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加強文藝領域自由職業人員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引領

發布時間:2023-05-23 17:1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5月5日,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人士和黨(dang) 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動員會(hui) 在京召開。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是各民主黨(dang) 派、無黨(dang) 派人士和黨(dang) 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的一條重要經驗。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是新的社會(hui) 階層人士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自信和講好中國故事、傳(chuan) 播中國聲音,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的主力軍(jun) ,在意識形態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了解、掌握其發展狀況和思想動態,並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引領是該領域統戰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開展此次主題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yi) 。

  依據2022年《關(guan) 於(yu) 加強自由職業(ye) 人員統戰工作的意見》,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主要包括自由撰稿人、網絡作家、編劇等寫(xie) 作人員和自由職業(ye) 書(shu) 畫家、工藝美術師、演藝人員等文藝創作人員。該《意見》強調,要重視加強對意識形態影響較大的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群體(ti) 的思想狀況研究,有針對性地開展該群體(ti) 思想引導工作。凝聚該群體(ti) 思想政治共識,除了要和風細雨、潤物無聲,更要注意圍繞其健康成長和發揮作用綜合施策。

  一要摸清底數,把人吸納進來。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不受雇於(yu) 任何單位,分布廣泛,多數未被納入統戰工作視野。長期以來,許多地方沒有掌握這支隊伍的總體(ti) 數量、行業(ye) 分布和基本特征,積累的經驗也比較有限。因此,首先必須要通過廣泛調查研究,搞清楚他們(men) 在哪裏,他們(men) 有多少人,他們(men) 在幹什麽(me) ,他們(men) 在想什麽(me) ,他們(men) 的生存狀態怎麽(me) 樣,他們(men) 的發展狀況怎麽(me) 樣,他們(men) 有什麽(me) 實際困難和問題,他們(men) 有什麽(me) 訴求,等等。這項工作,是做好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思想政治引領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雖然該群體(ti) 沒有具體(ti) 單位歸屬,但他們(men) 一般都會(hui) 通過各類專(zhuan) 業(ye) 論壇、行業(ye) 平台開展業(ye) 務交流,形成線上的社交圈;線下他們(men) 也會(hui) 以沙龍、座談、培訓等方式抱團取暖,拓展業(ye) 務。統戰部門可以依托大統戰工作格局,聯合民政、人社、統計等相關(guan) 部門,通過這些平台,主動物色、積極接觸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切實摸清底數情況。

  二要做好服務,把人凝聚起來。要將引導寓於(yu) 服務之中,把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納入城市公共服務體(ti) 係,建立健全相關(guan) 政策規定,為(wei) 該群體(ti) 職業(ye) 發展提供可靠的製度保障。例如,在職稱評定上,適當減少入評條件限製,根據從(cong) 業(ye) 情況,把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納入職稱評定範圍,對技術水平或行業(ye) 貢獻突出人員給予晉升職稱的機會(hui) ;在入戶優(you) 待上,適度降低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的入戶門檻,探索引進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高級人才的落戶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匯聚;在社會(hui) 保障上,探索建立真正適應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實際的社會(hui) 保障製度,重視該群體(ti) 對住房公積金、養(yang) 老醫療等保險的需求。同時,將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納入政府獎勵範圍,選出對社會(hui) 貢獻較大的代表性人物,授予適當的榮譽稱號和提供一定的物質獎勵,為(wei) 其健康發展培育良好的社會(hui) 輿論環境。

  三要拓寬平台,把人組織起來。首先是黨(dang) 建賦能,充分發揮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所在行業(ye) 、樓宇、園區、社區等基層組織和單位中黨(dang) 組織的教育引導功能,切實做到該群體(ti) 出現在哪裏,基層黨(dang) 組織的關(guan) 心、關(guan) 愛和思想政治引領工作就推進到哪裏。其次是探索用好網絡統戰,開發符合該群體(ti) 使用習(xi) 慣的網絡工作平台,使平台成為(wei) 其開展思想交流、反映意見訴求、建言獻策的重要渠道,從(cong) 而彌補統戰工作難以全麵覆蓋的現實難題。再者,建立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各類行業(ye) 協會(hui) 、聯誼組織,把他們(men) 組織起來;同時,進一步延伸工作手臂,積極引導這一群體(ti) 行業(ye) 、興(xing) 趣類“自組織”健康發展,充分激活“自組織”自我管理、自主運行的組織特性與(yu) 該群體(ti) 自主、自由特性之間的天然契合優(you) 勢。

  四要求同存異,對人多加包容。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群體(ti) 平時的工作時間、工作環境、工作模式相對自由,重視個(ge) 性發展,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多元多樣。對此,要以尊重、信任、包容之心,正確理解這種鮮明的“多元化”。要創新溝通方式,多從(cong) 個(ge) 人成長、事業(ye) 成功、職業(ye) 修養(yang) 等角度切入,加強與(yu) 他們(men) 的雙向交流,充分傾(qing) 聽他們(men) 的心聲。關(guan) 鍵是求同存異,在堅持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之上,在多元中立主導,在多樣中謀共識,不斷增進一致性,通過耐心細致的工作,通過線上與(yu) 線下、理論與(yu) 實踐的交流溝通,循循善誘,幫助他們(men) 不斷增進對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最終達成思想認識的“一致性”,鞏固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礎。當然,對於(yu) 危害黨(dang) 的領導、危害我國社會(hui) 主義(yi) 政權、危害國家製度和法治、損害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問題,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不能讓其以尊重多樣性的名義(yi) 大行其道。

  五要合理安排,把人使用起來。要建立完善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代表人士推薦評價(jia) 體(ti) 係,通過網絡平台以及代表人士拓寬選人視野,多層次、多渠道物色人選,努力形成黨(dang) 內(nei) 與(yu) 黨(dang) 外推薦、組織與(yu) 個(ge) 人推薦相結合的工作格局。同時,在重點行業(ye) 、成熟領域探索自由職業(ye) 代表人士綜合評價(jia) 工作,提高選人用人的科學化水平。再者,要完善相關(guan) 遴選機製,利用人大、政協換屆和屆中增補,適當加大文化藝術領域自由職業(ye) 人員青年代表人士的安排力度,支持他們(men) 建言資政、參與(yu) 社會(hui) 治理,在新的工作平台上積極貢獻力量,實現有序政治參與(yu) 。

  (作者係青島統一戰線智庫副研究員)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