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奉獻見證成長 絲路厚植友誼——中國-中亞峰會西安市大學生誌願服務側記

發布時間:2023-06-01 16:10: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中國青年網西安5月31日電(記者 張亞(ya) 雲(yun) )5月16日21點,溫宏濤在西鹹國際機場乘客出口的人群中遠遠看見了穿著短袖、牛仔褲的魯斯蘭(lan) ·肯紮耶夫。隨後,他們(men) 在對方又驚又喜的眼神中握手寒暄並拍下了久違的“合照”。

  溫宏濤是西安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俄語專(zhuan) 業(ye) 的一名大四學生。當天,他作為(wei) 誌願者前往西鹹機場,準備接機來自烏(wu) 茲(zi) 別克斯坦的商務代表團,卻與(yu) 去年8月在“一帶一路”媒體(ti) 論壇上結識的“老友”《人民言論報》副總編輯魯斯蘭(lan) ·肯紮耶夫不期而遇。

  5月18日至19日,備受世界關(guan) 注的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在陝西省西安市舉(ju) 行。芙蓉湖畔,“大唐盛禮”為(wei) 遠道而來的中亞(ya) 貴客接風洗塵;灞河之濱,中國和中亞(ya) 五國國旗迎風飄揚,與(yu) 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會(hui) 標交相輝映……這場盛會(hui) ,有太多令人難忘的畫麵,留存在人們(men) 心間。

  其間,溫宏濤等233名由西安團市委招募、來自西安各大高校的誌願者參與(yu) 並見證了峰會(hui) 。據團西安市委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峰會(hui) 誌願服務過程中,西安團市委共圍繞12個(ge) 服務點位,招募了233名誌願者(俄語誌願者154名、英語誌願者72名、日語誌願者1名、韓語誌願者1名)。5名帶隊教師和10名工作人員與(yu) 誌願者同吃住,重點解決(jue) 協調誌願者上崗中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

  年輕的身影穿梭於(yu) 陝西賓館、大唐芙蓉園、西安國際會(hui) 議中心等峰會(hui) 相關(guan) 場地以及嘉賓入駐和活動舉(ju) 辦的各大場館、酒店,身穿象征著陝西人熱情淳樸與(yu) 勤勞踏實的卡其色誌願者服裝,用專(zhuan) 業(ye) 和耐心傳(chuan) 遞著東(dong) 道主的友善與(yu) 情誼。

  “上崗前,由團西安市委組織誌願者參與(yu) 西安市委外辦組織專(zhuan) 業(ye) 培訓,了解中亞(ya) 五國文化風俗、外交禮儀(yi) 與(yu) 外事紀律等課程。同時,邀請長期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領域工作、教學一線的培訓教師進行誌願服務精神與(yu) 誌願者行為(wei) 規範,講解西安市情市貌與(yu) 曆史沿革等。”團西安市委相關(guan) 負責人說。

  韓思雨和溫宏濤來自同一專(zhuan) 業(ye) ,比溫宏濤低一個(ge) 年級。不過,入學後不久就參加過十四運誌願服務的她,在經驗和心態上卻一點不輸師兄師姐們(men) 。

  5月11日到5月19日,韓思雨先後在陝西省外事辦公室和位於(yu) 灞橋區的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駐西安總領事館內(nei) 辦公,協助陝西省外事辦公室的工作人員籌備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駐西安總領事館開館儀(yi) 式,“協助工作人員實地勘察中外方領導的車輛進出線路,記錄並形成方案”。

  長達一周多的開館籌備活動中,韓思雨與(yu) 同點位的其他誌願者一起,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多次對策劃方案進行調整,“有一次,我們(men) 在餐廳包間突然緊急開會(hui) ,就在等菜的間隙緊急辦公,吃完飯繼續工作。”“保持對於(yu) 這份工作的責任感,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向對接單位的老師溝通”,這樣的心態讓韓思雨後期的工作越來越得心應手。

