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之行 從雪山奔向大海丨“讓國旗飄揚在國境線的每個角落”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編者按:
這是中國裏程最長的公路,北起新疆喀納斯,南至廣西東(dong) 興(xing) ,穿過新疆、西藏、雲(yun) 南和廣西,完全建成後全程長達10065公裏。
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翻越舉(ju) 世聞名的昆侖(lun) 山、岡(gang) 底斯山、喜馬拉雅山……
這是民族特色最濃鬱的公路,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蒙古族、回族、俄羅斯族、藏族、獨龍族、傣族、景頗族、壯族、京族……幾十個(ge) 民族沿路而居。
這是讓人熱血沸騰的公路,她從(cong) 阿爾泰山奔騰而下,穿過雪山、草原、沙漠、冰川、熱帶雨林,最終抵達蔚藍大海。
這就是219國道!
從(cong) 3月29日開始,我們(men) 沿著219國道,從(cong) 雪山奔向大海,記錄祖國壯美風光,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
從(cong) 1個(ge) 到103個(ge) ——在27年的時間裏,一支由普通牧民組成的護邊聯防隊在不斷地成長壯大的過程中,也讓國旗飄揚在了國境線的每個(ge) 角落。與(yu) 此同時,加入這支隊伍也被當地牧民視為(wei) 榮譽和夢想!這是一個(ge) 怎樣的故事?
車輪滾滾,黃沙漫漫,一隊摩托車風馳電掣般地駛來,在大漠中的簡易公路上掀起漫天的沙塵。每一輛摩托車上都豎立著一根旗杆,上麵飄揚著五星紅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前往33號界樁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前往33號界樁巡邏。
這裏是平均海拔超過5000米的西藏日喀則市薩嘎縣昌果鄉(xiang) ,雖然已是初夏時節,但依然是寒風刺骨。50歲的昌果護邊聯防隊隊長石角帶領18名隊員,騎著摩托車在邊境線巡邏。
“2016年,我們(men) 開始在摩托車上攜帶國旗,”石角隊長對記者說,“為(wei) 什麽(me) 在摩托車上插國旗呢?因為(wei) 我們(men) 巡邊要去邊境第一線,要讓國旗飄揚在國境線每個(ge) 角落。”
6月2日,在33號界樁處,護邊聯防隊隊員列隊準備分頭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昌果鄉(xiang) 是與(yu) 尼泊爾接壤的邊境鄉(xiang) ,有105公裏的邊境線,5條通外山口。生活在邊境一線,牧民們(men) 清楚地知道邊境安全意味著什麽(me) 。
“小時候放牧,一些非法越境的陌生人會(hui) 突然闖到帳篷裏。”50多歲的護邊聯防隊隊員尼瑪記得。他們(men) 會(hui) 要吃的、用的,牧民們(men) 隻能縮在帳篷一角,不敢作聲。
隨著邊境越來越安全,牧民心裏踏實了,也對守邊衛士充滿敬意。1996年,昌果邊防工作站成立,石角成為(wei) 官兵與(yu) 牧民間的翻譯。看石角家境困難,官兵們(men) 時常給他送慰問品,讓他接受職業(ye) 培訓,還幫他家開了間小賣部,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
“1996年我主動申請成為(wei) 一名聯防隊員,當時隻有我一個(ge) 人。”石角對記者說,那時他的主要工作除了翻譯和向導外,還會(hui) 同官兵一起參加邊境巡邏。“我的家鄉(xiang) 處在祖國的邊境一線,守護家鄉(xiang) 邊境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當時我做這個(ge) 事是沒有工資或者補助的,我就是自願幫忙。”
