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山西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小地塊”有“大豐收”

發布時間:2023-06-14 16:08: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太原6月13日電 題:山西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一線見聞

  新華社記者馬曉潔、唐詩凝

  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南肖村,57歲的種植戶崔秀芬在田間看著破土的大豆新苗,綠油油一片,露出飽含期待的笑容。今年是她第一次嚐試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我參加了村裏組織的技術培訓班,遇到問題我也隨時會(hui) 問農(nong) 技指導員和示範戶,我有信心種好!”崔秀芬說。

  今年是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推廣的第二年,山西省已提前下達補助資金1.64億(yi) 元,在74個(ge) 縣安排複合種植82萬(wan) 畝(mu) 。目前,種植所需種子、肥料、農(nong) 藥等農(nong) 資供應充足,農(nong) 機裝備特別是帶狀複合種植專(zhuan) 用機具齊全。山西還開展了農(nong) 機手技能培訓,已投入農(nong) 機裝備2.9萬(wan) 台,機耕整地麵積達26.9萬(wan) 畝(mu) 。

  白和村作為(wei) 長治市武鄉(xiang) 縣洪水鎮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示範點,去年共計種植1100餘(yu) 畝(mu) ,其中村集體(ti) 經濟股份合作社種植900畝(mu) ,共產(chan) 玉米50多萬(wan) 公斤、大豆近7.5萬(wan) 公斤,畝(mu) 產(chan) 值達到1800元。今年,白和村集體(ti) 經濟股份合作社以每畝(mu) 每年360元的價(jia) 格,集中連片流轉耕地600餘(yu) 畝(mu) 。白和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梁斌說,“我們(men) 把適宜的地塊都整合起來,小田並大田,這樣更有利於(yu) 農(nong) 業(ye) 機械化作業(ye) ,提高種植效益。”

  農(nong) 戶自家“小地塊”也有“大豐(feng) 收”。去年,在武鄉(xiang) 縣上司鄉(xiang) 張莊村農(nong) 戶楊俊謙家的3畝(mu) 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地塊,經專(zhuan) 家組測量,以玉米畝(mu) 產(chan) 511.1公斤、大豆畝(mu) 產(chan) 137.3公斤的成績,代表武鄉(xiang) 縣榮獲了2022年全國大豆高產(chan) 競賽“金豆王”(帶狀複合種植)第八名。今年,楊俊謙繼續種植了8畝(mu) 大豆玉米。他對鄰居們(men) 說,“一定要有‘機播’意識,嚴(yan) 格按照農(nong) 技指導的株距行距來種植,等距苗勻,種好了才能收好。”

  在長治市沁縣定昌鎮泊立村,今年部分農(nong) 田嚐試采用了全生物降解滲水地膜。隨著玉米大豆複合播種機緩緩駛過,一塊塊平整的農(nong) 田被披上了“外衣”,遠看像一片海。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研究員姚建民是這項專(zhuan) 利的發明者,他告訴記者,全生物降解滲水地膜適用於(yu) 半幹旱地區,有良好的保墒、增產(chan) 、可生物降解等優(you) 勢,播種後兩(liang) 個(ge) 月地膜開始分解,可轉變為(wei) 土壤肥料。

  “咱們(men) 是‘3+2模式’,玉米與(yu) 大豆的行距要在50-60厘米,玉米行距40厘米,大豆行距35-40厘米……大豆頂土能力弱,要種淺一點。種完後要注重田間管理,精整細幹。”姚建民與(yu) 農(nong) 戶們(men) 走在田間地頭,向他們(men) 囑咐道。

  不僅(jin) 要“種得好”,還要“管得好”。李誌傑是忻州市定襄縣李家莊村的一位年輕農(nong) 戶,今年種植大豆玉米400餘(yu) 畝(mu) ,比去年擴大一倍。“去年雨水好,我也比較注重田間管理,收成不錯。玉米沒減產(chan) ,每畝(mu) 豆子還能多賺300元左右。”李誌傑告訴記者,大豆種子他選用了試驗田的好品種“東(dong) 豆339”,播種後打了苗前封閉藥液來抑製雜草生長。由於(yu) 他所種的地塊屬於(yu) 丘陵旱地,苗前封閉除草的效果還不錯,後期省了一些人力成本。他還表示,田間管理也要舍得投資,給玉米追好肥、定期灌溉、人工除雜草和收割豆子等環節都很關(guan) 鍵。

  今年是李誌傑回家種地的第三年。“原來我一直在外地打工,年收入七八萬(wan) 元左右,回來種地以後發現,收成好的話收入能比原來翻一番。”李誌傑說,村民們(men) 看到他種地效益好,種植積極性也高漲,今年村民們(men) 種植大豆玉米的麵積總共比去年增加了200餘(yu) 畝(mu) 。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