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給孩子以心靈滋養,社會需共築“防線”——多地開展校園心理健康“必修課”掃描

發布時間:2023-05-25 16:03:00來源: 新華社

  教育部等十七部門最近聯合印發《全麵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zhuan) 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要求中小學校要結合相關(guan) 課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在一些地方的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已成為(wei) “必修課”,學生們(men) 開始學習(xi) 識別和管理情緒,從(cong) 認識自己、他人和環境中學習(xi) 人際關(guan) 係處理,了解遇到問題時如何求助和傾(qing) 訴,在課程中得到心靈療愈和滋養(yang) 。

  體(ti) 驗、分享、感悟帶來心靈成長

  10餘(yu) 名學生圍成圓圈,每人右手掌心握住一支直立在地上的塑料杆,口令響起,學生迅速移動步伐,去握相鄰同伴的杆子,過程中要保持杆子不落地……走進大連市第十一中學體(ti) 育館,心理拓展課上一片歡聲笑語。

  “這堂課組織學生進行了‘擊鼓顛球’‘不倒森林’等項目,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並進行分享,這有利於(yu) 學生處理好同學關(guan) 係,調節情緒,發揮潛能。”心理教師張瑩介紹說,學校除心理健康課程外,還為(wei) 學生提供個(ge) 體(ti) 心理谘詢、沙盤遊戲、放鬆訓練等,並定期舉(ju) 辦心理文化節、心理講座等活動。

  記者從(cong) 多地中小學了解到,結合不同年齡學生心理特點,內(nei) 容豐(feng) 富的心理健康課程正在校園內(nei) 廣泛開展。廣州市天河第一小學四年級的一節心理課,以遊戲的方式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情緒。心理教師肖冬梅介紹說,教師把一塊布鋪在地上,分成不同小組的學生們(men) 站在布上,要求在腳不離開布的情況下,把布翻麵。在完成這個(ge) 任務的過程中,學生們(men) 激動、生氣、委屈、喜悅……體(ti) 會(hui) 到各種情感。遊戲結束後,學生們(men) 在教師引導下,感悟團結合作、主動犧牲等精神。

  廣州市第二中學高一學生王栗霖說,學校的心理健康課程一周一節,是同學們(men) 喜愛的課程之一,“有節課是大家用多種原材料自製服裝走秀,既歡樂(le) 又減壓。”

  遵義(yi) 市第十九中學心理教師羅豔說,學校在初一年級和初三年級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初二年級則以講座的形式授課。貴州省黔西南州教育局副局長李天維說,2022年9月以來,該局對全州120多名專(zhuan) 業(ye) 心理教師進行係統培訓後,在全州所有初級中學初一年級開設了心理健康課程。

  多發、低齡化、識別難,青少年心理健康麵臨(lin) 新挑戰

  青少年時期是身心快速發展、麵臨(lin) 多個(ge) 成長議題的重要階段,青少年是心理健康問題的多發人群。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全國超過3萬(wan) 名青少年進行調查,發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顯示:有14.8%的人存在不同程度抑鬱風險。

  隨著經濟社會(hui) 快速發展,學生成長環境不斷變化,疊加新冠疫情影響,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加凸顯。多位受訪心理教師表示,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有日益增多的趨勢,並呈現出低齡化特點。

  遼寧省心理谘詢行業(ye) 協會(hui) 青少年心理健康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曾祥雲(yun) 表示,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通訊設備的發展,通過智能設備進行交流一定程度上替代了現實社交,也給未成年人心理帶來不利影響。“如青少年使用手機時間過長,甚至形成手機依賴等,會(hui) 導致孩子們(men) 更不願意開展麵對麵的線下社交。同時容易受網絡不良價(jia) 值觀影響,一些不良信息會(hui) 引導學生認可甚至模仿,對學生心理健康造成較大威脅。”

  受訪心理教師認為(wei) ,親(qin) 子關(guan) 係緊張和學業(ye) 壓力加大對學生的心理影響較大,表現為(wei) 家長對孩子的高期待,給孩子加壓,孩子難以承受;或孩子不想聽從(cong) 家長對自己未來的安排,又不知道自己該怎麽(me) 選擇,因而感到焦慮,等等。同時,與(yu) 成人相比,青少年心理問題和抑鬱傾(qing) 向更難被識別和診斷。

  家、校、社會(hui) 協同 共築心理健康“防線”

  相關(guan) 專(zhuan) 家建議,應盡快建立學校、家庭、社會(hui) 和相關(guan) 部門協同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識別、幹預全鏈條機製,落實行動計劃,推進心理健康課程建設,共築學生心理健康“防線”。

  大連教育學院心理研訓中心主任李玉榮建議,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是現階段促進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實處,預防與(yu) 解決(jue) 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本。建議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納入國家課程方案,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課開齊開足。同時加強專(zhuan) 崗專(zhuan) 業(ye) 心理健康教師配備,通過常態化培訓提高專(zhuan) 職心理教師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

  “本學期開學後,我們(men) 到不同中小學上了近20節心理健康課。”曾祥雲(yun) 說,由他及46位專(zhuan) 家組成的心理援助誌願服務隊,堅持義(yi) 務為(wei) 有需要的中小學進行心理健康服務。他建議,要充分發揮衛健、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的優(you) 勢,開展“家長課堂”“微課程”等活動,提升家長健康意識,全社會(hui) 共同關(guan) 注和幫助孩子心理成長。

  專(zhuan) 家建議,可從(cong) 日常生活習(xi) 慣著手保障學生心理健康。如進一步發揮體(ti) 育活動調節情緒、疏解壓力作用,開齊開足上好體(ti) 育與(yu) 健康課,落實戶外運動一小時等要求,助力學生健康成長。

  記者:王瑩、鄭天虹、鄭明鴻

  參與(yu) 采寫(xie) :王鬱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