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搶抓大模型機遇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新華社北京6月6日電(記者魏夢佳)近日在北京舉(ju) 辦的2023中關(guan) 村論壇上,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發布的最新成果——通用視覺大模型SegGPT獲廣泛關(guan) 注。這是一個(ge) 利用視覺提示完成任意分割任務的通用視覺模型。
相關(guan) 專(zhuan) 家指出,大模型相關(guan) 新研究、新產(chan) 品競相湧現,通用人工智能正成為(wei) 各國重點布局的關(guan) 鍵賽道。
中國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誌耘表示,近年來,中國大模型技術沿各技術路線迅速發展,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視覺和多模態等領域湧現多個(ge) 具有行業(ye) 影響力的預訓練大模型,“中國大模型正呈現蓬勃發展態勢”。
《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圖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自2020年起進入大模型快速發展期,現已在大模型方麵建立起涵蓋理論方法和軟硬件技術的體(ti) 係化研發能力,形成緊跟世界前沿的大模型技術群。一批通用類大模型正快速發展,應用行業(ye) 正從(cong) 辦公、生活、娛樂(le) 等方向,向醫療、工業(ye) 、教育等領域加速拓展。
據統計,截至目前,中國10億(yi) 級參數規模以上大模型已發布79個(ge) ;有14個(ge) 省區市在開展大模型研發,主要集中在北京和廣東(dong) ,其中北京38個(ge) 、廣東(dong) 20個(ge) 。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特別是大模型技術出現後,通用人工智能成為(wei) 一個(ge) 新的競爭(zheng) 熱點,各方的投資、研發都熱度不減。”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黃鐵軍(jun) 說,未來,SegGPT等視覺類通用人工智能將在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方麵有廣泛應用。
為(wei) 推動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紛紛出台支持舉(ju) 措,集聚人工智能創新資源,搶抓大模型機遇,開展大模型創新算法及關(guan) 鍵技術研究,打造人工智能創新高地。
北京市近日發布兩(liang) 項促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政策,對人工智能創新發展進行係統部署。其中,《北京市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實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產(chan) 業(ye) 規模達到3000億(yi) 元,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輻射產(chan) 業(ye) 規模超過1萬(wan) 億(yi) 元。
近日公布的《上海市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發展若幹政策措施》提出,充分發揮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專(zhuan) 項等引導作用,支持民營企業(ye) 廣泛參與(yu) 數據、算力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目前,上海徐匯區正積極引進和培育一批大模型研發團隊,將加快研究打造大模型生態集聚和創新應用高地。
深圳市5月31日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提出統籌設立規模1000億(yi) 元的人工智能基金群,在強化智能算力集群供給、增強關(guan) 鍵核心技術與(yu) 產(chan) 品創新能力、提升產(chan) 業(ye) 集聚水平等方麵加大支持力度。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人工智能學會(hui) 理事長戴瓊海表示,中國擁有廣闊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但在基礎性技術和人才方麵還處於(yu) 弱勢。為(wei) 此,應從(cong) 政策、機製和投入上,深化人工智能人才培養(yang) 和基礎研究,強化原始創新。
趙誌耘認為(wei) ,為(wei) 促進大模型有序發展,未來中國仍需加強資源和研發力量統籌,強化大模型發展中的場景牽引作用,特別是打造金融、醫療、電力等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大模型,以實現高質量應用突破,通過應用場景和應用數據促進大模型技術迭代升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