6月2日,石角(前)和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在33號界樁處,一名護邊聯防隊隊員使用望遠鏡巡查。
2003年,昌果邊境派出所要組建護邊聯防隊的消息傳(chuan) 到了石角耳朵裏,他立刻趕到派出所第一個(ge) 報了名。當時的護邊聯防隊僅(jin) 有15人。2005年10月,昌果鄉(xiang) 遭受特大雪災。危難之時,石角所在的護邊聯防隊自發組成“搶險救災突擊隊”與(yu) 官兵們(men) 苦幹三天三夜,打通了十幾公裏的雪阻路段,成功解救152名雪災受困群眾(zhong) 和15000多頭(隻)牲畜,為(wei) 群眾(zhong) 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20餘(yu) 萬(wan) 元。
巡邊、護邊的日子與(yu) 艱苦相伴。隊伍剛成立時沒有摩托車,隻能騎馬,巡邏一次得走四五天,他們(men) 便把帳篷、食品、被褥全都馱在馬上。“那時很多地方沒有路,沒有電,也沒有手機。”石角回憶起當年的情況時對記者說,2004年他買(mai) 了一輛摩托車,以前騎馬巡邊要四、五天路,騎摩托車一天就夠了。因為(wei) 巡邊護邊很方便,石角的夥(huo) 伴們(men) 都覺得好,於(yu) 是,2006年,護邊聯防隊隊員在石角的帶領下,聯名向派出所提出申請:“自願出資購買(mai) 摩托車,更好地參與(yu) 邊境執勤、巡邏。”這一年的6月,因為(wei) 工作積極、踏實肯幹,石角被推薦成為(wei) 護邊聯防隊隊長。從(cong) 那時起,10多年來,石角始終把騎著摩托車巡邊護邊當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人要做對人民有益的事情,我沒上過什麽(me) 學,沒什麽(me) 文化,但我生在五星紅旗下,長在邊境一線,做好巡邊護邊這件事,一心一意守好國家的邊境,邊境平安,人民才會(hui) 有幸福平安的生活;邊境守護不好,想發展也難。這就是我巡邊的心願,是為(wei) 了家鄉(xiang) 的發展,也是國家交給我的使命。”石角很平靜地對記者說。
石角一工作起來就忘了家,他覺得對不起妻子和女兒(er) ,但妻子對他說:“你為(wei) 國家守邊巡邏,就是保護我和孩子。”
“沒有國,哪有家?”石角說,有了家庭的支持,守邊就更有動力了。
在石角和夥(huo) 伴們(men) 的帶動之下,參加護邊聯防隊成為(wei) 了當地牧民的榮譽和夢想。2008年護邊聯防隊擴招,工資隻有200元,20個(ge) 名額卻來了100多位牧民報名,有的甚至提出了不要工資的競聘要求。“我們(men) 現在的生活很好,大家其實不在乎這一兩(liang) 百塊錢,隻是覺得做護邊員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守衛幸福家園是我們(men) 應盡的義(yi) 務和責任。”石角對這種現象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僅(jin) 去年到現在就有13人加入,我們(men) 護邊隊現在總共有103人了,大家都爭(zheng) 先恐後地想加入,很多50多歲60多歲的也想來,我隻能婉拒了。”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騎著摩托車巡邏。
6月2日,石角(右二)帶領護邊聯防隊隊員在33號界樁附近巡邏。
