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京胡一生願 守住中華文化的本真情懷
中新網天津5月24日電 題:一把京胡一生願 守住中華文化的本真情懷
作者:張少宣 王在禦
五月的天津,氣溫陡然上升。和李河遵約在練功房內(nei) 采訪,他正在給一位外地來訪的學員做示範指導。他說,自己還正在準備即將開始的京胡進社區科普活動,讓更多人了解並愛上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是他一生的心願。
一把京胡,滿室琴聲,屋內(nei) 是汗流浹背的人。眼前是胡琴散發出古老的魅力,讓人欲罷不能。耳邊,則是一位京胡琴師對於(yu) 職業(ye) 心生敬畏所拉彈出的餘(yu) 音繞梁。
李河遵,天津京劇院國家一級琴師。1978年出生於(yu) 天津一個(ge) “文化之家”。母親(qin) 是本地的文化宣傳(chuan) 幹事,他說在自己的記憶維度裏,最初接觸到的聲音就充滿著對中國古典京劇作品的印跡。
耳濡目染 成就一生所愛
“當我還在咿呀學語時,母親(qin) 就常在耳邊哼唱。童年的記憶中所有的溫馨都是在母親(qin) 懷抱中聽到的清唱。她對於(yu) 京劇藝術的理解,深情而又炙熱。母親(qin) 從(cong) 小就告訴我,京劇並不僅(jin) 僅(jin) 是一種中華文明的藝術形態,更是一份本真情操。每一場表演都是經曆的過程,是向世人傳(chuan) 唱一份東(dong) 方美學藝術。”
在李河遵看來,京劇藝術有著東(dong) 方文明的靚麗(li) ,也讓中國人的表達有著精神引領。李河遵的練功房內(nei) ,他以純熟的演練,讓學員切身體(ti) 會(hui) 著戲腔在作品表現中的溫婉悠揚。以琴相輔,帶動著學員醇熟的唱腔。
“京劇的表達最是一份虔誠。既然上天賜予我不錯的天賦,父母、老師的悉心栽培,又為(wei) 我創造了作為(wei) 琴師的成長環境,我的人生使命就是為(wei) 了通過傳(chuan) 播中華文明去感染眾(zhong) 人。”李河遵就像是一位記錄者,在用他手中的胡琴白描著自己的職業(ye) 見解,不華麗(li) ,很實在。
“身為(wei) 琴師,生活中我會(hui) 安靜地思考作品,沉靜地審視自我,品味世間百態,這些審美習(xi) 慣的啟蒙都源於(yu) 小時候在母親(qin) 的指導下學習(xi) 過小提琴。小提琴最要求音準,這也為(wei) 我今後的京胡之路打下了基礎。”
李河遵習(xi) 承京劇大師程硯秋,4歲拉琴,9歲考入天津藝術學校,先後師從(cong) 董生、鄭柏林、餘(yu) 學森、唐在忻等藝術大家,登台之初就深受戲迷觀眾(zhong) 的喜愛。畢業(ye) 之初,在留校任教與(yu) 登台演奏的選擇中,他選擇登台演奏,這個(ge) 人生經曆中第一個(ge) 重要選擇,也奠定了他國家一級演奏師的成就之路。
傳(chuan) 承文化 是以恒者功成而不居
在李河遵的琴師生涯中,他走遍中國,出訪世界各地,協助節目及院團獲得全國獎項。CCTV第五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金獎、第七屆上海白玉蘭(lan) 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全國優(you) 秀青年演員折子戲展演一等獎、第26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六屆中國京劇藝術節獲得一等獎,以及文華獎最佳表演獎中都有著李河遵的身影。
“我的職業(ye) 是演繹人生,我的價(jia) 值是傳(chuan) 達。在我的演奏裏,傳(chuan) 達著東(dong) 方感情的深邃與(yu) 含蓄,希望傳(chuan) 遞給人們(men) 一種精神理想的追求。我給自己的定義(yi) 隻是一名傳(chuan) 統文化的傳(chuan) 承者。”
李河遵對於(yu) 藝術價(jia) 值的認識是從(cong) 容的,他與(yu) 國家一級演員程派青衣呂洋合作,多次奪得梅花獎。作為(wei) 琴師,他說聚光燈後依然別有風光。
“在登台多年之後,我決(jue) 定要作為(wei) 一名教育者,去傳(chuan) 播我對於(yu) 傳(chuan) 統文化的理解。我做過很多公開課和演講,一是渴望尋得熱愛這門藝術的學員,繼承我對於(yu) 京劇藝術的理解,讓他們(men) 可以奔向更為(wei) 遼闊的東(dong) 方美學舞台。二是希望戲曲不是脫離社會(hui) 認知的藝術,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戲曲表演如何走近大眾(zhong) 審美,又不放棄本來真源,這條路我會(hui) 一直走下去。”
從(cong) 2017年開始,李河遵自發組織京胡進校園、京胡進社區等活動。從(cong) 3歲的孩童,到80歲的老人,從(cong) 幼兒(er) 園、小學、大學再到社區,每次活動中大家都會(hui) 被京胡那輾轉悱惻的情緒表達所感染。至今,李河遵的公益演講已經超過七十場,而這個(ge) 數字還在不斷地攀升。
沒有酬勞,一站就是2至3個(ge) 小時,不光講,還手把手讓大家體(ti) 驗京胡,讓老祖宗留下的藝術瑰寶可聽可看可觸摸。李河遵在幾百人的校園禮堂中做過分享,也在小平房裏傳(chuan) 播過國粹精神,他說想把京劇和京胡藝術讓更多人喜歡,讓更多人愛上它,讓更多人走進劇場欣賞到中國的國粹。
“在票友們(men) 心中,京劇是一種東(dong) 方文明的文化精神歸屬。放眼國際,華人對京劇更有著最本真的需求。所以,像我這樣的琴師被認可,是這項藝術賦予我的,我更要把它傳(chuan) 播出去。作為(wei) 中國人,當為(wei) 台下觀眾(zhong) 演奏時,融入的是我對中國文化情懷的理解,我們(men) 要讓全世界更清晰地理解中國人的智慧與(yu) 深情。”
當采訪結束時,李河遵也開始收拾自己的“家夥(huo) 事”,準備為(wei) 接下來的社區行做準備。他說自己要做的就是堅持,是持之以恒,是樂(le) 此不疲。“我喜歡這樣一句話: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wei) 之事,行不言之教;萬(wan) 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wei) 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李河遵說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