  田騰是西安外國語大學派出的總體(ti) 負責老師,也是韓思雨參與(yu) 本次誌願服務的帶隊老師。她介紹,西安外國語大學參加本次峰會(hui) 的誌願者來自9個(ge) 學院,涵蓋俄語、英語、日語、韓語4個(ge) 語種。  

  從(cong) 4月初峰會(hui) 誌願者選拔啟動開始,到5月初進入點位正式開始服務,一個(ge) 多月的時間裏,田騰見證了峰會(hui) 帶給學生的實踐鍛煉,十分欣喜於(yu) 年輕人的蛻變。

  “誌願者的工作強度非常大。有的誌願者從(cong) 7點上崗,一直值班到淩晨兩(liang) 點,但他們(men) 毫無怨言。有的同學身體(ti) 不適,仍然主動申請幫忙完成線上工作。”田騰說,這與(yu) 學校日常溝通中的感受不一樣。  

  相比韓思雨,研二學生王佳樂(le) 的誌願工作更“費腳力”。從(cong) 5月11日開始,他承擔著引導來自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工作人員的任務,要全程提供語言翻譯等誌願服務。

  從(cong) 西鹹機場到大唐芙蓉園,再到西安會(hui) 議中心和入駐酒店,在行走西安的步伐中,參會(hui) 嘉賓們(men) 對西安的了解也在與(yu) 王佳樂(le) 的互動中不斷加深。“一位土庫曼斯坦新聞官第一次到西安。他說西安與(yu) 自己想象中的不同,這裏不僅(jin) 有保存較好的古代建築,更是一座有著濃厚現代化氣息的城市。”王佳樂(le) 說道。

  不過,最令王佳樂(le) 意外的是,5月19日中午作為(wei) 誌願者的他在西安在國際會(hui) 議中心全程見證了參與(yu) 中國-中亞(ya) 峰會(hui) 現場的6位國家元首種下石榴樹,“石榴花是西安的市花,作為(wei) 一名西安人,我內(nei) 心特別驕傲。”

  雖然學了近六年的俄語,王佳樂(le) 還不曾去過中亞(ya) 國家。“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在西安宣告哈薩克斯坦駐西安領事館開館,這個(ge) 消息讓我很振奮。希望西安和中亞(ya) 的合作再緊密一些,這將為(wei) 我的家鄉(xiang) 西安和沿線城市帶來更多的發展機會(hui) 。”

  正在讀研一的陳新如的專(zhuan) 業(ye) 是翻譯學,也是所有誌願者中服務時間最長和“跑得最遠”的人。

  本次峰會(hui) 她擔任參訪團專(zhuan) 項工作組的誌願者,負責接待來自38個(ge) 國家的外媒記者團。她和外媒記者團一起關(guan) 注峰會(hui) 現場,還乘坐動車前往延安共同感受這片黃土地上的今昔變化。

  “這是一次非常難得的曆史之旅。”參觀完楊家嶺革命舊址,來自岡(gang) 比亞(ya) 共和國的記者莫莫杜·拉明·崔對陳新如和其他誌願者如是說,他還一路上拿起移動設備詳細拍攝和記錄著。

  從(cong) 延安回西安的動車上,布基納法索記者納黛熱得知陳新如選修的第二外語是法語,表達了自己想學中文的願望,“你可以教我中文,我可以教你法語”。完成峰會(hui) 報道任務的當天,納黛熱與(yu) 陳新如一起登上了西安城牆,她們(men) 像是早已熟絡的朋友聊起了日常。

  據團西安市委統計,峰會(hui) 期間全體(ti) 誌願者們(men) 累計上崗1166人次,服務時長13992小時。年輕的誌願者為(wei) 參會(hui) 外賓以及國際媒體(ti) 提供信息谘詢、秩序引導、接待協助、陪同翻譯等服務。他們(men) 在各個(ge) 崗位上揮灑汗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全世界展現出新時代中國青年誌願者無私奉獻、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為(wei) 盛會(hui) 舉(ju) 辦貢獻青春力量,也向世界展示了西安這座千年古都的青春魅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