26歲的索朗次仁2個(ge) 月前剛剛加入護邊聯防隊,“我周圍的朋友幾乎都參加了,所以我也想來。”6月2日的這次巡邏也是索朗次仁人生第一次參加到33號界樁前的巡邏,“看到界樁的那一刻我很激動,我是一個(ge) 退伍兵,沒想到退伍之後還能為(wei) 保衛國家做出我的貢獻”,索朗次仁對記者說:“我想做一個(ge) 像石角隊長那樣的人,把巡邊護邊的事堅持下去。”
33號界樁所在的山口,風大得驚人,記者估計至少有9—10級,本來就是5000米左右的海拔,狂風一吹,感覺口鼻附近的氧氣全給吹跑了,眼淚不停地流,不一會(hui) 兒(er) ,操作相機的手也變得僵硬。石角和他的夥(huo) 伴們(men) 卻對此習(xi) 以為(wei) 常:今天的這種天氣對他們(men) 來說,並不算最艱難的,如果是嚴(yan) 冬,在這些平均海拔超過5000多米的邊境線上巡邏,寒風刮來,會(hui) 讓人感覺是一把鋒利的鋸齒刀在臉上來回刮動。石角和護邊隊員們(men) 首先排好隊向界樁敬禮,然後圍坐在一起,由石角向大家交代最近的一些巡邊護邊的注意事項。隨後,在石角的安排下,分成幾組,沿著邊境線開始了巡視。
6月2日,午餐後,石角向護邊聯防隊隊員交代下午的巡邏安排。
6月2日,石角(界樁左)在33號界樁處給護邊聯防隊隊員交代巡邏注意事項。
6月2日,石角(上右)在33號界樁處給護邊聯防隊隊員交代巡邏注意事項。
6月2日,在33號界樁處,護邊聯防隊在隊長石角(右二)的帶領下學習(xi) 。
“像今天這種規模的巡邏,我們(men) 每個(ge) 月大概要組織2-3次,另外,每天都會(hui) 有3-5個(ge) 護邊員在邊境一線進行巡邏,360多天,沒有一天會(hui) 斷,”石角對記者說,他們(men) 還設置了3個(ge) 固定的點位,24小時都有護邊員值守。護邊聯防隊成立至今已協助昌果邊境派出所破獲非法出入境案件22起,抓獲非法出入境人員56名。
上午的巡邏結束後,摩托車隊來到一片風力較小的草原,幾個(ge) 隊員立刻拿出麻袋四處搜尋牛糞,其他的隊員則開始準備水壺、酥油、茶餅、炒麵……一場其樂(le) 融融的草原午餐就此展開。隊員們(men) 個(ge) 個(ge) 都是草原生活的行家裏手,不一會(hui) 兒(er) 火焰就把水壺燒得嗞嗞冒氣,糌粑捏起來,酥油茶衝(chong) 起來,方便麵泡起來……大家圍坐在火堆旁,圍坐在石角旁邊,說著家長裏短的事,議論著天南海北的新聞,有的隊員還哼起了動聽的歌曲——這就是一場親(qin) 朋好友的聚會(hui) 啊!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在休息間隙吃飯。
護邊聯防隊隊員在一塊空地上準備午餐(6月2日攝)。
護邊聯防隊隊員在一塊空地上點燃牛糞,準備午餐(6月2日攝)。
6月2日,午餐時間,石角在喝酥油茶。
看到這裏場景,記者終於(yu) 明白了為(wei) 何加入這個(ge) 護邊聯防隊能夠成為(wei) 當地牧民的榮譽和夢想,因為(wei) 有石角這樣普普通通卻熱愛國家,願意為(wei) 巡邊護邊默默奉獻的人作為(wei) 榜樣,和他有同樣情懷的人們(men) 聚攏到了一起,成了一支隊伍,隨後,這支隊伍再次把這種愛國的情懷和為(wei) 國護邊的精神放大並傳(chuan) 遞到了更多的人,於(yu) 是,愛國和參與(yu) 巡邊、護邊成為(wei) 了牧民們(men) 的榮譽和夢想。
天色漸黑,突如其來的風雪襲擊了即將結束巡邏工作的護邊隊,石角把隊員們(men) 聚集到一起,簡單地說了幾句明天的安排,隨後,夜色蒼茫中,護邊隊員們(men) 騎上摩托車,越過荒野,趟過河流,向著家的方向駛去。摩托車上那鮮豔的五星紅旗,在風雪中依然那麽(me) 鮮豔,依然獵獵作響,從(cong) 邊境線到家的路上,就像一曲悠揚的牧歌,為(wei) 了祖國,一直唱響……
6月2日,護邊聯防隊隊員旦增在風雪中準備回家。
6月2日,石角和護邊聯防隊隊員合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