業(ye) 證書(shu) ,還先後榮獲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甘肅省誠信建造師”、武威市建築業(ye) “優(you) 秀項目經理”等榮譽稱號。

  2020年3月,杜建軍(jun) 再次被委以重任,擔任蘭(lan) 張三四線鐵路蘭(lan) 武段ZQ3標段工程項目經理。改變的隻是工作的地點,不變的是他一直以來堅守的初心,“幹好一項工程,造福一方人民”。

  中鐵一局市政環保公司蘭(lan) 張三四線鐵路蘭(lan) 武段ZQ3標,全長11.3公裏,其中9公裏橫穿甘肅省天祝縣高原夏菜種植基地。作為(wei) 一名土生土長的農(nong) 村孩子,杜建軍(jun) 深知農(nong) 民對於(yu) 土地的深深眷戀。如何在保證路基施工快速推進的前提下,同時保障9公裏沿線莊浪河穀2000餘(yu) 畝(mu) 的農(nong) 田灌溉,成了擺在杜建軍(jun) 麵前的第一個(ge) 難題。

  施工進場前,杜建軍(jun) 和他的工作團隊做了充分的施工策劃,對每一塊土地進行實際調查,因地製宜地製定了施工生產(chan) 和沿線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同步推進的方案。為(wei) 了保障天祝藏族自治縣高原夏菜豐(feng) 產(chan) 優(you) 產(chan) 及沿線莊浪河穀2000餘(yu) 畝(mu) 的農(nong) 田灌溉及高原夏菜豐(feng) 產(chan) 優(you) 產(chan) ,他和團隊累計組織修建臨(lin) 時灌溉渠22公裏,解決(jue) 了當地百姓最愁聁的難題。

  後來,杜建軍(jun) 負責的蘭(lan) 張鐵路ZQ3標項目多次被評為(wei) 省、市級“文明工地”。從(cong) 一紙藍圖到鋼軌鋪就,“鋼鐵巨龍”在古老的河西走廊上奔騰;從(cong) 晃晃悠悠的綠皮火車“走得了”,到如今說走就走便捷快速的“走得好”,作為(wei) 一名鐵路建設者,杜建軍(jun) 以匠心執筆,以汗水為(wei) 墨,澆灌中國速度的未來。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